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金坛雀舌名字的由来(金坛雀舌产地 哪里产金坛雀舌茶)

时间: 2023-02-05 03:06:15

金坛雀舌名字的由来

金坛雀舌名字的由来,由于产于江苏金坛西部,金坛雀舌茶扁平挺直匀整,状如雀舌,色绿。故名为金坛雀舌。

金坛雀舌茶的功效:

金坛雀舌茶具有可消食,化积,行气,壮阳,减肥的功效与作用。

金坛雀舌茶是扁形炒青绿茶。金坛雀舌茶产于江苏金坛西部方山、茅山东麓丘陵地区。金坛雀舌茶品级分特级和一级。金坛雀舌茶扁平挺直匀整,状如雀舌,色绿。冲泡后汤色鲜绿,清澈味鲜。

金坛雀舌茶的工艺特色:

金坛雀舌茶采用独特的手工炒制工艺和先进的全程机械化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在鲜叶采摘阶段,金坛雀舌茶每年在清明前后开始采摘。采摘标准以芽苞和一芽一叶初展为主,特级茶以芽苞为主,要求芽长在3厘米以下,2.5厘米左右,炒制500克特级金坛雀舌茶需要4—4.5万个芽头。对鲜叶采摘要求严格,讲究嫩、鲜、匀、净。芽叶要求达到嫩度匀整,色泽一致,不采紫芽叶、病虫危害叶,采回的鲜叶进厂后要均匀摊放在竹匾上,并要精细拣剔,剔除鱼叶、单片等及非茶类夹杂物,放在通风阴凉处,薄摊4—5小时,轻度蒸发水分,促进内质轻度转化,提高品质。

在炒制工艺上,金坛雀舌茶分杀青、摊凉、整形、干燥等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要求,比如在干燥过程中,炒茶锅温掌握在70℃左右,温度先低后高,采用抓、擦、磨、推等手势使茶条扁平、光滑,达到金坛雀舌茶的品质要求。要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用力适度,保证足干,同时在捺、压时用力恰当,不宜过重或太轻,过重造成条索太扁太宽,过轻则芽叶细胞破碎率低,茶汁不易冲泡出来,造成水浸出物偏低。至茶叶在锅中炒至发出“沙沙”响声、茶条轻折即断,手捻成末,茶叶含水量在5.5—6%时起锅摊凉。

金坛雀舌产地 哪里产金坛雀舌茶

1、金坛雀舌是产自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的一款绿茶,因干茶形似雀舌而得名。雀舌茶的历史悠久,是江苏省唯一的无公害食品、有机茶双认证的茶品,主要产地为薛埠镇、指前镇、朱林镇和直溪镇。

2、金坛雀舌茶历史悠久,因形似雀舌而得名,在1985年全省名茶评选会上曾名列总分第一,其后屡获省“陆羽杯”和全国“中茶杯”名特茶评比特等奖。金坛雀舌茶成为江苏省惟一一只通过无公害食品、有机茶双认证的产品,其品牌价值达7.66亿元。金坛雀舌茶外形扁平挺秀、状如雀舌,茶条匀整、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高、栗香明显持久、汤色明亮、滋味鲜爽、叶底嫩匀。

什么是雀舌茶?金坛雀舌茶有什么特征、功效?

【产地】金坛雀舌茶是产于江苏金坛西部方山、茅山东麓丘陵地区的扁形炒青绿茶。金坛雀舌茶产品朱熹沪宁沿线各城市以及香港,外销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 【特征】金坛雀舌茶品级分特级和一级。金坛雀舌茶扁平挺直匀整,状如雀舌,色绿。冲泡后汤色鲜绿,清澈味鲜。【工艺】金坛雀舌茶清明前采摘芽苞和初展的一芽一叶,经摊放、杀青、整形、焙干制成。【功效】常饮金坛雀舌茶可消食,化积,行气,*,减肥。【渊源】金坛雀舌茶于1982年开始研制,1985年研制成功,在当年的江苏省名茶评选会上,名列前茅。同年,在国家农牧渔业部、中国茶叶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名茶平展会上,金坛雀舌茶荣获“部优质茶”称号。 江苏金坛茅山原名句曲山,为道教圣地。“阴历三月三,万名香客朝茅山。”这给金坛茅山茶平添了道家的神秘文化的色彩。金坛茅山、方山产茶历史悠久,据《金坛县志》记载:“金坛设县于隋,物产之特殊者有嵇稻、茶叶”,而“茶都出郁冈山(茅山东麓)者佳,茶文化,出方山者尤佳”。可见,茅山地区早在隋朝即为江南茶乡,所产的传统名茶享有盛誉。清顺治年间乾元观一带所产的“乾茶”和民国时期茅麓公司生产的“茅麓茶”就颇为有名。显然,茶叶与道教在茅山山区同生共荣,相得益彰。20世纪30年代,江苏省林业试验场在石墩头开辟了大片的茶园。解放后,茅山地区又建成了许多茶园。80年代以来,各茶厂大力开发金坛雀舌茶等名优茶,以“茅山长青”、“金山翠芽”最为著名。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