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时候温度是在不断升高的,这时候的高温就让很多人都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不仅身体会出现不适,同时心理上也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在夏季的时候就要注意去做好预防工作才行,那么具体夏季的时候怎么做养生好,一起看看吧。
夏不坐木
夏天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时候的雨水天气是比较多的,而且夏季的时候由于湿度大,气温也是比较高的,特别是长期放置在露天里的木材、椅凳等,在经过长时间的露打雨淋后,含水分较多,经太阳一晒,便会向外散发出热乎乎的潮气,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会诱发痔疮、皮肤病、风湿和关节炎等病症。因此,夏季要尽量少坐在长期放置于露天的木材、椅凳上,这样可以避免湿气对我们健康的影响,从而出现湿气重的不适情况。
夜不露宿
而且在夏季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在夏季的时候不少人都喜欢睡在露天里,觉得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降温,但是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人在睡眠的时候,身上的汗腺仍然会不断地向外分泌汗液,以散发体内的热量,而人在入睡以后,整个机体都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暂时下降,这时气温与体温之差会逐渐增大,如果再遇冷风袭来,露水加身,很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除此之外,在夏季的时候夜晚露宿,还容易被蚊虫等叮咬,传染上疾病,因此夏季我们不推荐外出露宿,这一点是大家夏季养生要小心的。
夏季的时候我们养生要注意的情况比较多,如果大家可以在夏季的时候注意保持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这样自然可以避免在夏季的时候出现不适问题,首先我们要小心湿气重的情况,同时夏季的时候我们还应该防寒,这是大家夏季养生很重要的。
进入三伏天之后已然是热到了极致,暑热加剧致使很多朋友都躲进了空调屋吃起了西瓜喝起了冷饮,但是夏季养生中这些贪凉的方式不是很健康,非常容易导致夏季人体体内湿热的加剧,从而引发各种慢性疾病,所以夏季三伏天少贪凉要以驱寒祛湿保健为主!
传统医学建议药粥驱寒食补更有效,大暑节气是一年最热的时间,科学饮食可以养生益寿、减少疾病、平安度夏。例如夏日食粥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极有科学道理,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就推崇药粥养生,“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道夏季药膳:姜冬瓜鲜虾汤,这个要啥的做法简单可行,准备好生姜、冬瓜(去皮切片),鲜虾,三种食材一起放在锅里炖熟就可以了,还可将冬瓜皮用纱布包好也一同放入,熟后取出弃之。生姜冬瓜鲜虾汤做成加入少许盐和麻油即可。这道菜清而无油,有促进食欲的功能,食用时要趁热饮用,达到发汗、驱寒和利尿的功效。黄教授特地指出,民间有种“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暑天适量吃点生姜能够让人发汗,使得全身循环畅通,这对防治空调病有一定好处。另外,多喝茶也是夏季养生的好选择,如金银花、大麦、菊花以及绿茶等泡水饮用,均可起到清热降火的作用。
药粥的温和效果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平日里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合的。夏季三伏天人们常常贪图凉快,深居空调房,狂吃生冷食品,这些不良的习惯都不利于人体保健。过度喝冷饮吃一些冷的食物会导致肠胃的压力形成肠胃湿气的加剧,深居空调房猛吹冷气或者洗冷水澡会导致湿热的排除受阻,从而引发风湿类疾病!
三伏天对于沿海城市的朋友们来说雨水湿度更大、并且昼夜温差的存在会让人们更加感到闷热潮湿,容易造成阴邪入体、产生重浊粘滞,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的症状,所以在夏季更需要注重驱寒祛湿,夏季驱寒祛湿不仅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更有着冬病夏治的作用非常适合患有风湿类疾病的朋友尝试!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天人合一”是中医 养生 学之重要原则,强调 养生 需顺应天时。大自然将丰富的四季变化赋予人类,同样在 养生 方面也应遵循自然规律。因此夏季 养生 一定要根据季节的特点以及身体的变化来进行。
炎炎夏季,闷热难耐,汗出不畅,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相信不少人在夏季都有类似症状。夏季因环境温度高,湿度大,易感湿邪,若再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可出现湿阻。夏季,特别是长夏期间,祛湿是重要的 养生 内容。这个季节具有高温、多雨、潮湿的特点,空气中湿度最大,所以说“湿”是长夏的主气,因此《理虚元鉴》特别指出“长夏防湿”。
//////////
起居: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尽管天气炎热,但不宜贪凉。在起居方面,可以适当晚睡早起,但不宜熬夜。避免风扇和空调直吹,也不要在穿堂风的风口坐卧。考虑到这一时节湿气较重,建议空调打开除湿功能,温度设定不低于26摄氏度,衣服应选择吸汗透气的面料,促进湿气散发。
饮食: 夏天人体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多吃易消化的食材。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具体到饮食调养中,我们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苦味食物是清热祛暑佳品。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肝经,有清热祛暑、明目解毒、利尿凉血等功效,适宜烦热、口渴多饮、中暑发热者服食。梅雨季还应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可利尿除湿,有利于排出身体的毒素,减轻肾脏负担。
运动: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天的运动调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同时还能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不过,夏季运动一定要合理安排,包括运动时间的安排,运动地点、运动强度等都要特别注意。不宜在烈日下运动,预防中暑。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汗出,“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运动不要过于剧烈,避免过度运动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运动后忌用冷饮降温,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吃冷饮会伤害肠胃,运动后温的淡盐水是最好的饮料。
情志: 中医认为,五脏之中的心对应夏,“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令于心,故为君主”。“心主神,为神明之用”。夏季心阳最为旺盛,人们容易心火过旺、烦躁不安、好发脾气,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此时不仅仅是情绪波动起伏,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 健康 。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戒躁戒怒,重视精神调养,须避免情绪的剧烈波动,可以多培养读书、书法、绘画、唱歌等有助于放松身心的兴趣爱好。
中医调理: 冬病夏治正当其时,赶上艾叶收获的季节,有条件的市民可以用艾叶煮水洗脚、洗澡,不仅有助于促进暑气散发,对保护皮肤也有一定好处;针对蚊虫较多的情况,可以通过佩戴艾草香囊、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趋避;针对风湿、类风湿等冬病,此时做艾灸事半功倍。此外,佩戴藿香、佩兰苍术等制成的香囊,服用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丸,有助于醒神通窍,芳香化湿。
虽然夏季容易出现“湿”重而影响 健康 ,但每个人体质不同,并非每个人都会为“湿”所困。如果体内并无湿阻反而还属于津液亏虚的体质,却“跟风”大量食用利水渗湿的食物和药物,则会加重体内气血津液和阴阳的失衡,导致身体的不适。因此,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 养生 ,不跟风不过度,才是正确的 养生 态度。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