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以往的茶饼都是357克,当然现今的茶厂为了饼形更丰满,制作成380克或400克也叫七子饼。
七子饼名称由来:
第一种说法是来自于普洱:每饼重七两,因此得名。古代涉边交易,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目的是便于统计便于征税,也便于交易。普洱紧压茶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诞生的。以前的度量衡中,一斤有十六两,为了运输方便,当时就把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成型后的茶饼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七子饼 从而得名。
第二种说法认为,名字是因旧时马帮运茶习惯而来。七子饼茶 原先是从唐代开始从边境进行贸易的茶马市得来的。当时,茶饼交易的时候是将七张饼捆扎好并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当时一饼茶约为357克,一筒七饼,每筒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这些都是旧时马帮运茶前早就算好的了。
第三种说法认为,七子饼 的名字带有寓意吉祥。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象征着多子多福的吉祥数字,七子相聚圆圆满满。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七子饼茶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当今,七子饼茶 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也被海外华人被视为“合家团圆”的象征,普洱圆茶已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因此七子饼茶 在海外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第四种说法认为,七子饼 谐音“妻子饼”。 普洱茶从最早时期开始就远销边疆,当时运输茶叶只能依靠马帮。一些常年行走于茶马古道的马帮,有的刚结完婚、有的家中妻子正产麟儿,但为了生计却只能长年奔波在外。 长路漫漫甚是想念家中妻子儿女,所以普洱茶以七饼为单位(妻子饼),目的是指一年之中在外的马帮,想念家中妻子儿女之意。而今普洱茶一饼357克,大概也可以谐音为“思吾妻”。
品质特点
七子饼茶外形结紧端正,松紧适度。熟饼色泽红褐油润(俗称猪肝色),汤色红浓明亮,滋味浓厚回甘,带有特殊陈香或桂圆香。生饼外型色泽随年份不同而千变万化,一般呈青棕、棕褐色、油光润泽,汤色红黄鲜亮、香气纯高、滋味醇厚、清爽滑润,具有回甘、生津之特点。
七子饼茶是“活的有机体”,其主要特点在于茶体完成后,所持续进行的“后发酵作用”(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不同陈期的茶体所拥有的风味皆不尽相同,这也是品茶茗,藏茶者某种程度地参与了“茶叶的制作与完成”,其实,一饼七子饼茶的最终完成可能长达数十、近百年之久,因为打从茶叶离树起,直到热水冲入壶中,它都无时无刻不在转化进程中。因此,七子饼茶可以长久陈放,每多放一年它的品质及价值会向上攀升一个档次。历经年深日久,一个普通的七子饼也会从平凡到卓越。如今,市场流通的七子饼茶一般为5年,7年以上的已经很贵,10年以上算得上上乘品质,20年以上在流通领域中已极为罕见。
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普洱茶经茶马古道而名扬天下。普洱府早在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而得名,在官方文书中第一次使用"普洱"这个地名。普洱成为了当时生产、加工、集散茶叶的重要集镇。所产的蒸青、炒青、晒青团茶和散茶赢得了许多客商的亲眯。到万历年间,朝廷在普洱设官府管理茶叶贸易,封疆大吏们把普洱茶区的茶叶运到北京,献到宫里,普洱茶开始得名而风靡天下。谢肇制著《滇略》中就有"世蔗所用,皆普茶也"之说。 "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这是乾隆皇帝对七子饼的圣喻。普洱紧压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在老的度量衡一斤有十六两,当时为了运输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笋壳包)。七子饼从而得名,现折合度量衡每片357克。七子饼茶形似圆月,是云南传统出口品种,畅销港、澳和东南亚一带。过去民族,儿女亲事,非送七子饼不可,相传至今,旅居东南亚一带的侨胞,现在也很盛行。 为啥七子饼只装七张饼,而不装八张或六张呢?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打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咧?是用来上税滴。还有另一种说法: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为何普洱茶圆茶称“七子饼”呢?也有诸多不同的见解与答案。
“七片一筒或称一提,一片七市两,单片357克的质量。”俗称“七子饼”,这是茶界广泛认知接受的常识。
其七子饼的名字的含义为“吉祥团圆”的意思,已获得民间审美的通过。但说到“七子饼”的由来,确实难考证真实的年代始起,到野史中寻答案竟然可以追塑到周武王时期。此野史不但路子野,且还山寨得很。
武候遗种就出自这篇小野史文里。把“茶祖帽子”扣诸葛亮头上的那哥们写的,在怀疑的同时,觉得是写野史的人乱来呢还现代人作的敝?也懒得去考证,反正相当的不靠谱,这个历史说法恐连司马迁都会感到汗颜。因为,在那个时间段云南可能连文字都有不起。而周武王是什么时间段的人呢?3000多年前的人。那时的“南蛮人”就懂得制作七子饼茶么?陆羽他老人家一定会做恶梦的。茶树都还在被自然发明的路上走着,何来的七子饼茶?会生七个儿子倒是有可能,真遗憾不是真的,否则云南这块宝地一定是世界文明的摇蓝。
清史中的普洱茶,史正茶也正。贡茶的祖地在易武这个地方。百年的历史易信也易考证,那个时期其正名并不称“七子饼”,七子饼是泛指“圆茶”的一个统称。同时还有另一个俗称“筒茶”。清时代的普洱茶是以本商号的名字来定名的,就相当于现在的商标。比如宋聘号,车顺号等。
普洱茶是何历史原因成为清时代的贡茶呢?但终究是“物源本迷”,无必要深追下去。清王朝跨掉之后,这些茶商号已失去生存的基石。跟着集体破了产,曾经涌去茶山的“众多制茶淘金客”的命运突变,变成了当耕田活命的农民。发财梦虽然熄火了,生活还将继续。曾经的贡茶子孙们集体沦为成“山野村夫”,耕地种田,发展养殖。民国时期政局一直不稳,国人也穷的要紧。
茶叶虽然也做,可价格与白菜大萝卜一个档次。根本赚不上大钱。熬到1949之后的50多年里,日子更是难以言苦的艰难。贡茶的子孙们已经完全忘记了祖上的荣耀。此时的茶叶只能换点柴米油盐而已,穷巴巴的苟活于世上。
文/刘素|更多普洱茶冲泡、品饮、保存等知识,请加高级茶艺师董玥微信:dydy600 学习。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