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怎样品鉴普洱熟茶

时间: 2023-02-05 10:00:15

怎样品鉴普洱熟茶

如何品普洱茶熟茶,喝茶这事,要认真仔细的把一款茶喝懂、喝到能分辨好坏也不容易,对于熟茶来说,可能更不容易。

熟茶品鉴主要有这么几点:厚、滑、润、甜、纯正、香气。

熟茶的品饮比生茶似乎更难以琢磨一点,尤其茶汤厚度、滑度不是那么容易感受到,首先说说厚度。

要了解茶汤厚度,最好是两款熟茶同时冲泡,一对比就容易感受到差距,熟茶冲泡时一般洗茶两道。

从品饮的第一泡开始,到第四五泡时,茶汤含在口中,舌尖轻轻搅动,感受搅动的力量和茶汤撞击两颊的力度,可以感受到茶汤的厚度,即粘稠感,茶汤咽下时,喉咙有米汤滑过的稠厚感,此为茶汤厚度。

感受滑度时,要集中精力,注意力放在口腔两颊和喉咙,茶汤经过时,可以感受到茶汤流淌的流畅程度,比较粗糙的茶汤,滑过口腔时有细微的剐蹭感,这个对感官要求比较高,两种茶汤对比品饮容易感受到。

“润”在生茶里大概是附加要求,但在熟茶中却是必须的,好熟茶品饮之后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润如玉,浑身舒畅。

三四泡以后,喉咙没有刺刺的感觉,反而清爽滋润,喉咙到胃一段有温暖感,口腔不干燥,有清爽的温润感,即为“润”。

熟茶的甜度非常明显,未饮之前闻茶汤就能闻到甜香味,而且熟茶几乎没有苦涩,甜味也就更加明显,茶汤入口和舌面接触就能感受到茶汤甜度,熟茶的甜是比较绵润持久的。

茶汤顺着舌面流淌入喉,甜味会在口中持续停留片刻,咂咂嘴感觉更明显,熟茶的甜是比较细腻的,有种清泉流淌的小桥流水之感,宛转悠扬绵润舒适。

纯正

“纯”最明显的一个地方是茶汤入口之后,有一种非常干净清澈的感觉,气息从呼吸间涌出的时候,纯澈清净,很舒服。

熟茶的香气有很多种,新制的熟茶必然会有渥堆发酵留下来的腥味,两三年之内这种腥味才会慢慢褪去,展现茶的本味,也有茶友把这种腥味称之为海鲜味。

而勐海由于原料和当地水质的特殊性,勐海发酵的熟茶为业内公认最好,并且具有独特的“勐海味”,所谓勐海味,喝起来绵软甘香,越存越饱满滋润。

香气

五年以上的熟茶存储得当一般会出现其它香气,例如:樟香、参香、药香、枣香、陈香、木香等。

好的熟茶品饮起来身心俱爽,绵润可口,是极大的享受,尤其陈香非常令人愉悦,茶汤咽下后呼出的气中带着一种老木头的清香澄澈,矫情点说,有种初遇阳光的感觉。

品鉴熟茶应该具备的状态:

品熟茶,首要是干净,其次是纯,品饮时心一定要静,每一个感受都要认真仔细的去深究它,记住不同年份的熟茶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久而久之,就会对熟茶有了自己的认知和鉴别能力。

如何辨别熟普洱茶的品质

如何辨别熟普洱茶的品质

如何辨别熟普洱茶的品质,普洱是很多茶友都喜欢喝的健康茶饮,因为它具有独特的陈香。普洱茶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后的茶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下面来看看如何辨别熟普洱茶的品质?

如何辨别熟普洱茶的品质1 1、厚度

熟普的厚度,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当茶汤滑进口腔,刺激味蕾,用舌尖搅拌茶汤,感受搅拌的力量和口腔被撞击的感觉,你就会充分感受到它的饱满丰富,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粘稠感。

厚度和茶汤浓度并不相同,厚是普洱茶质地的关系,茶汤在一定的强度,溶于水中物质成份较多时,在口感上就会比较浓厚稠密。

2、滑度

滑度指的是熟茶的“油润感”,类似喝鸡汤或米汤一样的感觉,通常很滑的茶,喝过后会有一种“留下了一层油”的感觉,这个需要和“没有苦涩味所以很容易咽下去”的感觉做区分。

其实滑度也是和茶汤的厚度有关系的,茶汤越醇厚,相应地滑度也会较为明显。茶汤进入口腔稍停片刻,通过喉咙流向胃部很圆润、很亲切、很自然的感觉,给品饮者的感触印象极强,而品质不好的茶汤就会有“锁喉”之感。

3、润度

好的普洱熟茶入口喉头得以滋润,立即解除干涸之感。资深的品茗高手,极其重视喉润的特色。这个润度对于熟普来说是必须的,优质的熟普品饮过后给人的感觉一定是温润如玉、如沐春风的。

冲泡了三四泡之后的熟茶汤,喉咙清爽滋润,嘴巴不干不燥,咽下去之后整个肚子是温暖舒适的,这就是熟茶的润度的体现。

4、甜度

甜度算是品鉴熟茶最简单、最直观的一个方面,好的熟茶在茶汤还未入口之时就能闻到甜香,此外,熟茶几乎没有苦涩味,因此这甜度也更加明显了!茶汤入口之后与舌面接触就能很快感受到甜度,并且会在口腔里蔓延开来,绵长持久。

5、纯度

纯度是熟茶发酵工艺精湛与否的重要指标,发酵的环境是否卫生、方法是否正确、发酵程度是否合适、储存环境是否理想都可以从茶汤的纯度来考量。

纯度好的茶汤喝起来是非常干净舒服的,即使是不偏好熟茶的茶友品饮也不会觉得难以接受。如果喝起来有异味,说明在制作的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或者是后期存放的时候被污染了。

6、香气

不同的原料和拼配方式都会带来不同的香气,这也是熟茶的魅力之一。渥堆工艺会使得新熟茶有一些“渥堆味”,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纯熟的工艺和严格的生产流程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气味,并且在两三年的转化后,渥堆味就会褪去,展现出更饱满圆润的滋味。

陈香是熟茶最基础的香气,若存储得当,经过五年以上转化的熟茶会进一步升华,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香气,例如樟香、参香、药香、枣香、陈香、木香等。不过这是由茶品品质、存放环境和漫长的时间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一饼茶的原料本来就不好,那再怎么转化也不会有惊喜。

如何辨别熟普洱茶的品质2 品鉴熟茶品质的技巧

1、咽

就是咽茶汤,类似于咽唾沫,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咽茶汤前最好先咽下唾沫,排除你的喉咙发干,不舒服的情况,一般人上火什么的喉咙异样也很正常。

如果茶汤入口之前没有发干、发紧、刮喉的情况,咽下以后有,那这样的`熟茶无外乎有燥感、仓味、异杂味、呛鼻味,以及发酵过度,就是品质不佳的熟茶;

2、嚼

嚼茶汤,熟茶厚不厚,浓不浓,是可以由此感知出来的,不过这不适用于生茶,嚼茶汤有糯感,米汤感,胶质感,并且较为顺滑、爽口的话,恭喜你,这款茶大概率不错!

3、泡

泡叶底,把叶底先拿清水洗三遍,然后再次注入清水,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偏青的叶子上浮,发酵偏重的下沉或者悬浮,叶底的均匀性和发酵程度一览无余,所有的狐狸尾巴都藏不住,好坏一看便知。

4、瞧

瞧茶汤,瞧杯底,茶汤浓淡与否不管,只瞧有无悬浮杂质,茶汤颜色是否纯正单一而无其他杂色,新制熟茶这一点需要忽略,一般新熟茶茶汤都比较浑浊,不在考虑范畴。瞧杯底,注意冲泡加滤网,若还是有沉淀物,比如碳化的碎屑之类较多,则卫生状况欠佳。

熟普鉴别方法

甜度是鉴别普洱熟茶的重要途径,好的熟普入口前能闻到丝丝甜香,入口后能感受到甜味,没有苦味,咽下去后回味绵长。茶汤入口以后若是有明显的苦味,茶的品质是不好的。

茶汤入口之后,口腔和喉咙能马上得到滋润,说明是好的熟普。如果有锁喉、燥喉的感觉,越喝越干,就不是好茶。好的熟普茶汤咽下去是顺滑的,没有任何阻滞。如果喉咙会发涩,有粗糙的感觉,说明品质也不好。

茶汤的纯净度也是辨别熟普好坏的重要指标,优质的熟普汤色纯净透亮,和口感一样纯净,没有异味、杂味。如果汤色浑浊,还夹杂着令人不悦的异味,说明茶叶的品质不行。

如何辨别熟普洱茶的品质3 辨别普洱熟茶好坏的方法

从外观上来看,高品质的普洱茶一般金毫显露,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红、润泽。若是色泽发黑或较杂且有青张、枯暗的现象,说明工艺差或者保存不善,一般是不好的熟茶。

在紧压熟茶中,以饼茶为例,主要看条索是否清晰匀整、不缺边少角、厚薄一致、松紧适度、条索整齐紧结;色泽以黑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若表面有霉花,霉点的普洱熟茶为劣质品。

从汤色上来看,普洱熟茶的汤色要求红浓明亮,深红色为正常。黄、橙黄或深暗,混浊不清的汤色均为劣质茶品。如汤色橙黄或深暗一般是“发酵”工艺掌握不好,发酵不好或发酵过度造成的。

从香气上来看,普洱熟茶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陈香味和“渥堆味”。陈香是熟茶最基础的香气;“渥堆味”是由于普洱熟茶采用渥堆发酵的技术而产生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渥堆味”是可以降低甚至避免一些的,且在两三年的转化后,渥堆味就会褪去。优质的普洱熟茶会有樟香、药香、枣香、陈香等,好的原料和工艺使得普洱熟茶产生的香味令人愉悦。

从茶汤滋味口感方面来看,优质的普洱熟茶,其茶汤滋味浓醇、滑口、润喉、甘醇;反之,质量差的普洱熟茶滋味平淡,滑度低,甚至会产生“涩麻”感在品饮时口腔明显感觉到不适。

熟茶经过发酵之后叶底颜色呈褐色或者褐红色,好的普洱熟茶叶底碎茶少,无杂物;质量差的普洱茶,叶底不完整甚至会混杂着一些杂物。普洱熟茶经过发酵后叶底完整度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破碎,因此以叶底分辨普洱熟茶品质优劣时主要是看叶底中是否有杂物。

熟普洱茶好坏怎样鉴别

辨别熟普洱茶好坏的方法如下

1、好的熟普入口后能感受到甜味,差的熟普有苦味。

2、好的熟普茶汤能滋润口腔、喉咙,差的熟普越喝越干,喉咙会发涩。

3、好的熟普汤色纯净透亮,差的熟普汤色浑浊。

熟普洱茶购买注意事项

挑选熟普洱茶的时候,大家一般都需要经过试泡的过程,试泡的时候,大家就可以通过观察熟普洱茶的汤色来判断是否值得购买了。

购买普洱熟茶,先看外形条索和色泽,侧重色泽。条索主要看条形松紧、重实的程度,以条形肥壮紧结、重实的为好,条形粗松、轻飘的为差。色泽看含芽毫的多少,色泽的深浅是否均匀一致,以色泽褐红、均匀一致、金毫显露为好,色泽发黑或花杂有青张枯暗为品质差的表现。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