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由于气温高,人容易变得暴躁易怒、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这种现象叫做“情绪中暑”,那么,造成“情绪中暑”的原因有哪些呢?
1.高温因素
人的情绪和外界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当遇到持续高温天气和外界大环境变化时,人体这一小环境受到影响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一旦温度上升的变化幅度增大后,影响了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人的精神、情绪就会产生波动,不仅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应,还会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除了气温变化之外,不良情绪还与人出汗较多,睡眠缺乏、饮食不足有关。夏季,人的自主神经系统也容易出现紊乱。自主神经系统主管人的消化系统,也影响着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紊乱会使人多梦,将敌人的睡眠质量。
不仅仅有自然高温的原因,还有环境和社会压力的因素。这些不良因素会导致人体代谢障碍,影响大脑神经活动,而出现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2.心理内因
除了客观存在的高温原因之外,“情绪中暑”与心理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即使本身所处环境并不热,也会因为看到窗外强烈的光照等产生烦躁的情绪。
1、高温天气影响了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
2、持续闷热天气是“情绪中暑”高发的诱因,其直接“元凶”是由于高温天气影响了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
3、许多人因天气炎热而食欲减退,加之出汗增多,人体电解质代谢出现障碍,就会影响到大脑神经活动,使人出现烦躁不安、动辄发火的症状,即使人们本身所处环境并不热,也因外界强光线产生烦躁情绪。
4、此外,夏季昼长夜短,蚊虫干扰,气候炎热,影响安睡,使睡眠质量下降,易引发疲劳,也是诱发“情绪”中暑的重要原因。
炎炎夏日给忙碌的现代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不适的困扰,情绪的困扰也日益明显。“夏季情感障碍症”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心理学家称之为“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的主要症状是心情烦躁、易动肝火、好发脾气、思维紊乱、行为异常、对事物缺少兴趣,不少人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他人闹意见,自己也觉得内心烦躁,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专家们指出,在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是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绪中暑”的比例会急剧上升。 “情绪中暑”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害,对于某些疾病的患者来说,一旦受到不良刺激,常会使病情加重。因此,夏日高温季节应注意自我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注意以下四点: 一、要重视夏季的饮食起居。大热天时,应尽量增加休息时间。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要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吃“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啤酒、咖啡、菊花、金银花等,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同时,要少吃辛辣的食物,少饮烈酒,不抽烟。 二、要避免在最炎热的时候外出,同时也不要在封闭的空间中待得过久。居室要注意通风,通风可以迅速散去人体周围的热气及减少空气污染,使人产生“凉快”的感觉。特别是早晚室外气温相对低时,宜打开门窗。中午室外气温高,宜将门窗紧闭,拉上窗帘,启动风扇、空调。 三、还要注意心理调节,在炎炎夏季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以“冷处理”。 四、要有一点幽默感。幽默既可给生命带来欢乐,又能淡化矛盾,舒展心绪,消除苦闷,使紧张的神经在幽默的话语中松弛,起到自我宽慰的作用,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情绪。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