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炎热的夏季,人们出汗多,不但损耗大量体液,还消耗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无机盐类,如不及时补充,可发生盐类代谢紊乱。同时,炎炎夏季,食欲、消化吸收功能等受到影响,造成人体入少而出多的代谢失衡,因此,许多人在夏季中体重都不同程度的下降了。
夏季的滋补品,一是补充损耗的物质,二是供给机体的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另外,祖国医学也有“补在三伏”之说。
补品应以清淡、滋阴食品为主,应避免用粘膩碍胃、难以消化的食品。另外,应重视以健脾养胃、消暑解毒、生津止渴、益气养阴为主。因此,鸭瘦肉、瓜果、白糖、薏米、芡实、绿豆等食物是夏天的清补佳品。
鸭多生活在水中,吃的也多是水生物,故鸭性偏凉,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之功,如将鸭和冬瓜同炖食用,不但可以补益虚损,又能清暑滋阴,实为夏天的补益佳品。如加配芡实、薏苡仁同煮,滋阴效果更佳,且能健脾化湿。
冬瓜是夏天消暑佳品,如配瘦肉同炖或煮,不但味美,又能利尿、消暑,尤适于口渴、小便黄等暑天热症。
此外,绿豆汤,或用绿豆、银花、扁豆、冬瓜煲汤,有清热解毒、益气养神之功。
在饮料中,有益于人体的橙汁、苹果汁、柠檬汁、番茄汁、葡萄汁、菠萝汁等,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多种维生素、糖类、矿物质等,特别是新鲜的橙汁,质量尤佳。这些新鲜的果汁,除富有营养外,还能帮助消化,提高食欲。
总的来讲,夏季进补,应根据自己的体质,适时、适量进补。食物宜用莲子、蚕豆、白扁豆、荔枝、牛肉、牛肚、蜂蜜、牛奶、鸭肉、新鲜水果等。药物宜用西洋参、太子参、黄芪、茯苓、石斛、地骨皮、黄精等。
此外还可适时进行粥补、汤补及服用药膳等。
夏季进补应遵循如下原则:宜清淡可口,避免用粘腻得胃难以消化的进补品;重视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宜清心消暑解毒,避免暑毒;宜清热利湿、生津止渴,以平衡体液的消耗;出汗过多,气津两虚者,最宜服用西洋参,其养气养阴效果最佳。
食补宜选:莲子、蚕虫、青蛙、荞麦、绿豆、白扁豆、荔枝、大枣、猪肚、猪肉、牛肉、牛肚、鸡肉、鹌鹑肉、鲤鱼、乌龟、甲鱼、龙眼肉、蜂乳、蜂蜜、鸭肉、牛奶、豆腐浆、甘蔗、梨等。
药补宜选:西洋参、太子参、黄芪、茯苓、石斛、地骨皮、黄精等。补益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复方蜂乳、参杞冲剂、人参银耳晶、双宝素、青春宝、薯蓣丸、人参养荣丸等。
此外,还可适时选用有关粥补、酒补和药膳。
夏季六节气,一方面机体营养素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天热大量出汗,又导致了许多营养素从汗液流失。不仅如此,夏季六节气人们的食欲减低和消化吸收不良又限制了营养素的正常摄取,所有这些均有可能导致机体营养素代谢的紊乱,甚至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症或其他疾病。
由此可知,夏天的饮食进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进补又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顺应夏季六节气特点,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在高温条件下,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增加,尿中肌酐和汗氮排出增多,从而引起负氮失衡。因此,蛋白质的摄取量应在平常的基础上增加15%左右,每天的供给量须达100克左右。蛋白质以鱼、肉、蛋、奶、豆类中的为好。
在炎热环境下,人体维生素代谢增加,此外,汗液排出水溶性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增多。据测定,每毫升汗液中维生素C可达10微克,如排汗5升,则损失50毫克。此外汗液中还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因此,在夏天人体维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标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大剂量维生素B1、维生素2、维生素C乃至维生素A、维生素E等,对提高耐热能力和体力有一定的作用。
在新鲜蔬菜及夏熟水果中,以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维生素B族在粮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含量较多。夏季六节气人们可适当补充这些食物,亦可适当口服些酵母片。
2.补充水和无机盐当夏季六节气人体大量出汗或体温过高时,不但人体内水分不足,而且还会流失大量的钠、钾。而缺钠可引起严重缺水,所以在夏季六节气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水分的补充最好是少量、多次,这样可使机体排汗减慢,减少人体水分蒸发量。钠的补充,要视出汗多少而定。如果一个人工作8小时,出汗量不超过4升,则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8克食盐就可以厂;出汗量若超过6升,则另需从饮料中补充,但饮料中氯化钾浓度不宜超过0.2%。钾盐的补充办法是每日2片钾片,每片钾片含钾25毫克当量。另外,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制品、海带、蛋类等。
汗液中除含钠、钾外,还含有钙、镁、铁、铜、锌,还有硫、磷、锰、铬等,若不及时补充,同样能引起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影响耐热能力,极易诱发中暑。所以,夏季六节气饮食一定不要忘了补充水和无机盐。
3.饮食宜清淡夏季六节气,人体的胃酸分泌减少,加上饮水较多、冲淡胃酸等原因,导致人体消化功能较弱,故饮食应清淡一些,多吃营养丰富、清淡的食物,少吃油腻厚昧及热性的食物,尤其是煎炸食品或糕团等油腻之物要少吃或不吃。
但是,清淡不等于素食,即完全吃素,不吃荤食。有些人到了夏季六节气便成了“素食主义者”,三餐纯素,以为这就是清淡,就能健康长寿,其实这是养生的一大误区。
人体健康需要有多种营养索来保证,食物是萤养素的主要来源。各种营养素必须齐全,多的营养素并不能代替那些微量的营养素。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营养素保持着动态平衡,一旦某些物质缺乏,就必须及时补充。夏季六节气高温高湿,人体消耗大,夜晚睡眠少,尤其需要增加营养,故不能过分强调素食。素食中虽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但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等却含餐甚少。若夏季六节气长期吃素就容易导致营养失衡,并会导致身体在“秋收冬藏”时也失去协调,从而埋伏下疾病的危机,这就是平时所说的夏天“受亏”了。夏季要适当吃些瘦内、蛋、奶、鱼等荤食及豆制品,烹调时可多用清蒸、凉拌等方法,不使其过于油腻。此外,配菜时应注意搭配,例如荤少素多的搭配、色彩的搭配等,并多变换花样,以调胃口、增食欲。夏季蔬菜品种多,选择余地大,可充分利用“搭配技术”。“色彩”被祢为是健康的“第二营养素”。家中有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时,不妨在餐桌上添加些红色的蔬菜,以刺激中枢神经,振奋精神;若工作劳累,心身疲惫,心情不悦时,餐桌上可多加点绿色和白色的菜肴,以舒缓情绪,愉悦心理,促进消化。
4.喝冷饮要适度夏季六节气由于高温的影响,人体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导致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这时,若能在膳食上合理安排,适当吃些冷饮,不仅能消暑解渴,还可帮助消化,使人体的营养保持平衡,有益于健康。中医学养生家们认为,夏季人体阳气在外,阴气内伏,胃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低下,故切忌因贪凉而暴食冷饮。所以民间谚语说:“天时虽热,不可贪凉,瓜果虽美,不可多食。”此外,大汗之后不要过量饮用冷饮,因为冷饮喝得太多,不仅不能尽快地补充和调节体内盐类和水分的丢失,反而冲淡了胃液,降低胃液的杀菌力,使致病微生物通过胃肠道,引起胃炎、肠炎、痢疾等疾病。
尤其是对某些慢性病患者,吃冷饮更要有所选择和节制,例如,冠心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不宜多吃冰冻的食品,以免加重病情或诱使旧病复发。对于胃溃疡病、胃酸过多的疾病,不宜多用含酸味的冷饮;糖尿病患者,在自制冷饮中,应少加或不加糖,否则饮后会感到口中甜腻或胃部不适。还须说明的是,喝饮料不能替代饮水。因为饮料大多含有一定的糖分。饮料中的糖分越高,渗透压也越高,越不易为细胞所吸收,反而会带走细胞内水分,容易引起体内失水。另外,以冷饮解渴常难以达到目的,导致频繁暴食,对消化道是一个很强的冷刺激,会引起消化道异常蠕动和功能紊乱,导致腹痛或腹泻等。
5.注意饮食卫生夏季六节气饮食调养,不可忽视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因为夏季六节气喝水多,冲淡了胃液,降低了胃液的杀菌力,使致病微生物容易通过胃进入肠道;另一方面,湿热的气候环境也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物极易腐败变质。因此,夏季六节气必须把好“病从口人”这一关,首先,要注意生吃瓜果的消毒。其次,要注意食品的保鲜。再次,不要忽略了家庭案板的消毒。最后,要适当多吃些大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