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夏季食疗

夏至养生由此做起(夏至怎样养生)

时间: 2023-02-19 17:02:59

夏至养生由此做起

夏至,也就是每年的6月2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在中国,这是一年中白天的时间最长的一天,也可以理解成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一天。夏至日,人难耐燥热,心烦,出汗,疲倦,不能安眠,甚至还可能感冒。那么,在夏至前后,我们该如何避免或者减轻这些问题呢。

夏至如何养生

静心

夏至养生,首先在于静心,夏季五行属火,而人体的心亦属火,夏季火盛,心火亦会旺盛,有时甚至可以说是过盛。心火太旺盛,人就易怒,烦躁,难以集中精神。中医认为,人体内的五行与外界的五行是相关的,在夏季,我们首先就要做到静心。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听舒缓的音乐,品茶等多种方式来达到。心静下来,虽然外在的气温并不会降低,但我们耐热的能力会得到提升,这就是古语说的“心静自然凉”。心静下来,我们不但做事的效率更高,人更有魅力,同时也能降低诸多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几率,对于夏季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健脾

夏至养生,同样不能忘记健脾,中医认为,夏季人们常常出现的没有食欲,头昏,口苦等症状,主因都是被暑热伤害到了我们的脾脏。所以,夏至前后,我们要注意健脾。健脾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多吃一些清淡点的食物,少吃一些油腻,但同时也要注意,寒性的瓜果不能吃太多,否则也会伤脾。二是从运动着手,夏季的运动幅度不宜太大,类似于散步、太极拳、游泳等运动会比较好,同时,运动的时间要选择气温相对比较柔和的清晨或黄昏,这样可以防止中暑。

补水

从补水的角度来说,夏季我们因为天气比较热,一般都会喝比较多的水,但仅仅是这样是不够的。最好能够常吃一些水分较多的水果,同时,如果刚刚大量出汗,最好在饮用的水中加入少量盐,不要因为想要解暑而一次饮用过量凉开水或冰镇饮料,那样会对身体造成很强的刺激。

此外,我们还可以洗温水澡,这样不但能祛暑和锻炼身体,还能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睡眠和防止空调病

从睡眠的角度来说,夏至前后我们最好能保证每天7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如果因为高温等缘故造成睡眠质量不好,可以通过吃一些清火的食物,调整睡眠时卧室的气温来改善。

同时,还要注意防止空调病,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太低,尤其是睡觉的时候要注意,尽量将空调的温度调在25度以上。如果在空调房内工作,最好每隔一个小时左右起来稍微活动一下。此外,虽然室外的气温很高,但也要适当进行一些室外的运动,出一些汗,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夏至怎样养生

夏至到了,我们该怎样养生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关于夏至养生的常识,欢迎大家阅读。

夏至怎样养生 1养心

夏至到,天气炎热,让人烦躁不安,此时养生注重“心静自然凉”。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2起居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3运动

夏至运动宜在清晨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天气较凉爽时进行,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

4饮食

食苦酸咸助平和

饮食调养,有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五行的观点),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

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如乌梅、李子、杨梅等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如牡蛎、龙骨、海带等。

《素问·臧气法时论》曰: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按中医学的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讲“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

甘温助阳祛湿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世界,这个节气对应《周易》乾卦,六爻皆阳,意思是天地间的阳气达到极致,此后阳气将渐消而阴渐长。这个时候阳气向上向外散发,天气炎热,但是夏季“阴气在里”,容易生冷生寒,地下则表现得相当阴冷。联系中医中天人合一的理论,人体其实也是一样,自从冬天过后,人的气机慢慢向外发散,发散到夏至,同样形成一种阳气在表而内部阴寒的情况。

《伤寒论》说:“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对于阳虚体质的人来说,夏至是补阳最好的时候,特别是阳虚体质之人,可适当的吃些生姜、羊肉,狗肉等甘温助阳食物。

夏至之日后雨水日多,湿热交蒸,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脾为湿土之脏,主运化,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湿土同类相招,同气相求,终归脾胃。”因此对痰湿体质之人建议选用健脾祛湿补中气的食物如小米、薏米、陈皮、白扁豆、赤小豆等。

重视午饭

午时人的心经最旺,午时正是一天的夏至,夏至为一年的阴之始,午时也是一天的阴之始,阳气开始下落,阴气开始上升。所以每天阳气的收藏应该从午正开始。阳气能否收藏好,午餐很重要。

《黄帝内经》有云“味厚则泄,薄则通……少火生气。”味薄即味淡,五味都应淡而平和。当下天地之间的气偏湿,吃辣可以燥湿,午饭有微辣即可。如果午饭吃辣过多,或吃得过饱过胀,阳气发散太过,会影响之后的阳气收藏,人会因阳气不收浮於体表及四肢而感到烦热。

5经络养生

至阳穴就是在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为什么开始就强调这个“七”呢? 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在十二地支当中,阴阳的兴盛正好是六支,比细气从子时开始升发,到时达到极点。第七支“午”在这里起着兴衰转承的作用。至也就是极、最的意思,至阳的意思就是说,到了这里,阳气就到达了一个极点。

人体当中也是这样,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至阳穴就是阳中之阴到达阳中之阳的地方,也就是背部阴阳交关的地方。正所谓“至阴飓飓,至阳赫赫,两者相接成和,而万物生焉。”在夏至以后,可以进行至阳穴的贴敷、艾灸、按摩,可以达到补益阳气的作用。

定位:在户胛骨的下角,就是最下那个点,将两个点结合起连一条线,与后背正中结合的地方,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就是至阳穴。

夏至如何养生

夏至意味着天气真正开始热起来,进入到酷暑炙烤模式,这段时间,人们由于活动量加大,身体能量消耗比较多,而且特别容易出汗,所以应该及时的换洗衣物,保证自身的干净卫生,还要及时的补充身体流失所缺失的水分以及各种营养素,不然的话容易导致中暑、头晕、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

夏至如何养生

1、坚持适量锻练

夏至之时,天气炎热,许多人都不喜欢运动锻炼了。其实,夏季运动锻炼对人体是非常有好处的。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舒展舒展筋骨,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人体的一些杂质可以随着汗液排出。同时,到户外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让人神清气爽。但夏季运动锻炼适宜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的时候,选择公园、庭园、森林等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散步、慢跑、做广播操等轻松的运动项目。由于天气炎热,身体本来消耗较大,运动不宜过分剧烈,以免汗泄过多损伤阴气和阳气。出汗过多之时,可适量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以补充体内钠离子的消耗。

2、做好个人卫生

夏季容易出汗,所以要勤换衣物。每日可用温水洗澡,不仅能够清洁皮肤、消暑降温,而且可以扩张体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起到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但应注意,夏季不可贪凉,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澡,空调温度也不要调得过低。

3、做到晚睡早起

夏至之时,为顺应自然界阴盛阳衰的变化,适宜晚睡早起。

4、饮食宜清淡

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如油麦菜、莴笋、芹菜、苦瓜等苦味菜。夏季出汗多,肌体盐分也会随之消耗得多,致使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夏至应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从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夏季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此生冷的食品不宜多吃,适量为宜,多吃会致使寒伤脾胃,引发呕吐、腹泻等症状。

夏至清热吃什么好

夏至天气燥热,让人容易口干舌燥,火气大。所以在夏季,吃一些清火清热,生津补气的食物,可以缓解身体的燥热,让身体变得舒适、健康。

1、花菜:生津止渴

有白、绿两种,有增加食欲、生津止渴、解热毒等功效,同时也含丰富的维生素C、B群、胡萝卜素。

2、南瓜:补中益气

具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等功效,含蛋白质、胺基酸等营养素,也含丰富胡萝卜素,能保健视力、改善血糖强心固肾气。

3、菠菜:润肠止渴

可补血润肠、止渴,为避免菠菜中的草酸与钙形成草酸钙盐,建议先以热水汆烫,去除草酸再食用。

4、金针菇:清热解忧

可补气养血、清热去湿、解除忧愁愤怒,也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纤维质、钙、磷、铁等营养素。

5、莲藕:安神凉血

具清热安神、凉血散瘀功效,含维生素B、磷、铁等矿物质,可改善贫血、消炎抗菌、降血脂、血压。

6、苦瓜:清热消暑

苦瓜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保护心脏等作用。

夏至需要补充哪些营养素

夏至人们身体消耗比较多,而且出汗大,所以需要及时补充营养素,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梨等新鲜果蔬;

2、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

3、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