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湖白茶并不属于红茶,而是归属于绿茶类。而众人有所不知的是天目湖白茶是茶叶中的名贵珍品,是每年清明不可错过的明前好茶。
天目湖白茶的作用:
1. 降血压,白茶叶加工形成的a-氨基丁酸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2. 坚固牙齿,白茶叶中含氟量较高,这对预防龋齿,护齿、坚齿,都是有益的。
3. 明目,白茶叶中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
4. 治疗粉刺,白茶具有抗菌、消化和减少激素活动的作用,是治疗粉刺的上佳选择。
5. 抑制心血管疾病,白茶茶多酚,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收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6. 护肝,白茶叶中维生素k的含量约每克成茶300-500国际单位,维生素k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素。
7. 抵抗病毒菌,白茶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天目湖白茶获得荣誉
天目湖白茶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04、05年上海国际茶文化金奖、江苏省陆羽杯一等奖、江苏省常州市名优农副产品。07年荣获“中茶杯“特等奖第一名。并被首届天目湖旅游节选为指定用茶。同年被选为人民大会堂特供茶。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之际,产自中国溧阳天目湖畔的天目湖白茶,一展风采,跃居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之列,并成为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专用茶。
中国茶类的划分有多种方法,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六大类:绿茶(不发酵)、白茶(轻微发酵)、黄茶(轻发酵)、青茶(乌龙茶、半发酵)、黑茶(后发酵)、红茶(全发酵)。外观由绿向黄绿、黄、青褐、黑色渐变,茶汤也由绿向黄绿、黄、青褐、红褐色渐变。
一.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全国有18个产茶省,主要产地为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80%左右。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步骤。
杀青方式有加热杀青和热蒸杀青两种,以蒸青汽杀青制成的绿茶称“蒸青绿茶”。干燥以最终干燥方式不同有炒干、烘干和晒干之别,最终炒干的绿茶称“炒青”,最终烘干的绿茶称“烘青”,最终晒干的绿茶称“晒青”。
知名绿茶有:
①西湖龙井(扁形,杭州);
②洞庭碧螺春(螺形,苏州);
③黄山毛峰(毛峰,安徽);
④太平猴魁(尖形,安徽);
⑤六安瓜片(片形,安徽);
⑥信阳毛尖(毛尖,河南);
⑦庐山云雾(条形,江西);
⑧都匀毛尖(毛尖,贵州);
⑨恩施玉露(松针形,湖北)等。
二.白茶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基本工艺过程是萎凋、晒干或烘干。白茶常选用芽叶上白绒毛多的品种,如福鼎大白茶,芽壮多毫,制成的成品茶满披白毫,十分素雅,汤色清淡,味鲜醇。具有天然香味,茶分大白、水仙白、山白等类,故名白茶。其中以银针白毫,最为名贵,特点是遍披白色茸毛,并带银色花泽,汤色略黄而滋味甜醇。
知名白茶有:
①白毫银针,产于福鼎、政和等县;
②白牡丹,产于建阳、政和、松溪、福鼎等县;
③贡眉(寿眉),产于建阳、浦城等县;
④天目湖白茶,产于江苏常州溧阳市天目湖旅游区。
三.黄茶
黄茶的加工工艺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黄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
知名黄茶有:
①湖南的君山银针、北港毛尖、莫干黄芽;
②四川的蒙顶黄芽;
③安徽的霍山黄芽、皖西(霍山)黄大茶;
④湖北的远安鹿苑毛尖;
⑤广东的大叶青等。
四.青茶
青茶也叫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其外形色泽青褐。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传统工艺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汤色黄红,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郁,具有独特的韵味。
知名青茶有:
①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大红袍);
②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
③广东乌龙茶(凤凰水仙—凤凰单枞);
④台湾乌龙茶(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
五.黑茶
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黑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所以又称边销茶。黑毛茶是压制各种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各种黑茶的紧压茶是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知名黑茶有:
①湖南黑茶(天尖、贡尖、生尖);
②湖北老青砖茶;
③四川边茶。
④滇桂黑茶(普洱茶)等。
六.红茶
红茶基本工艺流程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红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形成的。
所谓发酵,其实质是茶叶中原先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类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物——红茶色素。这种色素一部分能溶于水,冲泡后形成了红色的茶汤,一部分不溶于水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红茶的红汤红叶就这样形成了。
我国红茶最早出现的是福建崇安一带的小种红茶,以后发展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1875年,工夫红茶制作方法由福建传至安徽祁门一带,继而江西、湖北、四川、台湾等省大力发展工夫红茶。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茶类,远销东欧、西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知名红茶有:
①祁红(安徽);
②滇红(云南);
③闽红(正山小种—金骏眉、银骏眉、坦洋工夫,福建);
④川红(早白尖,四川);
⑤宜红(湖北);
⑥宁红(宁红金毫,江西);
⑦越红(浙江);
⑧湖红(湖南);
⑨台红(日月红茶,台湾)等。
东家茶场成立于80年代初期,早期东家的茶园主要还是以雀舌、南山寿梅、翠柏、碧螺春为主,溧阳在2000年左右开始引入天目湖白茶这个新品种,同期也成为为数不多的第一批白化绿茶品种的种植茶场;出品的天目湖白茶受到高度认可;在偶然的机会下2009年尝试了用白茶鲜叶发酵做红茶,这一路走来对工艺的改进,口感条形的调整,已经形成了特有完善的白叶红茶制作技艺!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