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六安篮茶品质特征(【 如何鉴别六安瓜片的好坏的答案 】)

时间: 2023-02-05 04:47:20

六安篮茶品质特征

六安篮茶品质特征有,茶性温和,干茶色泽黑亮,茶渣柔软及呈铁锈红色,茶汤红润明亮,香气陈醇,滋味浓醇甘爽,入口幼细平滑。陈年六安篮茶除了陈香味之外,其柔软、清爽、回甘之汤水,令滋味更加甘醇爽口。其中茶汤爽口不腻,是六安篮茶固有的特色。

六安篮茶的茶性:

六安篮茶茶性温和,尤其是陈年六安篮茶,火气已褪尽,茶性更温和,味醇生津,能够祛湿解暑。广东、南洋一带多湿热天气,人们饮用新茶,容易上火,故喜饮此茶,却有科学依据。

六安篮茶以陈为贵

六安篮茶的好处就妙在一个“陈”字,它陈而不霉,陈而不烂,越陈茶味越醇正。陈年六安篮茶油光十足,紧结不松散,黑亮香醇陈味足,入口丝滑柔顺,醇香浓郁,爽口回甘。

六安篮茶特有的品质和陈香是在制作过程中后发酵形成的,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使得汤色、香味更为理想。市场上陈年六安篮茶出口至东南亚等地,非常受欢迎。

【 如何鉴别六安瓜片的好坏的答案 】

六安瓜片识别 瓜片茶应洁净,品质正常,无梗、无芽、无劣变、无异喷水,不含有非茶类杂物。 极品、精品、通品瓜片的感官品质特征。 瓜片制作 六安瓜片工艺独特,长期流行手工加工制做的传统采制方法,生活技术和品质风味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色。 采制方法独特之处:一是鲜叶必须长到开面才采摘。二是鲜叶通过扳片,除去芽头和茶梗,掰开嫩片、老片。三是嫩片、老片分别杀青,生锅、热锅连续作业,火温先低后高。特别是最后拉老火,炉火猛烈,火苗盈尺,抬篮走烘,一罩即去,交替进行。抬(烘)篮一招一步节奏紧扣,地珍配合默契,如跳古典舞一般,煞是好看。实为中国茶叶烘焙技术中别具一格的火功。 独特的打制工艺,形成了六安瓜片的独特风格。外形:单片顺直匀整,叶边背卷平展,不带芽梗,形似瓜子,干茶色泽翠绿,起霜有润。内质:汤色清澈,香气高长,滋味鲜醇回甘,叶底黄绿匀高.

安茶历史资料

相关记载

明代 闻龙《茶笺》:六安品亦精,入药最效

清代:从明代发端,至清光以前盛极一时。最享盛名属“孙义顺”六安蓝茶,记载“安微孙义顺茶厂向在六茶采摘雨前上上嫩芽,加工拣选不惜资本”

民国:民国21年就有“六安篮茶”茶号47家,民国22年“六安蓝茶”产量已达2000担,广东的名门开竹篓泡六安蓝茶的景象,可见六安蓝之贵重,极爱高人的喜爱。

20世纪初期,岭南和东南亚一带瘟疫流行,一位姓戴的名医开三钱六安蓝茶作药引,效果奇好、治好了不少病,六安蓝茶可以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名声鹤起。在香港、粤东、东南亚颇负盛名。六安蓝茶常年供应王公贵族和南洋富商内销两广香港,外销东南亚诸国,当地尊为“圣茶"
战火中湮灭,安茶产自祁门,但祁门很人喝此茶。在抗战时期,日本占了鄱阳湖,外销的路就这样被中断了,而且当时社会动荡。(走山路)土匪很猖狂,没有人敢冒这个险。

来到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年代,祁门的安茶依旧无人提及,也许曾有人惦记它,但生产还是得跟着集体走。

改革开放后1984年,新加坡华侨茶叶发展基金会的关奋发生生从香港来信求茶,并提供给安微省茶叶公司一篓约制于上世纪30年代的安茶。次年,祁门县农业局和县茶叶公司指派技术干部郑纪龙深入安茶旧产地芦溪乡,找到“孙义顺”后人汪寿康,并带领当地乡镇企业办的汪镇响,汪升平等人。遍坊当年制作安茶的老茶人,终于制作成功并在1991年恢复生产。至此,消失了半个世纪祁门安茶才终于重现市场。关于安茶的历史时至今日,依然还有诸多疑团。这些疑团也将与历史上种种未解之谜一样,永远封存。第一个疑团:我们说明未清初,只能说是一个大概的时间,具体到现在无从查证。第二个疑问:茶类,是六大茶类以外的一种茶,叫独立六茶外。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