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花茶和花草茶你分得清楚吗

时间: 2022-12-12 22:07:38

花茶又可细分为花草茶和花果茶。

1.花茶和花草茶你分得清楚吗


一.花茶和花草茶

1.花茶,又名香片

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深得偏好重口味的中国北方人喜爱。

2.花草茶是以花卉植物的花蕾、花瓣或嫩叶为材料

经过采收、干燥、加工后制作而成的保健饮品。

花草茶起源于欧洲,一般特指那些不含茶叶成分的香草类饮品,所以花草茶其实是不含“茶叶”的成分。


二.历史

1.花草茶

花草茶则始于国外

在幼发拉底河,五千年前苏美利亚人,已经开始使用茴香和百里香。

之后,古希腊的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在处方中写到“饮用药草煮出来的汁液”,将花草茶应用为正式的治疗药剂。

这可以看作是西方使用花草茶的起源。

花茶的生产,始于南宋,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但大规模窨制花茶,则始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
1.,到1890年花茶生产已较普遍。

2.花茶

花茶是以绿茶、红茶、乌龙茶茶坯(茶)及符合食用需求、能够吐香的鲜花(花)为原料,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混在一起闷(窨制),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或留下或筛除。

一般根据其所用的香花品种不同,划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珠兰花茶等亚类,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

三功效

1.花茶

花茶性温,备受北方人喜爱,春季喝花茶,可以将北方人冬天郁积于体内的寒气散发出来。

花茶还能将茶叶中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减少茶的苦涩,并让茶味更醇厚。

此外,茉莉花养眼,在风沙大的老北京极受推崇。

2.花草茶

花草茶泡开很好看,香气迷人;又因有较好营养成分和不错的功效,很受女性消费者喜爱。

菊花:具有清热解渴、益肝补阴、明目解毒、润喉生津。

玫瑰花:美容养颜,促进血液循环,活血美肌,暖胃养肝。

薰衣草:可松弛情绪、消除紧张、镇定心神、恢复眼睛疲劳,睡前饮用则有助睡眠。

2.花茶和花草茶有什么区别?

一般我们所说的花草茶,特指那些不含茶叶成分的香草类饮品。

花草茶是将植物之根、茎、叶、花或皮等部分煎煮或冲泡,而产生芳香香气、特殊味道或美好视觉效果的的草本饮料。

花草茶最早从欧洲传来,逐渐被我们接受而成为常见的饮品。

花草茶

3.花茶与花草茶的区别

区别在于花茶是以茶(Tea)为主原料,花草茶是以花草(Herb)为主原料。

花茶,是以绿茶、红茶、乌龙茶的茶坯为主,加以符合食用需求、能够吐香的鲜花(茉莉花、桂花、珠兰花等)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

花草茶是以花草(Herb)为原料所调制成的。

原料Herb,它原本是总称“所有非木质并含有芳香的草本植物”,如今则泛指一切具医疗、芳香等特质而可供保健、烹调、美容等利用的植物,中文名为“花草茶”或“香花草茶”。

虽然它们或多或少都含有具药效的营养成分,但功能不只限于药用一途,而且大多数并不稀有,随处可见。

人类在花草茶的利用人式上,最先是取它的花、叶、茎、根、树皮、果实、种子等来咀嚼,确定可食的部位后,进而加水煎煮或浸泡以获得汁液来饮,并且尝试研究出其对人体的疗效。

这类由上述花草茶的部分或多部分煮泡而得的汁液,西方人原本是以“Tea”来总称,但是在来自东方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叶子为原料冲泡的饮料普及后,“Tea”成了后者的专名,于是由花草茶调制成的饮品就称为“HerbalTea”。

至于在中国,任何食材加入水中煮或泡所得的汁液,人们都习惯冠以茶名。

所有由茶树叶煮泡成的饮料,虽然色香味常有差异,都统称为“茶”。

而除了茶树之外的植物制成的饮品,则以原料命茶名,如人参茶、枸杞茶等,这些“有茶之名无茶之实”的饮品,通常是当作保健治疾的疗方,而较少成为日常的饮料,因此又总称为 “花草茶”。

Herbal Tea在西方,犹如 花草茶在中国,长期担任民间医 药配方的重要角色。

直到近二三百年,在药用这一主流之外,法国人渐渐将Herbal Tea另发展成一种休闲饮品,这股风气并扩及欧洲、美国、日本等,以至传入中国台湾。

此种饮品与以医疗为主的饮品在原料上无异,只是制作时减轻(或不再独重)对药效的要求,却增添色香味等方面的享受,为了将它与药用饮品有所区别,台湾业者遂雅称为“花草茶”。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