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的时候,很多人在养生的时候都会选择用针灸的方法进行养生,这是有助于我们健康的,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有效的增强身体素质,所以大家要注意去多进行针灸才行,那么具体在这时候针灸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一起看看吧。
夏季的时候我们通过针灸的方法来进行养生不错,但是也会存在不少的注意事项,这是我们需要小心对待的,首先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否则会因此导致皮肤健康受到影响。而且由于小儿不容易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所以在这时候也不能盲目进行。而且对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避免因为针灸对健康造成影响。而且还要小心的就是怀孕妇女了,这时候的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才行。
大家在夏季进行针灸的时候,一定要对禁忌人群有了解才行,首先对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同时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以防对我们肠胃健康的影响,而且在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合理针灸健康。
夏季的时候我们通过针灸的方法进行养生,效果是非常好的,这是有助于我们增强身体素质,预防疾病产生的好方法,但是针灸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大家不能盲目进行,上面介绍的几个情况大家必须小心,我们必须小心针灸才行。
针灸起源于中国,它具有悠久的 历史 沉淀。从我国的三皇五帝时期,针灸就已经出现了,根据传说,针灸是被伏羲所发明的。随着代代相传,针灸在《黄帝内经》中得以逐渐完善。在做针灸的时候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有一些人由于自身条件等原因并不适合做针灸,下面就来一起讲一讲吧。
一、对于老年人来说施针的动作不宜过大
老年人在针灸的时候最好要采取卧位,并且针灸的手法一定要轻,施针时,选取施针的部位不能太多。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大多比较弱,所以他们对疼痛的忍耐力相比于年轻人更差。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老年人在针灸的时候出现晕针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停止治疗。
二、保持心情轻松
有很多人对针灸有一种恐惧的心理。这可能是由于对针头的尖锐以及对疼痛的恐惧所导致的。在做针灸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情,让身体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如果神经过于紧张,可能会导致身体用力从而毫针难以进入体内,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毫针断在人体之中。此外,在做针灸前尽量穿宽松的衣服,并且将需要针灸的部位暴露在外。
三、孕妇做针灸时,针灸的部位需要注意
孕妇如果需要做针灸,那么三阴交以及合谷等部位千万不能针灸,此外,孕妇的腰骶部以及腹部等位置也千万不能针灸,如果针灸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孕妇的子宫出现收缩,一旦孕妇的子宫出现收缩,那么就可能导致孕妇出现流产或者早产。
四、小儿囟门不能针灸
小儿的囟门以及头部位置较为脆弱,因此不能进行针灸治疗。此外,小儿的风府以及哑门等穴位也尽量不要进行针灸。需要注意的是,小儿做针灸的时候尽量不要留针。
五、肝脏系统有疾病的人不能针灸
有肝脏疾病以及血液系统有疾病的人不能进行针灸,如果这类人针灸的话,由于他们自身凝血功能的异常,所以有可能会导致血流不止的情况出生。此外皮肤有溃烂的人也不能进行针灸。
总而言之,以上就是关于针灸的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的是,针灸之后尽量不要吹凉风,并且在针灸后的一天内不能碰凉水,如果针灸后贪凉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湿寒邪气侵入人体,从而造成其他的疾病。
#家庭医生超能团## 健康 科普排位赛#
夏季,是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所以,很多中医都建议自己的病人选择在夏天做艾灸治疗。这个季节穿衣较少,比较方便进行艾灸操作。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冬天艾灸,反而容易受凉生病,并不十分适合进行艾灸疗法。再有,夏季气温较高,身体对温度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当然,最重要的是,夏季艾灸,非常符合祖国古老中医“冬病夏治”的这一理论。那么艾灸,又有哪些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呢?
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夏天艾灸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3、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4、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5、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6、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7、防火。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千万不要自己操作艾灸疗法。最好是能够去正规的有资质的中医院让专业医生操作艾灸治疗。如果自己在家艾灸,也需要有人在一旁帮忙协助。万不可一人单独艾灸,以免出现烫伤或者其他意外。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