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时间
头 伏:7月13日~7月15日
中 伏:7月23日~7月25日
润中伏:8月 2日~8月 4日
末 伏:8月12日~8月14日
“冬病夏治”是自古以来中医流传下的一种养生方法。意为,在三伏节气,人体阳气最充沛的节气里,利用利用“春夏养阳”的原则,在“三伏”这个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节,用药物贴敷或针灸、拔罐及内服中药等方法治疗,可温补阳气、调养正气,治疗疾病。今天就来聊一聊“三伏贴”该如何调理“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认为是因为阳气亏虚,阴寒、痰饮、血瘀等是发病之标。因此,冠心病常常在秋冬或冬春季节发作以及病情加重。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借天、人阳盛之时,采用温热助阳的药物对阳虚之体进行治疗,可激发人体的阳气,温通经脉。因此,三伏天是冠心病患者应用“心痛贴”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
具体穴位
主要选取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心俞穴(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横指)进行贴敷。每伏连贴3天。第1天,膻中穴与心俞穴同时贴敷,后两天只贴敷心俞穴。每次贴敷4~6小时后即可揭下。三伏贴作为冠心病治疗的手段之一,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在敷贴期间不可盲目减药、停药。
1 三伏贴有用吗 中医认为,夏季三伏阶段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适合采取一定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且三伏期间人体气血旺盛,皮肤温度高、湿度大、毛孔较为开放,在该阶段使用三伏贴,药物容易渗透穴位经络,从而起到提高免疫力、缓解疾病和预防疾病的功效。
2 三伏贴可以去湿气吗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再加上三伏天皮肤腠理比较疏松,更有利于寒气和湿气的排放,对体内有湿气和寒气的人来说,这是祛湿气、排寒气的最佳时期。也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间。
3 三伏贴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三伏贴可以治疗的疾病是比较多的,主要是一些虚寒性的疾病,比如:
1.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胃痛、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3.女性的月经病:月经不调、痛经等;
4.骨伤科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肩周炎、腰肌劳损等。
5.一些常见的“冬病:比如冻疮等等,都可以进行三伏贴治疗。
当然,不是所有患以上病症的患者都适合“三伏贴,孕妇、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对药物过敏者、皮肤长有疱、疖以及有破损、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的患者就不适合。
4 三伏贴什么时候贴最好 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点前贴完药膏。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也就是午时,中医认为此时是人体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的时间,若刚贴完膏药,药力是最容易渗透到体内。
中医三伏贴防治哪些病
冬病夏治是中医推荐的一种特色疗法,使用三伏贴冬病夏治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手段。那么三伏贴管用吗?三伏贴能治哪些病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三伏贴防治哪些病的知识,欢迎阅读。
贴敷加针灸治鼻炎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同属肺系疾病,发病机理相同。鼻炎急性期以控制症状为主,缓解期则需要长期、综合性的治疗。
从中医角度来看,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在于人体自身正气不足,外邪侵犯所致,儿童尤以肺卫气虚为主。针灸主要选取印堂、迎香、肺俞、脾俞、肾俞等穴,以温补肺、脾、肾之脏气,乃治本之法,可常年治疗。三伏天是自然界里阳气最为充足的时机,此时敷贴辛温利水、宣通鼻窍的中药,以温肺利气、补益阳气、鼓舞正气,从而进一步加强治疗。
不过,并非所有的过敏性鼻炎都适宜贴敷,只有经医生辨证属于虚寒体质者才适合,发热、流黄色脓鼻涕或鼻炎合并感染的患者不宜贴敷。
止哮喘
三伏之日,阳气旺盛,此时皮肤气血充盈,是治疗和调整肺脏疾病的最好时机。主要选取天突穴、膻中穴、大椎穴、肺俞穴进行贴敷,有助于根除体内宿痰、增强抗病能力、改善体质。
这里要提醒的一点是,对于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如果存在咳脓痰等热证的表现,是不宜在三伏天贴敷温热性质药材的,否则会使体内热邪更加旺盛,导致入冬后病情加重。
化痰平喘
肺系疾病可谓冬病夏治的首要对症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多以咳、喘反复发作,鼻涕、痰液清稀色白,背部怕寒,冬季及受寒后症状明显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为主要症状。
在三伏天时期,选取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巨阳经”———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肺俞、心俞和膈俞这三组穴位进行伏贴治疗,通过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而达到治病目的`。其中肺俞穴是治疗肺脏疾病的要穴,对咳喘等肺系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心俞穴可调补人体阳气,起到春夏养阳的作用;膈俞穴具有祛除痰浊的作用,从而去除引发咳喘病的“病根”。
通脉护心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范畴,《金匮要略》指出,其病机为“阳微阴弦”,认为阳气亏虚是发病之本,而阴寒、痰饮、血瘀等是发病之标。因此,冠心病常常在秋冬或冬春季节发作以及病情加重。
主要选取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心俞穴(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横指)进行贴敷。三伏贴作为冠心病治疗的手段之一,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在敷贴期间不可盲目减药、停药。
贴、服、洗,拔走关节“寒痰”
慢性颈肩腰腿痛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起病缓慢,迁延不愈,主要症状为各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中医理论认为“痹证”顽固性疼痛的根源在于关节肌腠内有“寒痰”。
夏季贴敷三位一体疗法,即贴敷、内服与外洗三者相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等顽固性疼痛,主要适用于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颈椎间盘突出症、背肌筋膜炎、肩周炎、腰肌劳损、慢性下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膝关节髌骨软化症、强直性脊柱炎、退行性脊柱炎。
贴敷时最好别进空调房。贴敷期间,慎食辛辣、海鲜、羊肉、蘑菇等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一贴一补调脾胃
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脾胃与一年中气温最高、雨水最足的长夏相应。因此,脾胃虚弱、慢性肠炎、虚寒性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的患者尤其不能错过利用炎夏调养脾胃的好时机。
在三伏天进行贴敷,是把内病外治与冬病夏治相结合。温中暖胃贴选取中脘、天枢、气海、胃俞、脾俞、足三里等穴进行贴敷。三伏时节是机体阳气最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之时,内服温补汤药,易治寒性病症。配合“三伏补”中的“化湿温胃合剂”,可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化湿和胃。
;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