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饼是怎么加工出来的,以下流程,有助于大家对此清晰了解。
1.白毛茶
鲜叶薄摊在日光下晒制(萎凋),通常八九成干即可。如果天气不好,只能在室内萎凋。白毛茶一般还会放进仓库,转化一段时间再去压制。
2.称重
按拟压制单饼的重量,对白毛茶称重。常见的是7两重,即350克。因压制有损耗,故每次称量都会多些。
3.蒸软
较干的白毛茶,在蒸气作用下,水分含量迅速增加,同时变软。利于压制定型。
4.包揉
用一个干净的布袋子,把茶叶包起来,用手揉成扁圆形。
5.压制定型
把包揉成形的茶叶放进机械磨具,由机器压制定型。压饼的茶,一般有白毫银针、白牡丹、春寿眉、秋寿眉等。
6.干燥
成型的饼先在水筛上摊晾、透气,干一会儿;然后,放进烘箱,低温烘干(一般需72小时)。
1、分拣散茶。压饼前,要对散茶进行分拣。分拣的目的就是挑出散茶中不合格的叶片,比如非茶类夹杂物、厚片、老叶,粗大的茶梗等,以便让茶饼更洁净,也有利于压实密度。
2、茶叶去末。分拣完成后,下一步是去碎末。白茶经干燥后,干燥度极高,水分极低,搬运时容易断碎产生茶末,尤其是以前的老白茶压饼时可能不太注重这个步骤,而且有些茶商为了节省成本,往往也会跳过这一步,从而就会影响茶饼的整洁度还有口感。
3、压饼前称重。拣茶去末后,接下来就是要在压饼前称重。一饼白茶的重量大约为300g,不过在制作时多少会有些损耗,所以为了保证足斤足两,称重时都会多称一些散茶。
4、茶叶蒸软。称重好以后,把量茶筒用布罩住,放在蒸汽机上,让茶叶吹水、软化,从而恢复弹性和韧性。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对于技术要求却很高。如果蒸的不够,茶饼容易破碎,如果蒸过了,又会造成白茶内含物质和香气流失,影响汤感。
5、包揉。把蒸软后的茶叶放入布袋里,用双手将布袋进行旋转、团揉,在受力作用下,白茶叶片逐渐成团。这时候,茶叶内的果胶类物质会逐渐被揉出,将白茶叶片紧紧包裹着,这些物质在后期转化时,会让白茶形成浓醇的风味。这个过程就叫包揉。
6、机器压型。压型就是把蒸好的茶叶包揉好,放在压饼机的饼模里,设定好压制力度,压制成型。压制的过程比较考验压制师傅的功力。如果挤压太紧,会破坏茶叶的内质,后期不容易干燥;如果压得太松,茶饼比较松散,容易散开,而且不利于后期的存放及转化。
7、茶饼摊放。白茶饼压制好以后,要用布包好,放在筛子上摊晾,让茶饼透气、去湿、去热气,等茶饼晾干一会儿后,检查下茶饼松紧度是否合适。
8、烘焙干燥。饼晾好后,放进烘箱低温烘干,一般要三四天左右。现在一般都会用自动烘焙机,但也需要师傅把守,避免机器出现故障影响茶饼。
白茶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老白茶,又名白金茶,即贮存多年的白茶。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其制法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储存方式
老白茶的储存形态可分为散茶和茶饼。二者的主要区别的在于,外形上:一为色泽银白透黄的散白茶,一为压制成茶饼色泽深重带褐色的白茶;内在的区别:老白茶饼经过压制这道工序,存放的过程中会自然发酵,而散装老白茶则不会。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