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千岛银珍的储存方法

时间: 2023-02-05 02:11:27

千岛银珍的储存方法

千岛银珍的家庭保存方法,一般有五种:即瓦罐法、罐藏法、塑料袋法、热水瓶法和冰箱法。储存千岛银珍的要点是防潮、避光、防霉,保存过程中注意以上几点,便可以较好的储存千岛银珍茶。

1、瓦罐储茶法:

此法古代就有明人冯梦祯云:实茶大瓮,底置箬,封固倒放,则过夏不黄,以其气不外泄也。茶叶含水量不能超过6%,可用生石灰除湿,具体操作方法同石灰块保存法。

2、罐藏法:

容器选用装糕点或者其它食品的金属听、箱、罐、盒,或铁或铝或纸或纸品,或方或圆或扁或不规则性,重要的是茶要干燥,袋口封好,此法简便,取同方便。

3、塑料袋贮茶法:

选用密度高、高压、厚实、强度好、无异味的食品包装袋,茶叶可以事先用较柔软的净纸包好,然后置于食品袋内,封口即成。

4、热水瓶贮茶法:

可用保温不佳而废弃的热水瓶,内充干燥的绿茶,盖好瓶塞,用蜡封口。

5、冰箱保存法:

绿茶装入密度高、高压、厚实、强度好、无异味的食品包装袋,然后置于冰箱冷冻室或者冷藏室,此法保存时间长、效果好,但袋口一定封牢,封严实,否则会回潮或者串味,反而有损绿茶茶叶的品质。

千岛银珍的储存要点:

首先,存茶的环境要保持通风。最好是能够形成空气对流,这样有利于茶叶中微生物的繁衍,可加速茶叶陈化。还可以保证存茶环境中的空气新鲜,使得存茶环境中的气温恒定。

其次,无异味。茶叶本身很容易吸附环境中的气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存茶,一定要远离厨房、卫生间、卧室等容易吸收到外部杂味的地方。有条件的话,可建立一间专门的储茶间。

再次,存茶的环境一定要避免阳光直射。长期置于阳光直射环境下的茶叶,茶叶中的叶绿素、氨基酸等内含物质会受到紫外线破坏,以致茶叶产生其它味道,其茶质也将弱化乃至消失。所以普洱茶不宜储存在常被日光照射的地方,如阳台、窗子边等。

第四,忌高温、低温。存茶的环境温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存茶环境的相对温度长时间处于30℃以上,这样会导致大红袍茶快速熟化、口感软化、茶性散失……在炎热的夏天,可以利用空调、风扇等进行室内降温。相反,如果存茶的环境温度长时间处于18℃以下,就会抑制大红袍茶中酶的活性,茶叶也得不到更好地转化。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湿度问题。如果环境中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就属于潮湿环境,这种环境不适合存茶。但过度干燥的环境对大红袍茶的后期转化也没有任何作用。夏季多雨水,容易导致存茶环境中的湿度增加,这时候可以利用无异味的木炭来吸附潮气。如果存茶环境过于干燥的话,可以在存茶间放置一盆干净的水,利用水汽蒸发来增加空气湿度。

千岛湖银针的简介

淳安千岛湖四面皆山,群峰耸峙,山峦叠翠,溪水纵横,云雾缭绕,漫射光多,地形复杂多变以及千岛湖水体调温效应产生的多层次立体型气候,使沿湖几十万公顷山坡地成了栽培茶树的风水宝地。鸠坑毛尖在唐朝就列为贡品了,它已有2000余年的生产历史。
千岛银针产于深山多云雾无污染的良种茶园,精选优质嫩芽为原料,冲泡后徐徐下沉,形似针,香为兰,色翠绿,味甘醇,给人以悦目清心之感,堪称特色名茶。
银针茶产于风景秀丽,闻名中外的国家级生态公益林,水业生产基地,国际金奖花园城市,国家4A级的环保、卫生、文明风景旅游胜地千岛湖畔。绝妙造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造就了精品名茶的生产基础。万亩生态公益林基地,纵贯百里云港。6000余亩生态有机高山茶园依山伴水,漫布在海拔500—1000米的满山绿野,是千岛湖针形茶的原产地。采选高山有机茶园的单一壮芽为原料,经科学工艺精工制成。“紧结如针.圆壮挺秀.馨幽高雅.滋味甘醇”。冲泡杯中:“上沉下浮,玉悬芽立,清汤绿芽,仙姿神态”,甚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乃茶中特有之珍品!常饮此茶有清新悦神,生津止渴,减肥健身,防病抗病,益寿延年,提高生活质量之功效。在上海93.94届国际茶文化节的质量评比中,都被评为“优质金奖”!

某商店以2400元购进某种盒装茶叶,。。。。。等等

千岛银珍茶产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安江、千岛湖之畔,原料取自有机高山茶园,每公斤干茶从50万枚鲜嫩单芽中精选出约7万个肥壮芽头,经独特工艺精制而成。该茶形似针,绿如翠、香如兰、味甘醇,荣获“浙江名牌”、“杭州七宝”之称号。用玻璃杯冲泡该茶时,茶在杯中亭亭玉立,缓缓林立于杯底,令人赏心悦目,实为不可多得的茶中珍品。
千岛银珍在淘宝有商城的,现在新茶刚出,多买多送,大公司好品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