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四季养生>夏季养生

炎热是对人体的考验(天气太热对人体的影响)

时间: 2023-02-22 20:03:37

炎热是对人体的考验

夏天的时候,有一些人可能会“突发感慨”,大呼“天为什么要这么热啊”。当然,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气候环境是由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围绕太阳运转的方式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不过,我们也可以把天气的变化,特别是夏天的炎热,当做是对人体的一种考验。

炎热如何考验人的身体

具体地说,因为天气的变化,人的身体也会跟着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甚至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炎热的夏天更是会引发多种生理以及心理的异常。

比如说,由于天气太热,人的身体就容易出汗,特别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更是会出大量的汗,出汗多了就容易引起身体内缺水;因为夏天太阳太大,紫外线强烈等等,人的皮肤容易被晒黑,容易出现皮肤病;另外,由于炎热的天气,人很容易变得烦躁,变得容易生气等等。这些都算是夏天对人类的考验。

如何应对夏天炎热的考验

那我们应该如何应付这大自然的考验呢?

首先,因为天气变化是自然的,所以我们不要抵制它,我们要顺从它。认识到夏天也有很多的好处,比如农民们地里的庄稼可以在夏天充足的阳光和雨水里生长得更旺盛;比如我们身上不再需要穿更多的衣物,身体可以更加轻松自由等等:从内心里接受夏天,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夏天的考验。

当然,我们也要在炎热的天气中注意避暑,不要和炎热的天气较劲。太阳实在是太大的时候,就尽量少出门,特别是在正午的时候更是要少出门,省得中暑,也省得被晒黑;前面说到夏天的时候容易出汗,所以一定要注意多喝水,及时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凡此等等。

天气太热对人体的影响

众所周知,人的体温是恒定的,那么为什么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或秋天会感觉很舒服,而在炎热的夏天却感觉不舒服呢?这是因为不同的温度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不同,高温不利于人体体温的调节。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传导、对流、辐射和水分蒸发来调节体温,使之内外适宜。高温天气下,人体散热困难,体温调节功能有限,容易造成人体热量积聚,引起中暑。由此可见,高温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尤其是持续高温,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1.高温直接导致疾病。

在高温条件下,高温直接引起的疾病有中暑、精神神经障碍等。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量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紊乱的急性热射病。

精神官能症又称热疲劳,是指高温环境对情绪、工作能力和技术效率产生的不良影响。

2.高温诱发的疾病

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人体处于热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血管系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导致原有疾病加重,如供暖初期和后期血压剧烈变化,可诱发心脏病、充血、冠心病等。

血液粘度增加可导致血栓形成和中风;消化系统的衰弱导致人体营养状态的消极,进一步加重原有的器质性疾病。


高温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高温环境对人体的危害

现在已经是炎热的夏季了,夏天就温度非常高,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呆在外面是有很多危害的,高温天气外出作业一定要注意防晒防暑,补水降温。
高温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1、高温直接引起的疾病在高温条件下,高温直接引起的疾病包括中暑和精神性神经障碍。

(1)中暑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2)精神性神经障碍

精神性神经障碍又名热疲劳,是指高温环境对情绪,工作能力,技术效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2、高温诱发的疾病在高温环境中,由于人体处于热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大量出汗,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血管系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消化系统功能减弱,从而引起原有的疾病加重,如血压在受热早期和晚期的剧烈变化,可诱发心脏疾病,出现高血液,冠心病等;血液粘稠度增加可引起血栓从而出现脑卒中;消化系统减弱导致人体负营养状态而使原来的器质性疾病进一步加重。

(1)热伤风

夏天气温高,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而炎热又常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开始下降,加之过于贪凉,如直接吹风扇或空调,导致病菌,病毒乘虚而入,从而引起伤风感冒。

(2)热中风

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少,加上生理反应迟钝,所以在夏季容易脱水,脱水会导致血液粘稠,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变缓,发生中风的几率增高。

(3)腹泻

腹泻与饮食不当有很大的关系,夏季气温高,湿度打,高温高湿的天气会促进细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容易腐烂,如果饮食不注意,便会发生腹泻,尤其是儿童或婴幼儿。

(4)心理疾病

由于高温影响,大约有16%的人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特别是中老年人,这种情况称之为“夏季情感障碍”。这种情况的发生与气温,出汗,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密切关系,当环境温度超过30°C,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适度高于80%时,气象因子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情感障碍发生明显增多,加上出汗多,人体内电解质代谢障碍,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3、高温严重可致死亡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的直接导致疾病,有的间接影响原有疾病,或影响人的情绪和神经系统,而最严重的后果则是导致死亡。高温作为一种气象因素,本身就可以直接导致人出现重症中暑而死亡,也可以作为诱发因素,使本身患有某些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的病人病情加重而死亡;此外,高温引起人的神经功能减弱,导致事故发生而引起死亡,甚至高温条件下人的行为适应活动,可导致行为改变而出现危险的行为因素导致死亡。
高温环境对人体的危害
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人体在过高的气温作用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而发生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中暑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虚脱,是中暑最轻度表现,也最常见;热辐射,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导致下肢血管扩张,血液淤积,而发生昏倒;日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暴晒,导致排汗功能障碍所致。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在高温潮湿无风低气压的环境里,人体排汗受到抑制,体内蓄热量不断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闷热还可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

在夏季闷热的天气里,还易出现热伤风(夏季感冒)、腹泻和皮肤过敏等疾病。原因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而闷热又常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再不加节制地使用空调或电扇来解暑,人体长时间处于过低温度环境里,机体适应能力减退,抵抗力下降,病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急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另外,高温高湿环境,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滋生,食物极易腐败变质,食用后会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痢疾、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在高温环境下最好做到
1、多喝水,适当补充盐分,尽量避免少吃辛辣食物和油腻食品。多吃水果、蔬菜等新鲜绿色食品,在食用前最好以流动水冲洗。

2、从冰箱取出的食物切勿直接食用,应放置几分钟后再食用,冰凉的刺激性食品和物品也应少用,尤其是小孩和在生理期的女性。

3、婴幼儿的食物尽量不隔夜食用,因为乳制品可在短时间内变质,婴幼儿的用具也应勤清洗,防止细菌的滋生。

4、个人卫生要注意。要勤洗手,在屋内时最好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逗留的时间。

5、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16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

6、炎热天气外出旅游时,最好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风油精、肠道消炎药、保济丸等常用药。

7、中午要适当午睡一小时,减少工作强度。

8、要注意防蚊、虫咬伤、器械割伤、开水、滚油烫伤等。

9、注意不要让空调直吹头部,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10、宜穿吸汗、宽松、透气衣服,以白、浅色为好,也应勤换勤洗。
环境温度与人体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人体最舒适的环境温度在20-28℃之间,最理想的温度是15-20℃,此环境中人的记忆力强,工作效率高;温度在4-10℃时,发病率较高,在4℃以下时,易生冻疮,发病率更高。环境温度高于28℃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在30℃时,身体汗腺会全部投入工作;气温高于34℃,并伴有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37℃以上的高温对人体的蛋白质有一定的破坏。若人体温度达到40℃以上,生命中枢就会直接受到威胁。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