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普洱茶重度发酵好吗

时间: 2023-02-05 10:30:49

普洱茶重度发酵好吗

普洱茶重度发酵好吗,虽然重度发酵可以取得一款优秀熟茶厚实顺滑,甜度尤佳的极大好处,但同时已经将茶品的生命缩短了很多倍。

发酵程度:7~8成

叶底:呈黑褐色或更深的颜色,叶底碳化较为明显;

优点:极大了提升茶汤的甜度,粘稠厚实感;

缺点:苦底加重,叶底活性度降低。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有一定的条件和时限的,所以普洱茶后期的自我陈化过程是需要叶片本身含有的内质依然存在才能继续转化,判断这种内质是否存在就看叶底的活性度,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叶底完全碳化干枯,没有任何韧性时,此茶就已经过了老年期,开始终了。

所以选择普洱收藏就建议大家一定要鉴别茶品叶底的活性度,首先看叶底颜色辨别发酵的工艺,重度发酵到底是否可取,建议不要取,因为后期的存放意义已经不大了。

普洱熟茶轻发酵和重发酵的区别

【普洱茶小课堂】

轻发酵与重发酵有什么区别?

简单来说,是工艺上发酵程度的区别。轻发酵和适度发酵没有把内含物质和酶完全分解,而拥有“越陈越香”的活性物质基础,如果仓储正确,适宜温湿度会给予酶发生各种或复杂或简单的陈化反应条件,“越陈越香”就有了空间和时间基础。

而完全发酵和重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已经基本达到茶叶最大发酵程度,后期存放中已经没有太多的内含物质和酶来转化,所以不完全具备“越陈越香”的条件。

PS:轻重发酵是普洱熟茶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发酵的程度深浅。轻重发酵不是对立面,看您选择是当下要立马喝,还是要“越陈越香”存放多年再喝。守兴昌的熟茶选料大多为春茶料发酵,采取轻发酵、慢养仓的方式,也是为了喝出不同区域、山头的特点,让熟茶也值得玩味!

普洱茶按照发酵程度怎样分类???

(一)重度发酵:
发酵程度:7-8成
叶底:呈黑褐色或更深的颜色,叶底碳化较为明显;
优点:极大了提升茶汤的甜度,粘稠厚实感;
缺点:苦底加重,叶底活性度降低;
阐述:虽然重度发酵可以取得一款优秀熟茶厚实顺滑,甜度尤佳的极大好处,但同时已经将茶品的生命缩短了很多倍,茶并不是永远存下去都是可以越香的,这绝对是忽悠新手的,普洱茶能转化源于他的内含物质包含了很多有益菌类似于酵母菌等可使茶会进行霉变的过程,记得一定是过程,并不是结果,结果就是长毛的样子,所以普洱茶后期的自我陈化过程是需要叶片本身含有的内质依然存在才能继续转化,判断这种内质是否存在就看叶底的活性度,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叶底活性度时间完全碳化干枯,没有任何韧性时,此茶就已经过了老年期,开始终了了,所以选择普洱收藏就建议大家一定要鉴别茶品叶底的活性度,首先看叶底颜色辨别发酵的工艺,说了大半天了,重度发酵到底是否可取,答你一句,建议不要取,因为后期的存放意义已经不大了;
(二)轻度发酵:
发酵程度:5-6成
叶底:呈浅褐色,与采用半发酵工艺的红茶叶底类似;
优点:极大提升了叶底的活性度,回甘也明显增强;
缺点:苦、涩味残留较多,略带杂味,陈香不够纯正;
阐述:发酵其实就是一个快速使其普洱茶长大的过程,因为现代人都不能等,都希望尽快领略到普洱茶的厚、滑、甜、香、气、韵,正所以有了什么样的需求市场一定会出现什么样的产品,就像08年市场惊现2.5元/片的357克生茶和熟茶,听说里面还可以赚一点,在下当时是十分佩服,这才叫史上制茶最强之人,堪称普洱茶历史之罪;说回正题,轻度发酵可以延长熟茶的生命,而且还可以提高回甘生津的强度,但缺点也是致命的,因为普洱熟茶需要的是纯正的陈香,此种发酵工艺不建议大家选择;
(三)适度发酵:
发酵程度:6-7成
叶底:深褐色;
优点:能得其熟茶纯正陈香,叶底活性度较佳,汤甜粘稠厚实醇滑,回甘较好;
缺点:可以说较少,这是最良好的发酵工艺;
阐述:世界上鱼与熊掌兼得之事甚少,但此种发酵工艺皆是此稀罕之例,适度发酵即可取得重度发酵的厚实饱满之汤及甜度,还可取得轻度发酵中十足的叶底活性度及回甘,还兼得其纯正的陈香,又可避开重度与轻度的缺点,实为美不胜收,但好的发酵工艺就像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样,这样的发酵工艺也是很少发酵师才具备的,因为这需要很多年的发酵经验,这种经验还得经得起考验;在下学习11年的发酵每次制作也是稍带瑕疵,因为普洱茶内含物质的多少直接影响出堆的速度把握;好了在说太专业的东西担心大家会瞌睡,经过这几年的制作经验不能带给茶友太大用处,虽教不会您立即就懂得发酵技术,但至少选择熟茶产品收藏时可以您立即就可以知道您选择的是什么样发酵工艺的茶品,这是个人经验,虽不敢说是真理,但至少准确方可在此言说,还望高手给予指正;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