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其特殊的制茶工艺及越陈越香的品质特点,较难以某一个时间点界定其成品时间,也由于以往的售茶传统,普洱茶包装少有标明生产日期的。
如何判断普洱茶的生产日期:
1.从包装上看
一般正规厂家过去都有出产记录,哪一批茶是什么时候出厂的,在包装上有什么特殊的记号,这个是比较复杂的。什么高脚七、磞牙七、简体云、繁体云、木刻板、机印版等等,还有什么蓝印、黄印、绿印、红印,内飞的内容不同,以及从小票、大票、包装的方法等等来做出一个判断。这一系列看下来是比较复杂的,目前讲这一类的书籍也比较多,有的还互相矛盾。
还有就是从包装的纸质上看,一般这个只能判断出一个大致的年代,不是很精确。当然还有就是从包装纸的新旧程度上来看,有没有被虫咬过的痕迹等等,来做一个大致上的参考。
2.从茶叶本身来看。
首先从茶的外形上来看,看茶的饼形。过去每个厂家制作茶的时候因为布袋的大小不一样、模具、揉茶时的方式、布袋打结的方法、压力机压力调制的不同,制作出来的茶外形会有所不同。
还有就是用料的不同,每个厂家对茶的拼配方式是不同的,选用料的级别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通过饼形、茶原料的不同拼配也可大致判断出这个茶的出产厂家。
3.茶叶颜色变化及松散程度
茶叶的颜色变化规律是年份越久颜色越深,当然这是一般而言,对于一些特殊的茶这一点就不太适用。比如说野生茶、过渡型茶本身颜色就发黑比较的深,当然这个色和老茶的颜色是有一定区别的,人工种植的老茶颜色是呈黑褐色的,只是对于一些新入门的茶友不易辨别出来。
老茶是比较容易散的,一般而言基本上是从边沿开始有一些脱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向中间发展。这种脱落是很自然的,不会产生任何的断口,没有任何人为的迹象,如果有断点肯定是有问题的。
当然有一些茶是整饼发泡的,就像面包一样发泡,这种现象在熟茶中相对比较多。当然这种发泡现象也可能是在茶压制时压力比较低,或者茶在保存中受潮湿后发泡,这个要看具体情况。
4.从茶的滋味上来做判断。
这个就更难了,因为你很难了解这个茶在出厂后的几十年间到底去过些什么地方。茶后期转化出来的味道和存储地是有很大关系的,同一种茶在不同的地方存储出来会有很大不同。比如说同一款茶同一个批次的,在广东和昆明存储20年后,滋味差别会很大。
同样在云南本地,在版纳存储的和昆明储存的茶在十多年后它的滋味也是有差别的,这就给老茶的鉴别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除非你尝遍各地存储过的老茶,并且能辨别出它的特点,否则很难鉴别出它的年份、产地,这其实也是老茶容易作假的bug所在。
结语:
2007年,为杜绝和避免普洱茶出现鱼目混珠、良莠难辨的情况,普洱茶的重要产地普洱市在增订的《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中,明确规定普洱茶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原料产地、质量等级、净含量、产品标准代码、卫生许可证、QS标志、生产日期、保存期等12项内容,其中“保存期”下的注解是:“满足本标准的包装贮存条件,普洱茶适宜长期保存。”
对无生产日期食品的处罚如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六十七条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四)保质期;(五)产品标准代号;(六)贮存条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八)生产许可证编号;(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六十七条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四)保质期;(五)产品标准代号;(六)贮存条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八)生产许可证编号;(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很多实力比较大的茶厂,一般05年以前的茶包装上是没有生产日期的,那时候生产工艺还比较落后,那时候的预包装食品相关的法律还不是很健全。比如昌泰集团的老生茶,大益集团的老茶,下关沱茶等等普洱茶。如果你真要生产日期,出场盖一个就行了。如果确实是正品的行货,那么没问题的,但是别被市场上假货骗了、、、模仿这些大厂的山寨货太多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