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时候是一个非常炎热的时候了,而且这时候我们的阳气也是比较盛的,所以在这时候我们就很容易产生各种身体问题,这是容易对大家健康造成影响的,因此在初夏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精神调节的方法才行,那么具体初夏如何调养,一起看看吧。
初夏的时候需要小心,这时候是阳气最盛的时候了,这时候的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所以初夏的时候就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这样自然对我们初夏健康是有好处的,所以说大家在初夏的时候就要注意有好的心情才行。
而且初夏的时候还要注意去预防中暑才行,如果这时候我们出汗多,那么就会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劳动或体育锻炼时,要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并注意补充水分,加强防护。午饭后,需安排午睡,一则避炎热之势,二则恢复体力,忌用冷水洗澡,尤其是大汗后,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所以初夏的时候应该小心,降暑的同时我们还要避免寒气的影响,所以在初夏的时候我们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营造平静的心境,力求“心静自然凉”,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特别可以进行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这都是不错的调节方法,大家可以试试。
初夏的时候大家要注意养成好的心情,这是初夏的时候我们养生需要小心的,在这时候我们很容易出现心情烦躁的情况,这是容易对健康造成影响的,所以在初夏的时候要学会合理方法调节,上面介绍的这些情况大家要重视,好的心情在初夏很重要。
1.注意养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极,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意思是说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回升,阳气逐渐旺盛的时候,春夏季节的养生应该注意养阳,补充元气。
并且,盛夏时节,人体内的阳气到达旺盛的顶点后会慢慢下降,如果不注意养护的话,到了秋冬季节就会因阳气不足而此生各种疾病。夏季养阳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要贪凉,尤其是要控制室内外温度的差别,不要将空调调的过低,室内温度应该保持的27℃左右。
2.控制情绪
夏季天气燥热,人的情绪容易产生波动,烦躁易怒。专家提醒,大怒不仅伤肝,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中风等疾病。 因此,夏季养生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心情平和,平稳度夏。
3.保障睡眠
夏季昼长夜短,气温偏高,许多人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后果是,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各种疾病风险增加;长此以往,还会导致精神紧张,继而引发神经衰弱等精神心理疾病。 因此,夏季保障睡眠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成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能少于7小时,中午最好有半小时左右的午睡或休息时间。
4.合理饮食
湿热的夏季,很多人受到天气影响出现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等症状,在饮食上表现的很马虎,十分不利于身体健康。针对这种现象,专家建议,夏季饮食应该以祛暑利湿的食物为主,如绿豆粥、红小豆粥、冬瓜、白萝卜等。 另外,夏季饮食也不能一味要求祛暑利湿,还要兼顾营养的全面、均衡,注意不要吃的过饱,不挑食,不偏食。
5.适当健身
夏季健身运动对于身体健康也十分有利,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而且运动时适当出汗还有利于排除体内的毒素。
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之后,阴气始生,阳气开始衰退。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古代医典《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每一个节气有着不同的气候,那么对于人体就有着不同的 健康 管理方法。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经典研究所 提醒您:在当前这个时期, 衣食住行应该注意防暑、健脾、养心!
一
防暑热,缓情绪,忌倦怠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是盛夏的起点,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夏季“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应 调节情志,舒缓心情,避免烦躁、发怒 ,以顺应夏季炎热的气候特征。
平日注意消暑解渴,泡一杯清茶或菊花茶、荷叶茶,既补充水分,又清热解暑。
可以 听舒缓的音乐 , 在安静环境下专注地思考问题或放松小憩 ,不仅有助于凝神静气,更有助于舒缓烦躁情绪,达到“形与神俱”的良好状态。
夏至之后逐渐高温高湿,人们出汗增多,体力消耗较大,常觉浑身乏力,提不起精神。
可适当早起,睡好“子午觉”,每天晚上11点前入睡,中午睡会儿觉。
活动锻炼 宜在清晨较凉爽时进行,切忌在烈日下锻炼 。当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时,应减少户外活动。
选择 游泳、八段锦、太极拳、慢跑、有氧操 等,进行合理运动,强身健体,防病于未然。
二
健脾气,防湿邪,忌贪凉
夏至时,人体气血外张,脾胃功能相对减弱。大部分情况下, 优先选择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而不是油腻食物、高汤进补以及大鱼大肉。
在烹调方面注意 清淡、少油、少盐,多蒸煮、少煎炸 ,以起到调理脾胃作用。
《内经》说“春夏养阳”。要 适度保暖,尽量减少或避免食用冷饮 ,呵护脾胃阳气。
天气渐热,人们经常着装过于单薄,身处过低温度的空调环境,还会肆无忌惮地吃冰淇淋、冰西瓜、冷饮。
这些做法往往容易损伤脾阳,导致湿邪停滞,常常有 胸闷恶心、腹泻便溏、疲乏无力、胃口不佳、精神不振、四肢倦怠、舌苔厚腻 等表现。部分女性还会伴有 月经不调、白带增多 等症状。
因此 养生 应注重 除湿健脾 。
饮食调理可以吃一些 芳香健脾化湿之品 ,宜采用 淡补、清补原料 ,如黄瓜、藕、豆腐、米仁、山药、莲子、丝瓜、冬瓜、绿豆、西瓜、甘蔗、梨等。
三
重食疗,调静息,养护心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据中医理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通于夏气。
中医有“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的讲究。 夏季是养心护心的重要时节。
心属火脏,夏日炎炎, 饮食应清淡,生冷、刺激及油腻食品均不宜多吃。
我国素有“ 冬至饺子夏至面 ”的说法,夏至暑热难耐,机体营养随汗液流失,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可以 适当选择凉面等面食 ,凉面可以降火开胃,促进食欲,同时面食能够补充淀粉、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西瓜,都是 消暑开胃、清火利湿 的好选择。
但也要注意“夏不欲穷凉”。不能过食生冷以防耗伐生发之阳,从而做了“湿”的帮手。
心气通于夏季,五味之中,苦味入心。
饮食可以适当清热 ,比如 苦瓜 等苦味食物,避免过咸、过甜,也可以选择 绿豆汤 消暑。
但需要注意的是, 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的人群不宜多饮多食清热食物 。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