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白茶饼茶和散茶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

时间: 2023-02-03 10:12:11

白茶饼茶和散茶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

喜欢白茶的茶友,随着了解、品饮、接触、存放的需求越深,越会回归到一个问题上:

到底白茶是散的好还是饼的好?应该存饼茶,还是散茶。

白茶主要产自福建福鼎、政和两地,品种主要有白毫银针、贡眉、寿眉、白牡丹。根据形态可分为散茶和饼茶。

散茶,不经杀青,不揉不捻,鲜叶采摘直接进行萎凋,再经过干燥,成茶就可以封存了。茶友们常说,散白茶是白茶最自然的状态,松散、错落有致。

饼茶,在白茶散茶的基础上经蒸汽软化,放入模具压制成型,最后干燥而成。

▏为什么出现饼等紧压形式?

随着白茶的走俏,销量的增加,产量不断扩大,茶农茶厂的库房压力也越来越大,而饼茶的体积仅是散茶的三分之一,就是减少库存压力及节省存放空间。

另外在运输过程中,散茶易碎,增大了损耗。

再一个就是不同的功能、玩赏的人文需求,比如特定的节日、特定人群的功能订制需求。

更重要的就是追求不同的口感滋味及丰富层次变化和存放为未来的可期。

所以,饼茶的出现无疑是众多商人茶人共同推进的结果。

原料与加工方式

白毫银针、特级、一级以上白牡丹(通常称为牡丹王、高级白牡丹或高牡)由于采摘标准高,产量少品质优,以散茶形式存在较多,做成紧压茶就有点可惜了。

白毫银针、牡丹王、高牡以散茶存放,品饮时也利于外形鉴赏。

根据白茶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制作成紧压白茶的原料多数为寿眉、贡眉和二级以下白牡丹,不仅便于长期储存或运输,更利于后期转化、陈化。

紧压白茶依据加工形状又可分为饼茶、沱茶、砖茶、珠茶。

其实一开始白茶的紧压,主要是寿眉,只是为了在那一段时期中,解决交通不便引起的运输损失。

寿眉多为饼状压制的方式储藏以及运输。

散茶、尤其寿眉占地方,另外是一些新茶的原有香气容易散掉,紧压茶可以香气保持的时间长一些。

就白茶追求“越陈越香”的特点来看,收藏白茶散茶较有利于品质的陈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较为理想的效果。

形式与存放

散茶,保留了原生态,口感纯度更高。

饼茶,一般粗枝大叶的贡眉寿眉更适合压成饼,由于在蒸压烘干过程中加重了发酵,使其口感更加醇厚,汤色更加浓稠,陈放后也更容易转化出糯香、枣香和药香。

白茶以陈为宝,越陈越香。

散茶更易于转化,但所占空间较大,并且容易断碎掉,受潮。

饼茶在这个问题上优势就突显出来了,但建议茶友在选择饼茶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紧压松紧适度的。

不要选择压的太紧的,容易饼中心较大的黑极影响美观和口感,也不能选择压制太松的,因为稍微存放一二年后,就容易崩开散掉。

年份、口感和香气

新茶的角度来说,散茶相比饼茶滋味清香轻柔,口感鲜爽清甜。

而从老茶的角度说,饼茶又较散茶更具优势,饼茶的口感更加细腻醇厚而热烈。

所以当年的新茶直接压饼,就会有闷熟的青味或水气味,这和普洱刚压制成饼一样的缺点,这需要给它以时间。

而陈化了几年的白茶,茶性基本趋于稳定,茶味也已经醇和。

这时候再压制成饼,不仅运输存藏都很方便,口感上也更有层次。

在前期,散茶可能会比饼茶更香,散茶的香更加高扬。

散白茶经过了蒸软压制才成的饼茶,刚刚做好的饼茶香气被消耗了一些。待恢复一段时间,散茶和饼茶的香气各有特点。

散茶的香气会更加清新鲜爽,而饼茶会更加内敛甜美,药香和枣香比散茶更浓郁和强烈。

紧压白茶

白茶有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白茶的存放与转化也是众多茶友关心的问题,饼茶和散茶,不同的形态到底会不会影响茶叶的转化速度呢?

白茶在后期的存放中,茶叶会自动氧化,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微生物作用的转化,这些转化的因素,主要有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线。

第一,白茶紧压成饼,水分的吸收与蒸发对于紧压的白茶影响度不大,因此,微生物跟香气都能更好的保存下来。

第二,白茶紧压成饼,那样空气中的温度对紧压茶的内部影响不大,茶叶中的微生物能更好的存活下来。

第三,氧气和光线与紧压白茶的接触面积相对缩小了很多,多酚类,酮类与叶绿素的氧化就缓慢了很多,茶质就能更好的保存。

当然,白茶后期的转化,基础还得靠茶叶本身的品质,在茶叶原料本身品质有保障的前提下,再辅以优良的工艺,紧压成饼,才能转化出优质的老白茶。

后期转化特点

同样级别的新白茶,饼茶因为工艺原因,颜色会比散茶的颜色更深,看上去要“老”一点。那么后期的转化又如何呢?

初期饼茶更显成熟。

饼茶蒸压时经历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还有细胞的破损,其实都会加速茶的变化。

可以这么说,饼茶与散茶转化是不一样的,饼茶从压制完成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变了。

于是我们冲泡年份尚浅的,同等级或者说原料完全相同的散茶和饼茶时会发现,饼茶的干茶、汤色、叶底,颜色都要更深。

香气上,散茶偏清扬,饼茶偏甜熟。

味道上,散茶清鲜滑爽的口感存留的较多,饼茶更加柔和。

如果说散茶是未经风雨的小清新,那饼茶就是由于外部压力而略显早熟,蒸压工艺“督促”了它的成长与前期转化。

长期的存茶转化要选谁

从长远来看,散茶因为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大,转化速度会后来居上。

饼茶就算是压制适当,空隙充分,最后速度还是会慢慢被散茶比下去。

白茶存放要密封(不需要抽真空)。

因为白茶性子活泼,极易吸附,容易受潮,导致劣变。

如果是喜爱传统形态,偏好清爽感觉的茶友,可以收散茶。

如果是想长期、大批量存放,那么省空间的饼茶更佳。

/ 总 结 /

其实白茶不管是散茶还是饼茶,它们的产地、原料、制作工艺都是一样的,可以说是一奶同胞。

只是饼茶后来被强硬的压制成型,虽然在刚压制时会稍微改变或增进加速了白茶的转化,又让它们各自具有了新的特点。

散茶的优点是香韵较鲜明,冲泡方便,味道更容易泡出;缺点是占地面积空间较大,存储成本高,而且在运输过程中易碎。

饼茶等紧压茶,因为需要一定时间的陈化,做成饼砖珠沱之后在空间上压缩,优点是占地空间小,易存储和运输,口感也比较浓郁,有利于存放,自然陈化。

缺点是味道不容易泡出,需要耐心,慢慢泡,甚至煮饮。

当然,这份等待是值得的,对茶的耐心和恭敬心,茶会更好的回报给自己,最明显的就是提升了耐泡度和改善增进了茶汤的醇和甘美。

散茶、饼茶,是白茶最常见的两种形态。

且不管其形如何,都是各领风骚,赢得了不少喜爱白茶友的欢心。

严格来说,没有好坏之分。

对于品饮而言,不妨把关注点放在茶的香气和滋味上,然后根据自己的体质、口感偏好来选择白茶。

白茶茶饼和散茶有何区别

白茶茶饼和散茶展现了白茶的两种形态,二者是有着诸多差别。小陈茶事从多个方面做出了区别。
在形态上,散茶最自然的状态,饼茶是在白茶散茶形态上的再造状态,经过加工后形成茶饼的状态。
在口感上,散茶形态下的白茶,陈化速度会更快,转化的会更全面,在口感上有独特的甜润感。饼茶茶叶的打开,饼茶的稠滑感上升,而散茶的稠滑感就有所下降。
香气方面,以同一年份的寿眉为例,饼茶的枣香要比散茶的枣香要更加浓郁,这是寿眉在香气的最大不同。除了枣香的不同,还有薄荷感程度的不同。在饼茶形态下的寿眉,更容易出现薄荷感。
散茶和饼茶,在储存这个环节,就有很明显的不同。相同重量的白茶,散茶和饼茶的占地面积是完全不一样的。大的体积不说,就看5g的重量,就能发现体积上很明显的不同了。
散茶和饼茶的不同,还体现在营养价值的留存度上。散茶是白茶最自然的状态,经过加工后就直接保存起来,在营养价值的保留上肯定是最大的。
而饼茶需要经过蒸压,在蒸压的过程中就会消耗部分的营养物质,所以在营养的留存程度上就不如散茶完整。

白茶茶饼和散茶的区别 白茶茶饼和散茶有何不同

1、外形区别。外形上,白茶散茶是加工后的自然形态,自由散漫。干茶与干茶之间彼此分开,空隙很大,占用的空间也会更大,其次干茶整体是是蓬松的、轻脆的,用手抓起一把,很轻畅。因此散茶较为脆弱也容易折断,所以很多时候三白茶都是用硬的纸箱或铁罐封存,要尽量小心,避免茶叶因为人为的缘故过分破碎。而饼茶,呈现圆饼结构,饼茶背面的中心部分,有一处凹陷,那是饼袋打结的部分在压饼时,对茶饼的作用影响。压饼之后,茶叶条索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空间也大大缩小,使得茶叶间抱团更紧。

2、工艺区别。散白茶的制作工艺更为简单,将茶青从茶树梢上采摘下来之后,在短时间内将白茶,薄薄的,均匀的摊晾在水筛上面,进行自然的萎凋。然后通过自然阳光和风力的影响,将多余的水分散发,从而使得使得白茶叶片中的物质水解氧化,酶物质开始发挥作用。萎凋过后,散茶已经简单制成,在接着就是进一步干燥了。白茶的含水量不能超过8.5%,而仅通过单纯的萎凋,并不能达到白茶国标中对干茶含水量的约束。萎凋后的干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达到标准含水量的白茶,才能够在之后的储存中,进行良好的陈化。饼茶的制作,是在散茶的工艺之上,进行精细的压制,茶叶与茶叶之间相互挤压,叶片与茶梗之间的内质溢出,部分的植物细胞结构遭到破坏。与散茶保持完整的细胞结构不同,饼茶的细胞结构在受到挤压之后,是相对破裂的,饼茶的工艺可以说是散茶的进阶版。

3、口感香气。散茶自然舒展,清新优雅,汤水淳和,明快鲜亮,入口清甜甘润,啜一口,欢快的像是在山林里面歌唱。茶饼紧致匀整,绵柔清爽,汤水醇厚,入口温润,稠润的像是牛奶一般,入口即化。在香气上,散茶的香气更清新、自然,而饼茶的香气,则要更为甜润一些。溢出的多糖类物质毫无隔阂地与空气接触,甜蜜的气味得以直接的传递到感觉器官。

4、存储方式不同。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散茶呈现体积蓬松,舒展状态,而饼茶更加紧致,实诚,因此存储自然不同。相同重量的白茶,散茶占据的面积更大,空间占有率大。而饼茶是散茶压制而成,内质更加紧实,体积更小,空间占有率小。因此,存储时,饼茶不容易占地方,也更容易存放。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