进入夏天以来,很多人的身体就开始出现这样的那样的问题,不是偏头痛,就是食欲不振,再不然就是心烦气躁、失眠多梦。其实这都是天气变化所引起的正常现象,想要健康地度过这个夏季,养生可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夏季里养生,我们可以从早、中、晚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具体做法如下。
早起花间走颐养心神
夏季养生主张早睡早起,同时还要注重养阳,方能较好的保护心血管健康。尤其要避免大汗淋漓,因为汗液过多地流失,会导致人体内电解质紊乱,伤及体内阳气。夏天最凉爽的时间段要数清晨了,大家不妨清晨起来在住所附近的林荫花间处散散步,能颐养心神,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华,推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功能。
午睡转眼睛效率倍增
夏季昼长夜短,很多人在晚上常常睡不好,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午间好好休息,午睡对防病养生起着关键作用,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也称"心藏神"。很多读者朋友都知道"闭目养神",其实也是在养心。午睡的时候如果能在一开始练练转眼球的练习,不但会增加午睡质量,还能有效缓解视疲劳,进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晚归梳"五经"预防中风
很多人有早上梳头的习惯,但是晚上梳头的人还是很少的。其实我们平时可以使用指腹按摩来帮助疏通头部的经络,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此外,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
结语: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怎么在夏季里养生了吧!其实在夏天这么热的季节,分时间段来进行养生是最好见效也是最实际的一种方法。由于天热燥热,很多人都都开始减少了运动量,但养生讲究的坚持,所以我们可以以参考上文的介绍,花点时间去做养生工作,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伏天”才刚开始,小伙伴们是不是就想静静?中医常讲“夏养心”,三伏时节正是夏天的高潮,此时如何 养生 才养心呢?
夏季天黑得晚、亮得早,睡眠上适宜夜卧早起。夜卧并不是熬夜,应在晚上10点半前睡觉,11点左右进入深睡眠;而早起则是跟随太阳升起时起床,这样才能吸收足够的阳气。
中医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宰。午睡不但有利于补足睡眠,而且能够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午时是指11 13时,这个时候心经当令,宜小睡30分钟至1小时以养心。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对身心也很有好处。
一些人在夏天晒太阳容易出汗,但又怕冷,这是阳气虚导致的。阳气亏虚不能固护体表,导致风邪从外侵犯到人体,所以更需要在夏季把阳气补起来。
此时不妨饮一杯 生阳饮 ,用黄芪3克、麦冬6克、五味子1克、当归3克泡水喝,夏季饮用既能够补气、补津液,还可以预防中暑。
夏季炎热,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的钾元素以及其他人体微量元素易随汗液流失,夏季常喝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
除了茶叶水,还可调配一些简单的中药茶,清热解暑兼养心安神。例如 清火解郁饮 ,用淡竹叶1克、蒲公英5克、紫苏5克,温水浸泡代茶饮,能够疏肝解郁、清心火、解暑热。
民间有俗话说“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可见泡脚 养生 一年四季皆宜。
夏天很多人都喜欢穿凉鞋、拖鞋,有的人甚至会光着脚在家中走动,时间一长,寒气很容易侵入体中。
而且夏天的湿气也比较重,湿寒叠加,久之易伤心阴。而泡脚正好可以改善局部循环,温阳暖体,祛除暑湿,从而达到养心护心的作用。
简易泡脚方:
取花椒500g、艾叶500g,煮水后泡脚,可起到温经、散寒、祛湿、解表的作用。
炎热的天气难免使人心情烦躁,所以养心要怡情。可以练书法、听音乐、种花、钓鱼等,以调节烦躁情绪、保持心情舒畅,这不仅有利于改善血管功能,还能协调人体各脏器,保你 健康 度过炎炎夏日。# 养生 #
夏至如何养生:
夏季天气炎热,人易疲倦,人体胃肠也易受暑热的刺激,功能相对减弱,食欲欠佳.
夏季人体对睡眠的需求不同于冬春,适宜晚睡早起,午餐后安排40分钟左右午休,同时注意防蚊虫叮咬。盛夏紫外线强度大,进行室外工作和活动时,尽量避开烈日炽热的正午,携带一些凉茶、藿香正气液等清凉解暑物品,以防不慎中暑。出行提前半小时涂好防晒品,接触阳光时戴上太阳镜、撑防晒伞以免紫外线灼伤。
同时,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氧耗量大,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并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运动过程中及运动结束后可多饮淡盐开水、绿豆汤,禁大量冷饮,以免胃肠道痉挛。运动后应稍事休息再用温水洗澡,切忌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以免体表扩张的血管骤然收缩损伤心脑血管系统。冷水刺激扩张的毛孔骤然收缩,身体的热量散发不出,也易致中暑。
夏季出汗多,饮水也多,胃酸被冲淡,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再加上贪吃生冷食物,以至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佳,因此夏季饮食宜清淡,多温热熟食、少冷饮生食。天热人体代谢增强,营养消耗增加,必须加强蛋白质的补充,不可贪吃凉菜、蔬果而偏废谷物、肉食、牛奶、禽蛋类的摄入。
此外,一年四季均应适当吃些苦味的食物,而夏季尤为适宜,尤其是夏至过后,盛夏来临之际。
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去暑、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夏季吃苦味食物,能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但要适量,否则伤胃。
如芹菜,性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热利湿、平肝凉血的作用。经常食用,对咳嗽多痰、牙痛、眼肿者具有较好的辅助疗效。此外,芹菜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
如丝瓜,性味甘苦,有通经络、行血脉、凉血解毒的功效。丝瓜清凉微寒,瓜肉鲜嫩,做汤或炒肉均可,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
如莴笋,具有清热化痰、泻火解毒、利气宽胸的作用,对儿童来说,还能起到帮助长牙、换牙的作用。
营养专家还提醒说,夏季人们出汗较多,不妨喝点带苦味的饮料,啤酒、绿茶、苦丁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养生专家提醒说,为防止“中暑”,要保持乐观情绪,注意戒躁戒怒,做到心静;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食物;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居室要通风,要有充足的睡眠;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冷处理,以消除苦闷,维护良好的情绪。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