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大暑吃童子鸡、老鸭进补的习俗。
童子鸡,一般指生长刚成熟但并未配育过的小公鸡。童子鸡肉蛋白质含量远高于老鸡,营养价值高,而且其肉细腻、松软适口,容易被人体吸收。中医认为,鸡的全身都可入药,鸡肉性平、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可用于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头晕心悸、月经不调、产后水肿、遗精、耳聋耳鸣等。但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肥胖症、热毒疖肿、高血压、血脂偏高者、胆囊炎、胆石症、痛风患者因慎食。
民间有“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鸭肉是一种适于滋补的美味佳肴,不但蛋白质高,而且脂肪熔点低,易于消化。鸭肉营养丰富,民间认为是“虚劳的圣药”。其性寒、味甘咸,具有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定惊、清热健脾、利水消肿之效。鸭肉特别适合夏秋季节食用,既能补充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祛除暑热给人体带来的不适感。老鸭炖食时可加入藕、冬瓜等蔬菜,或与海参同炖食,能增强补虚损、消暑滋阴之效。
南方大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1.仙草
吃仙草是广东很多地区在大暑时节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是药食两用植物,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2.青草豆腐
青草豆腐是温州的大暑饮食习惯。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用,能清凉解毒、生津止渴。
3.老冬瓜鲜荷汤
珠三角一带,每逢大暑,很多家庭都会煲老冬瓜鲜荷叶解暑汤,荷叶清润、淡香、消暑力强,配以老冬瓜,具消暑、除烦、利尿、健脾化溼的功效。
4.姜茶
喝姜茶是台州人大暑的食俗,因为姜汁能够去除体内的溼气,因此历代传承了下来。
5.老鸭汤
老鸭汤以老鸭慢炖后加入莲藕、冬瓜、芡实、薏苡仁来煲汤,消暑滋补。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滋五脏之阳、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
6.童子鸡
童子鸡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补益作用。烹饪时加入适量生姜,能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起到去溼强身的作用。
大暑饮食小贴士1.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餐时喝粥,午餐时喝汤。在煮粥时加些荷叶,具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具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2.平时要注意,多食用西红柿、青椒、冬瓜、杨梅、甜瓜、李子等新鲜果蔬;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要注意钾的补充,如豆类及其制品、香菇等;多吃些有清热利溼作用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黄瓜等;适量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等。
二十四节气的处暑预示着夏天的结束,炎热的天气逐渐散去,气温慢慢地降低,处暑可以说是夏秋季节的一个分界线,那么关于的处暑的由来你们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了24时节处暑的由来_处暑养生需要注意些什么,欢迎参阅。
24时节处暑的由来
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养生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早睡早起身体好
处暑处于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人体也会变得容易疲乏,春困秋乏也就是这个道理,这段时间要早睡早起,多休息来调养身体。
宜调节起居作息,适当增加睡眠,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秋乏过盛。夜晚睡觉不应晚于23点。夜晚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气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二、补充水分
处暑时节也是入秋的季节,秋季干燥这是人人皆知的,天气较为干燥、少雨,人体会因此不适,发生诸如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嘴唇干燥或裂口、大便干结等秋燥现象。所以要多补充水分,要多喝水,还可以隔两天敷一次面膜,经常保持皮肤湿润也是处暑养生的方法。
三、多吃豆类食物
豆类食物有健脾去湿的功效,处暑季节很多人的脾胃都比较虚弱,可以多吃一些豆类食物,如红豆、黑豆之类的,可以帮助除湿,少吃辛辣食物,也可以吃些茯苓帮助健胃去湿。
四、坚持午睡
处暑时节坚持中午睡一觉也很重要,因为经历了一个夏天,饮食和睡眠都会使身体的脾胃变弱,除了要在食物上加以调理,午睡也非常重要,午睡时间不要求太长,十到三十分钟就足够了。
五、保护脐部,预防疾病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如果对脐部防护不当,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引发身体不适。而寒气如果在小腹部位积聚太多,还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
六、少吹空调、电扇,保健康
处暑时节早晚温差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发作,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而经常吹空调、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还可能导致腹泻、胃炎和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处暑时节养生适合吃的食物
山药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中医也认为,秋吃山药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
梨
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本草纲目》记载,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药用能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梨确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对急性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现咽喉干、痒、痛、音哑、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梨又有降低血压和养阴清热的效果,所以高血压、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处。
银耳汤
中医认为,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阴虚型神经衰弱和失眠多梦等。而且银耳为药食两用之品,药性平和,服用安全,能清肺之热,养胃之阴;能补脾开胃,滋润而不腻滞,有扶正固本和很好的滋补润泽作用。
鸭肉
处暑之后,炎热的天气一时半会还难以退却,在这个时候,人们就吃点可口的鸭肉吧,既可增加营养,还可除去秋燥。中医认为,鸭肉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具有养胃生津、清热健脾的功效。鸭肉适宜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老鸭汤富含骨胶原蛋白、钙、磷、铁等成分,更营养,也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饮食的消费潮流。《名医别录》中称鸭肉为“妙药”和滋补上品,民间认为老鸭汤是“补虚劳的圣药”。
24时节处暑的由来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处暑手抄报内容资料
★2021处暑的由来及民风习俗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美丽传说故事以及来历
★处暑知识大全
★二十四节气美丽传说故事以及来历
★处暑节气
★2021年处暑的来历介绍
★二十四节气美丽传说故事以及来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