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碧螺春第一泡可以喝吗

时间: 2023-02-03 15:38:54

碧螺春第一泡可以喝吗

碧螺春第一泡可以喝,碧螺春为不发酵绿茶,其茶叶芽头较鲜嫩,多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冲泡时第一泡的可溶物质及茶多酚会析出70%左右,倒掉则会导致茶叶内含营养物质流失,口感大为失色,且影响后续茶汤的滋味,所以碧螺春一般不洗茶,第一泡则正常饮用。

碧螺春的冲泡方法:

适用茶具:透明直筒透明玻璃杯最佳,白瓷盖碗也可以。

冲泡水温: 85℃~90℃

投茶量:碧螺春的投茶量为1:50,即3g干茶需要150ml左右的我水。

浸泡时间:2分钟左右,可冲泡2-3次

推荐用水:纯净水或山泉水

特别注意:忌盖盖闷茶,影响茶汤滋味和口感

冲泡碧螺春建议使用上投法,首先将玻璃杯洁净后,向玻璃杯注入7分满水,然后使用茶荷将3g碧螺春干茶置入玻璃杯,可轻微旋转杯身浸润茶叶,大约2分钟后即可品饮第一泡茶汤,不要盖盖子,每次饮用至玻璃杯1/3处时即可续水。

碧螺春茶的特点: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碧螺春是历史名茶,始创于清末明初,当地人称为“吓煞人香”,意思是由挡不住的奇香,相传康熙帝下江南后,觉得味道非常好,但是名字不雅,在产茶附近有一山峰,名为碧螺峰,此茶又产于春天,于是赐名碧螺春,此后时代相传,延续至今。

碧螺春有三大特点,采得早,摘的嫩,拣的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一直到谷雨前后结束,清明前后茶最为尊贵,每斤碧螺春大约需要采摘6-8万芽头,可见茶叶细嫩度,采摘功夫之深厚。

碧螺春头一泡能喝吗

碧螺春头一泡能喝吗可以碧螺春头一泡可以喝,碧螺春为不发酵绿茶,其茶叶芽头较鲜嫩,多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冲泡时头一泡的可溶物质及茶多酚会析出70%左右,头一泡茶汤较为饱满,滋味醇厚,营养物质丰富,倒掉则会导致营养物质流失,失去茶味,且影响后续茶汤的浓度,所以碧螺春不用洗茶,头一泡则正常饮用。

碧螺春怎么泡最好 碧螺春第一泡可以喝吗

碧螺春是市面上非常常见的一种茶叶,喜欢喝茶叶的人也是非常多的,但是我们在泡碧螺春的时候也是要注意一定的方法的,那么碧螺春怎么泡最好?碧螺春第一泡可以喝吗?
碧螺春怎么泡最好
1、温杯:向玻璃杯中注入少量热水,手持杯底,缓慢地旋转杯子,使杯子上下温度一致。浸润完毕之后,将玻璃杯中的水倒掉,滤干滤净。

2、注水:泡碧螺春的水温不宜太高,一般80~85℃即可,冲泡碧螺春,我们一般采用上投法。提起水壶,向玻璃杯注入七分满的水。

3、投茶:用茶匙将3g碧螺春茶,轻轻拨入玻璃杯中,静置3~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每次饮用至茶杯1/3处时,即可再次续水泡饮,一般可连续冲泡三次。冲泡三分钟左右开始饮用,冲泡时间过长,易使茶叶泡老闷熟,茶汤黯淡香气钝浊而且有股苦涩的味道。
碧螺春第一泡可以喝吗
可以喝。谈到“洗茶”一词,恐怕每个喜欢喝茶的人都不陌生,从词义上讲就是“把茶叶洗一洗”之意。洗茶,是人们对某些茶冲泡过程想当然的理解。在茶文化领域,洗茶的标准称呼是“温润泡”。它是把茶泡得更好喝的一种技术手段,而不是为了“洗去茶叶中的脏东西”。所谓脏,无非怕灰尘、微生物和农残。空气中本身就有灰尘颗粒,我们吃饭说话呼吸都会有灰尘进入身体,与这比起来,茶叶上的灰尘算不了什么。微生物生存需要水分,干燥的茶并不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若茶叶中真有农残,想通过“洗茶”有效地去除,那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简言之,合格的茶用不着“洗”,不合格的茶“洗”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容易出汤的茶,反而是第一泡好喝,如绿茶、红茶。殊不知,我们洗掉的可能是味道最好的一泡。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
碧螺春属于绿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产地是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一带,所以碧螺春又称之为“洞庭碧螺春”。碧螺春在唐朝时期就被列为贡品,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原叶于早春采摘,故称之为“碧螺春”。碧螺春泡成茶汤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之感。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洞庭碧螺独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并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因此,洞庭湖碧螺春是中国名茶中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
碧螺春产地
碧螺春主要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太湖洞庭山,故又称“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两山,碧螺春茶芽多,香气细嫩,汤清,味美。碧螺春是一种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茶。它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六大名茶之一的绿茶。碧螺春茶起源于苏州东西两山,但碧螺春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传说:碧螺春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明清时期遍及南方。因其颜色如蓝色,形似蜗牛,又因其价值而得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