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有属于自己的厚重历史,也有特别的加工方式和地域风味,这些共同让它成为了目前名气最响亮的绿茶,对很多茶友来说,喝过了西湖龙井茶,这个春天才算真的到来。
来自西湖以外产区的龙井茶,严格意义上只能称为浙江龙井,跟正宗西湖龙井的品质有一定差别。
那到底该如何正确认识西湖龙井茶呢?今天网带大家一起做功课,让喝茶更有底气。
西湖龙井-一方水土养一方茶
龙井茶按照产地,分为西湖、钱塘、越州3个产区,西湖产区是核心产区,又分一级和二级产区。
一级产区是核心中的核心,主要分布在西湖名胜区的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狮、龙、云、虎、梅”。
二级产区分布在西湖区的龙坞、转塘一带。
这个意思,就很像我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又会说“阳朔山水甲桂林”一样。
对一级产区,重点说一说历史沿革。
民国初期,龙井茶在历朝历代的传承基础上,按照产地和品质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字号,开始形成了龙井茶品类的基本格局,并且分别注册了商标。
新中国成立后,本属于“云”字号的梅家坞一带龙井茶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故开始单列出“梅”字号。
从此产生了“狮、龙、云、虎、梅”龙井茶五个字号,也按照此字号划为若干个特定产地,沿袭至今。
后来,为了让西湖龙井的历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2010年修订的《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颁布。
将历史完整传承下来的“狮、龙、云、虎、梅”龙井茶区划定为西湖龙井茶基地的一级保护区,为加强西湖龙井茶的地理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西湖龙井品种里的秘密
就像红酒一样,不同的葡萄酿制,风味会有千差万别。
对西湖龙井来说,诸如龙井群体种、龙井43、龙井长叶等都是适宜加工龙井茶的茶树良种。
龙井群体种是西湖龙井最老的品种,就是当地人称的“老品种”或者“老树龙井”,是目前认为品质最好的。
它的特点是发芽较晚,如果天气冷一点的话可能清明后才能采摘,产量也非常少。
- 名词解释:群体种 -
在茶领域,这个词比较常见,也很难理解。
茶树的繁殖,过去常常是有性繁殖,即茶花授粉结果,掉在土里,或是人工用茶果种植的。这就像父母生出的孩子,有父母的基因,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长相和身体。
群体种就是这样,一片茶园都是有性繁殖出来的,每一棵茶树长的看似一样,其实内质都有些许的差别。
这也就形成了这个产区独特的茶叶品质,别的地方即使用一样的工艺,也是无法复制的。
龙井43和龙井长叶,都是中国农科院茶科所从群体种里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有发芽时间稍早、芽头整齐、抗寒、抗病虫害等特点。
其中龙井43也是目前西湖龙井茶种植最普遍、产量最高的品种。
选购西湖龙井时,可以特别看一看介绍,关注是否是适合制作龙井茶的品种。
西湖龙井是时间沉淀的艺术
就像一句古话说的:玉不琢不成器。像西湖龙井这样的好茶,更加需要精工细作,才能有品味的基础。
西湖龙井的制作工序,包括摊晾、青锅、辉锅等,关键的工序都在炒茶的锅中进行。
传说中的“龙井茶十大炒茶手法”,有抖、挺、扣、抓、压、磨、搭、捺、拓、甩等十大手法。操作时变化多端,令人叫绝,需要极有经验的师傅才能够熟练掌握。
从学徒到能够独立炒茶,最起码得经3年青锅、5年辉锅。“青锅时”锅温在180到220℃,常人碰到锅就烫出水泡,十几年下来,炒茶师傅手比正常人都要粗糙很多。
所谓“青锅”,就是杀青,将鲜叶炒成七八成干,并且初步定型。之后要放在阴凉处摊晾,让叶片里的水分分布均匀,防止干湿不均。
所谓“辉锅”,就是将茶叶在70~80℃的锅温下炒至足干,并且通过抓、磨、压、推等手法,让茶叶脱毫,完全定型。
上品的西湖龙井茶经过这样的细致制作,才能色香味俱全。
喝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高等级的西湖龙井,颜色嫩绿,绿中带黄,俗称“糙米色”,这是茶叶不断翻炒后的结果。
外形扁平光滑,挺秀尖削,芽锋显露,在水中泡开后,汤色清澈,芽芽直立,尤其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者为极品。
闻之香气四溢,有明显的花香、炒豆香,还有些花蜜的甜韵。轻抿一口,能感受到香是入水的,饱满的内质让口腔有充盈感,嘴里很甘甜,一股山间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
最重要的是,喝完西湖龙井茶之后,隔几分钟喝白开水也能够感受到甜味哦。
历经沧海桑田,历朝历代的文化传承,很多好物我们还没来得及见到就消失了。
而但凡是流传至今,还能焕发生机的,定是有深厚的底蕴,又美得不过时,西湖龙井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还没有喝过西湖龙井茶,今年一定要尝试一下,感受西湖的春天味。
如果你年年都在追西湖龙井,那今年也不要错过,期待你品饮后与杯小茶互动,聊聊你的感受哟。
龙井茶自一九四九年后,调整为三个品类,即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狮峰龙井品质最佳,香气持久,梅坞龙井外形挺秀,西湖龙井叶质肥嫩,香气稍逊。最为粗的划分是把龙井分成两类:西湖龙井、浙江龙井。以前,只有西湖地区的狮峰、梅家坞、云溪、虎跑等地产的茶叫龙井,杭州周边其他地区产的茶叫旗枪,龙井与旗枪价格相差很大。80年代中期茶叶市场放开以后,新昌、温州、富阳等地产的茶也分别叫起了“龙井”,浙江省茶叶公司把西湖以外地区产的“龙井”统称“浙江龙井”。这样龙井的产量就大大增加了,但是不难想象,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是有区别的。
泡茶常用的六种水:
1、山泉水
山泉水大多出自岩石重叠的山峦。山上植被繁茂,从山岩断层细流汇集而成的山泉,富含二氧化碳和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而经过砂石过滤的泉水,水质清净晶莹,含氯、铁等化合物极少,用这种泉水泡茶,能使茶的色香味形得到最大发挥。
但也并非山泉水都可以用来沏茶,如硫磺矿泉水是不能沏茶的。另一方面,山泉水也不是随处可得,因此,对多数茶客而言,只能视条件和可能去选择宜茶水品了。
2、江、河、湖水
它属地表水,含杂质较多,混浊度较高,一般说来,沏茶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远离人烟,又是植被生长繁茂之地,污染物较少,这样的江、河、湖水,仍不失为沏茶好水。如浙江桐庐的富春江水、淳安的千岛湖水、绍兴的鉴湖水就是例证。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其江水,取去人远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唐代白居易在诗中说:“蜀水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认为渭水煎茶很好。唐代李群玉曰:“吴瓯湘水绿花”,说湘水煎茶也不差。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更进一步说:“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澄之即净,香味自发”。言即使浊混的黄河水,只要经澄清处理,同样也能使茶汤香高味醇。这种情况,古代如此,现代也同样如此。
3、雪水和天落水
古人称之为“天泉”,尤其是雪水,更为古人所推崇。唐代白居易的“扫雪煎香茗”,宋代辛弃疾的“细写茶经煮茶雪”,元代谢宗可的“夜扫寒英煮绿尘”,清代曹雪芹的“扫将新雪及时烹”,都是赞美用雪水沏茶的。
至于雨水,一般说来,因时而异:秋雨,天高气爽,空中灰尘少,水味“清冽”,是雨水中上品;梅雨,天气沉闷,阴雨绵绵,水味“甘滑”,较为逊色;夏雨,雷雨阵阵,飞砂走石,水味“走样”,水质不净。但无论是雪水或雨水,只要空气不被污染,与江、河、湖水相比,总是相对洁净,是沏茶的好水。可惜,近代不少地区,特别是工业区,由于受到工业烟灰、气味的污染,使雪水和天落水也变了质,走了样。
4、井水
属地下水,悬浮物含量少,透明度较高。但它又多为浅层地下水,特别是城市井水,易受周围环境污染,用来沏茶,有损茶味。所以,若能汲得活水井的水沏茶,同样也能泡得一杯好茶。唐代陆羽《茶经》中说的“井取汲多者”,明代陆树声《煎茶七类》中讲的“井取多汲者,汲多则水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明代焦竑的《玉堂丛语》,清代窦光鼐、朱筠的《日下归闻考》中都提到的京城文华殿东大庖井,水质清明,滋味甘洌,曾是明清两代皇宫的饮用水源。福建南安观音井,曾是宋代的斗茶用水,如今犹在。
5、自来水
它含有用来消毒的氯气等,在水管中滞留较久的,还含有较多的铁质。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超过万分之五时,会使茶汤呈褐色,而氯化物与茶中的多酚类作用,又会使茶汤表面形成一层“锈油”,喝起来有苦涩味。所以用自来水沏茶,最好用无污染的容器,先贮存一天,待氯气散发后再煮沸沏茶,或者采用净水器将水净化,这样就可成为较好的沏茶用水。
6、纯净水
现代科学的进步,采用多层过滤和超滤、反渗透技术,可以将一般的饮用水变成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纯净水,并使水的酸碱度达到中性。用这种水泡茶,不仅因为净度好、透明度高,沏出的茶汤晶莹透澈,而且香气滋味纯正,无异杂味,鲜醇爽口。市面上纯净水品牌很多,大多数都宜泡茶。除纯净水外,还有质地优良的矿泉水也是较好的泡茶用水。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