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夏季食疗

初夏养生重视出汗,保持好心情很重要

时间: 2023-02-20 07:48:56

初夏养生重视出汗,保持好心情很重要

在初夏的时候我们要小心了,这时候很多人都会存在身体不适问题,这时候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烦恼问题,是对健康影响很大的,我们如果可以在平时注意去调节才行,那么具体初夏的时候要怎么养生比较好,一起看看初夏的养生细节。

防过汗

初夏的时候我们养生要注意,这时候大家首先要注意出汗的情况,由于初夏的时候正值春夏交接之际,这时候由于人体集体发散,容易出汗,而汗出过度则会影响夏季的气血健康。因此,运动养生谨记遵循“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可选择踏青、慢跑、放风筝、八段锦等方式。汗为津液所化,只有春季注意阳气的有序升发与津液固护,才能保持夏季的气血充盛,我们需要适量进行运动,适当的出汗,这样才对初夏健康是有好处的。

静养,切忌大喜大怒

而且在初夏的时候我们养生还要重视的一点就是“静养”了,在初夏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情才行。首先在初夏的时候天气逐渐炎热,这时候人们容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营造平静的心境,力求“心静自然凉”,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还可多做“静”一些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都不错,可以让我们有好心情,对初夏我们健康是有帮助的。

大家在初夏的时候养生要注意,这时候大家如果可以有好心情,这是很重要的,也是我们在初夏的时候养生很关键的,同时在平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出汗的问题,这时候一定不能过分出汗,我们出汗太多容易对健康造成影响,这我们要小心。

初夏养生重点在哪?

立夏开始,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止于立秋前一天。夏季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会之时,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而中医学认为心与夏季相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在《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夏季养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养心神。 人们要借助夏天这个散发的季节,把春季的郁滞恼怒的情绪宣泄出去,保持情志调畅、心神和缓。夏季自然界一派繁荣景象,人们喜爱的景色在户外,应该多到室外活动,享受大自然美景。如果违背了夏天的自然之道,“逆之则伤心”,就会损伤心气,秋冬季节容易患病。夏季养神,一忌肝火,尽量避免生气、焦虑、抑郁。二忌心火,减少心烦、懊恼、躁动不安。宜清静养神,静心宁神,摒除杂念,避免不良精神刺激,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 少汗养心。 夏季天气炎热,微微出汗能够调节体温,调和营卫,利于气血调畅。如不顾养护,因天气炎热,经常大汗淋漓,不利于身体健康。中医有“汗血同源”之说。汗由津液所化生,津液与血均水谷精微。汗为心之液,“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过多,不仅容易耗津伤血,而且也能伤及阳气,导致气血两伤、心失所养,出现心慌、气短、失眠、神疲乏力、烦渴、尿少等症状。 在起居饮食上,夏季昼长夜短,人们顺应自然,应晚睡早起,睡眠时间会略显不足。同时白天天气炎热,体力消耗较大。午睡格外重要,让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充分的休息。
午睡要在餐后半小时开始,睡眠时间以半小时为宜。夜间失眠者,不宜午睡。饮食宜温和、苦而清淡、饮食有节。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夏季饮食宜温。过于辛热,助阳生热,耗伤气津。过于寒凉,助湿生痰,困脾伤阳。苦味入心,清解暑热降心火。清淡饮食可促进食欲,利于消化。 药茶宁心。结合夏季气候特点与个人体质情况,可适当选用中药泡服,调整阴阳平衡。对素体虚弱、热伤气津而神疲乏力、头晕、口渴、汗多者,可选用西洋参6片、麦冬10粒,开水浸泡代茶饮,有益气、养阴生津之功。对于肝火偏盛而烦躁、目红、眼花、头痛、头昏、口苦口干者,可用菊花10朵、决明子6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有清肝明目之功。对于心火上炎而出现心烦、口渴、睡眠不实、口腔溃疡等症者,可用莲子6克、栀子6克、酸枣仁6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有清心除烦安神的作用。 小编提醒:在夏季注重养心的同时,还应注意合理使用空调。一般来说,室内外温差不能过大,最好在5摄氏度之内,否则容易“感冒”。使用空调时间过长,腠理闭合,汗液排出不畅,影响正常代谢。汗后不宜马上吹空调,因为古人讲“汗后当风”。睡眠时尽量不用空调,受凉后容易感冒或腹泻。

汗从哪里来,病从哪里出,夏天爱出汗的人会有哪些健康问题?

汗从哪里来,病从哪里出,夏天爱出汗的人会有哪些健康问题? 

出汗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尤其是夏天,随着温度升高,出汗就会更频繁。出汗可以排毒、有利于新陈代谢,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通过运动来达到这一效果,但出汗太多不一定只有好处,可能还会危及健康。汗从哪里来的,病从哪里出,夏天爱出汗的人,又会有哪些健康问题呢?

全身持续出汗可能患有甲亢出汗也分程度,除了局部出汗外,全身出汗,且持续出汗就必须要引起重视。全身出汗的原因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使人的新陈代谢加快,产生过多的热量,从而导致大汗淋漓,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且还伴有失眠、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可能就已经患上甲亢,发现这类现象的,须及时到医院检查,确保得到及时治疗,保障身体的健康。

鼻子出汗可能肺气不足局部出汗会分布在多个部位,其中大多数人在鼻子部位也会经常性出汗,如果有这类情况,可能身体肺气不足,免疫力下降,长时间持续可能会导致身体虚弱,针对这种情况,中医药方就会要求调理补气,通过正确的调理方法,提升身体免疫力,同时鼻子出汗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健康是一件大事,不能落下任何一个部位,所以鼻子容易出汗的千万不能忽略。

颈部出汗可能是内分泌失调颈部出汗也比较常见,其实在正常情况下,颈部因为汗腺较少,不会有频繁出汗的现象。而如果颈部出汗频率过快,说明人体的内分泌可能失调,导致免疫力降低,才会频频出汗,内分泌失调还可能会患上各种疾病,危及健康。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到医院检查,只有身体健康,人才会有干劲,生活才会有盼头。

手脚心出汗可能是脾胃湿热大多数人的手脚心都会出汗,有的可能是过度紧张、有的可能是运动过度,但许多人都没将这一问题放在心上,当然手脚心出汗也很正常,但如果是经常出汗,动不动就出汗,那就可能是脾胃湿热引起的,人有五胀六腑,脾胃健康是整个人身体健康的基础。

出汗是一个小问题,关乎健康就是大问题,有这类情况的人群除了除了中医调理之外,也可以从饮食方面改善,比如少吃生冷食物等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身体最好的状态。笔者认为,任何一件关乎健康的事,都和生命息息相关,出汗不仅惹人烦恼,还有可能影响健康,必须重视起来,对症下药,随时保持好心情,才能够健康的生活。以上就是笔者的观点,欢迎您评论补充。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