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时候天气炎热,所以在这时候我们养生很重要的就是去解暑降温了,可以说是夏季为我们养生最重要的情况了,但是夏季的时候养生也会存在一定的注意事项,这是我们要小心的,那么夏季我们要避免的做法会有哪些,一起看看吧。
生冷食物
冷饮是解暑的必备神器,是我们降温的一个好选择,但是夏季的时候如果我们长期冷饮不离嘴,胃肠就受不了了。大量的冷饮进入胃肠道后,会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胃肠血液供应,削弱胃肠黏膜屏障的自我修复能力,严重还会诱发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等不适,这也是导致我们患上肠胃疾病的一个原因,对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者更不宜喝冷饮,因大量冷饮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收缩会诱发心绞痛。所以夏天解渴最好还是选择温水或凉白开水是最好的选择。
大量出汗
夏季我们养生还要注意,大家在运动过程中要小心,在夏季的时候如果我们出现了体温升高的情况,就容易导致排汗量增加,如果不及时补水很容易造成运动脱水。不仅会引起肌肉疲劳,还会导致协调性下降,影响正常的运动,所以夏季的时候我们应该避免大量出汗的情况。在夏季时出汗一定要适度,如果汗出得太多,人体阳气随之流散,阳气不足则会内寒伏于体内,一到秋天引动寒湿,易发生腹泻、腹痛等不适。所以要适当运动,晨跑与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每次只要锻炼到微微出汗就可以了,这样说明是比较合适的。
夏季的高温对健康影响很大,这时候我们应该学会预防的工作才行,首先夏季的时候我们应该避免盲目的吃生冷食物,同时夏季的时候还要避免大量出汗的情况,这些情况都容易导致健康受阻,所以夏季的时候我们应该适量进行才行。
夏季养生饮食禁忌
夏季养生饮食禁忌,夏季是一年四季中必不可少的季节,也是非常注意解暑得季节,因为夏季就是高温季节,在饮食方面也需要特别的注意,那么夏季养生饮食禁忌有哪些呢,跟着本文一起来看看吧。
夏季养生饮食禁忌1 1、少喝碳酸饮料
夏天到了,天气特别炎热,人们在室外活动就很容易口渴,这个时候来一杯冰镇的可口可乐再舒服不过了。但是很多人在喝完可口可乐后,尤其是冰镇过的可口可乐,并没有感受到解渴的感觉,而是感觉到了越喝口越渴的状态。由于可口可乐属于汽水,其中大量气体进入体内,使得体内的气压升高,从而增加身体的温度。同时,可口可乐属于碳酸饮料,包含大量糖分,饮用过多会刺激肠胃,进而影响消化和胃口,不但没有达到降温解渴的目的,还对身体造成了危害。因此,夏天最好不要喝碳酸饮料。
2、晚上吃宵夜
夏季,天气比较热,人们睡觉的时间一般都会比较晚,便会产生吃夜宵的习惯。对机体健康来说,晚上吃夜宵是非常不科学的,夜间人体的新陈代谢速率较慢,在此期间,摄入大量食物更加减缓了机体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作用,很容易会引起肠胃阻塞,严重一点可能会导致肠胃炎。
3、不吃食用过期变质食品
夏天对于许多肥宅来说,是一个屯零食长时间可以待在家里不用出门的时节。由于夏天气温特别高,正是蚊虫滋生的高发和各种微生物繁殖速度最快的时期,许多食品很容易会被蚊虫或是微生物食用而引起变质。自己中午在家做好午饭,在桌子上放了一个下午,到了晚上饭菜已经变质了。但舍不得倒掉这些饭菜而是将其吃掉,结果吃下去没多久就开始拉肚子。
超市里经常会有超低价出售商品的情况,其实这些商品之所以卖的便宜,就是因为这些商品快过期或是已经过期要及时处理掉,而很多人买东西的时候不爱看生产日期,往往会买到一些过期变质的食品,同样吃下去没多久就会拉肚子。因此尽量不要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由于夏季温度有些高,导致肠胃吸收以及消化能力都会下降,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不能出现胡吃海喝的情况,这样对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免身体垮掉了。
夏季养生饮食禁忌2 1、夏季慎用温里和补阳之药食
温里类药食易耗阴助火,应尽量不要在夏季食用,如必须食用,宜相应减少剂量,缩短用药时间。此类药材有附子、肉桂等。
补阳类药食多性温,适用于肾阳虚证,但是夏季也要慎用,因其会助火伤阴,此类药物有肉苁蓉、锁阳、仙茅、海狗肾等。
2、夏季忌多吃寒凉食物、热性食物及调料
夏季人的消化功能较弱,过多食用寒凉食物,易诱发肠胃痉挛,引起腹痛、腹泻。而夏季人体普遍内燥外热,如果再食用热性食物及调料(八角、小茴香、桂皮、花椒、白胡椒、五香粉等),无疑会让人体虚火上升,还可能导致痛疮。
3、夏季忌多食坚果、牛蛙肉
坚果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夏季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等疾病。夏季的农田般都会使用农药、化肥,导致以昆虫为食的牛蛙也会因误食而受到化学污染。人食用受污染的牛蛙容易引起不良的后果。
4、夏季忌饮冷牛奶,忌选用红黄色苦瓜
夏季气温高,牛奶成了细菌最佳的`培养基,人饮用冷牛奶后轻则致腹痛,重则可能引起肠道疾患。苦瓜是夏季的食用佳品,在选择时以表面有棱和瘤状突起、呈白绿色或青绿色、富有光泽的为上品。如果已经变成了红黄色,则表明苦瓜已成熟或者放置太久,这样的苦瓜不仅味道和口感差,而且也没有营养价值。
5、夏季忌食烂生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生姜为四辣(葱、姜、蒜、辣椒)之一,是家庭日常烹调不可缺少的重要调味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忌食烂生姜。有人说:“烂姜不烂味”,这种说法是不可取的。因为,生姜腐烂以后,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一黄樟素。它能使肝细胞变性,易诱发肝癌和食管癌。
6、夏季中暑饮食四忌
第一,夏季中暑忌大量饮水。
中暑患者应该采用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第二,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患者大多脾胃虚弱,如果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出现腹泻、腹痛等。
第三,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能力。吃大量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便相对减少,人体会感到疲倦加重,更易引起消化不良。
第四,忌单纯进补。
中暑之后,暑气未消,虽有虚证,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过早进补,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使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复燃。
7、夏季忌空腹吃西红柿
西红柿是一种既可当水果又可当蔬菜的食物,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钙、铁、磷等矿物质,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胶质、果质、棉胶酚等成分。这些物质很容易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凝结成不溶性的块状物质。这些块状物质有可能把胃的出口堵住,使胃内的压力升高,引起胃扩张,甚至产生剧烈的疼痛。而在饭后吃西红柿,胃酸与食物充分混合后,大大降低了胃酸的浓度,就不会结成硬块了。因此,夏季忌空腹吃西红柿。
8、夏季注意事项
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夏季人体阳气浮跃于体表,随出汗而外泄,使卫气不足,抵抗力减低,因而夏季感冒也较多。
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凉性水果。内火大、痰湿盛者,少吃桂圆、荔枝等。过敏体质,慎吃芒果、菠萝等。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iknow-pic.cdn.bcebos.com/2934349b033b5bb5691dbd6b38d3d539b700bc59"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934349b033b5bb5691dbd6b38d3d539b700bc5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934349b033b5bb5691dbd6b38d3d539b700bc59"/>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