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普洱茶汤的层次感和饱满度是什么如何感知

时间: 2023-02-03 18:59:50

普洱茶汤的层次感和饱满度是什么如何感知

喝普洱茶的朋友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刚刚接触普洱茶时,偶然和一群老茶客一起品茶,听到别人从汤感、喉韵、层次感这些专业角度分析一款茶,并说的头头是道时,自己却一脸懵逼:他们在说什么?为什么我啥都没喝到?

以笔者自身学茶的经历来看,有些东西我们短时间内没有感知到,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感知普洱茶的层次感和饱满度。

层次感

普洱茶的层次感,指的是茶汤的香气、滋味在口腔转化的先后顺序和层叠之象。具体说就是茶汤由苦化甘、香气由浓转淡的一个先后变化。

冲泡一款茶叶,它的层次感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

1、香气:有香型变化,香气由强转弱的持续性。

2、口感:饱满度、苦涩度的先后转化。

3、韵感:茶汤带给喉咙、口腔的舒张度、润泽度的变化。

如何感知层次感?

喝完一杯茶后,不要急于去喝下一杯,静坐片刻,仔细去体会茶汤滋味在口腔完全散发开来后,苦涩甘甜在舌面和喉部的转化,以及香气浓淡的变化。

饱满度

茶汤的饱满度通常表现在熟茶上,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先喝一口白开水,再喝一口茶汤,我们会发现白开水和舌面接触后直接就从喉咙里滑下去了,而饱满度好的茶汤则像凝胶一样勾缠着口腔细胞和舌尖,舌尖转动时茶汤似乎也会随之打转,口腔会有一种柔软的充斥感。

普洱茶的层次感,指的是什么?

喝普洱茶到一定阶段后,在品茶的过程中,茶友们在听到关于茶汤层次感的描述时,也许会疑惑不解。

普洱茶的层次感,究竟说的是什么?

我们知道,不同品牌,甚至不同系列的普洱茶,因为选料、存储,甚至是冲泡方式的原因,最终形成的口感是有差异的。而即便是同一泡茶,也会给口腔的不同部位带来不同感觉。当一口茶喝入口中后,从舌尖到整个口腔到喉部,茶汤路过时都会形成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感受的差异是否显著,就是普洱茶层次感的呈现方式之一。

另外一种形式相对容易理解。一泡普洱茶一般可以冲泡8次左右,从开始冲泡到接近尾水,每一次冲泡,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释出的内含物质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都能够明显感觉到汤感的差异。

除了不同的感官部位、第一泡与第N泡的差别,不同的原料级别,以及不同品种和地区的原料,也是影响普洱茶层次感的主要因素。

在普洱茶行业内,关于“纯料与拼配孰优孰劣”的争论从未停止。联系到我们之前发布的文章可知,纯料更多属于营销用语,而拼配是普洱茶的传统制作工艺。拼配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等级、不同区域、不同树种……经过拼配工艺制作的普洱茶,合理地将不同等级、区域的原料组合在一起,除了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节省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品质的提升,其中最显著的一项就是口感层次更丰富,原因也很简单,溶出的内含物质更多样。

综上,所谓的普洱茶汤的层次感,就是茶汤入口到吞咽,我们的口腔形成的不同感受,而这,源于冲泡次数,原料等级,以及产地的不同。

普洱熟茶怎么辨别口感 普洱熟茶如何辨别口感

1、厚:在茶汤入口时,茶汤在口腔的饱满度、质感,我们称之为茶汤的厚度,这厚的意思是汤水的有重实感,含在口中茶汤感觉凝结在一起,不寡淡。寡淡与厚重感形象点说就像是鸡精与老鸡汤的区别,鸡精里虽也有鸡汤味,但终究是没有熬煮后的鸡肉汤的香醇、质感。

2、滑:茶汤入口顺滑,是茶汤给口腔的一个感受,有的茶汤入口便能感受到它的粗糙度,甚至喝完后发现喉咙发干等情况。汤水顺滑,表示茶汤入口后不干、不燥,给口腔带来的感受是舒适的。这样的口感容易出现在芽头较多的宫廷、一级料中。

3、糯:糯感是茶汤的粘稠度,就像喝米汤的感觉,带有独特的糯香。这种口感的普洱熟茶在原料细嫩的春茶或是品质上好的老茶头中比较多见。粘稠度是判定普洱茶中水溶性物质是否丰富的指标之一,影响较大的有茶多酚、氨基酸、果糖、果胶质这4种物质。

4、陈:类似百年木头自然腐烂的味道,带着一股清新的陈香味道,部分人极易与霉味混淆,建议容易混淆人群可以用干仓茶和湿仓茶对比品鉴,这样极易被区分出来。熟茶也分新茶和老茶,如果存储得当的话,老茶更香更浓更好喝,但每个阶段的普洱熟茶都有各自的特点,新茶也有陈香,因为渥堆发酵的作用不容忽视。当然,很多新茶友在喝普洱熟茶时,多把这股味道形容为泥巴味。但喜欢喝熟茶的朋友都知道这是熟茶特有的陈香。

5、醇:一般形容普洱茶的醇,多与厚、正一起形容,醇厚、醇正是当茶汤滑进口腔,茶无杂味、异味,味道干净、纯洁。普洱熟茶的醇,给人一种纯粹的自然享受。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