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喝茶叶上火还是降火(喝茶可以去火还是上火)

时间: 2022-12-15 22:21:02

喝茶叶上火还是降火

喝茶叶可以缓解火气及降火,如绿茶、白茶、黄茶、生普洱茶等茶性偏凉,且含有咖啡碱与茶多酚,饮用可促进身体水分补充,缓解火气;但是红茶、普洱熟茶、黑茶茶性温和,体质偏热人群不宜长期饮用,另外饮用需要注意清淡原则,不宜饮用浓茶及隔夜茶

下火喝什么茶:

1.绿茶

绿茶属常用茶,且绿茶未经发酵,茶性偏寒,茶多酚含量较高,火气大的人群亦可饮用,另外如普洱生茶,新白茶,黄茶亦可饮用,但要注意不宜空腹饮用,饮用注意清淡为主

2.菊花茶

菊花茶降火明目,是很好的夏季饮品

饮菊花茶时可在茶杯中放入几颗冰糖或一小勺蜂蜜,这样口感更爽

体质偏寒的人喝菊花茶的时候,要放点枸杞,而脾胃虚寒的人最好少喝

3.苦丁茶

苦丁茶号称最降火的茶叶

由于苦丁茶性寒,所以胃有虚寒的人不要喝苦丁茶

即可以单独喝,也可以与其余茶混合冲泡,若是再加点蜂蜜,制成苦丁茶甘露,口感极佳,清凉解渴

结语:

菊花茶、绿茶、新白茶、普洱生茶、苦丁茶等都具有清热去火,降温降暑的功效,但是也要注意不宜长期饮用浓茶

喝茶可以去火还是上火

喝茶可以加重上火症状,同时也可以去火,喝茶需因人而异

1、容易上火,喝绿茶和苦丁茶

绿茶是不发酵茶,富含茶多酚

中医认为,绿茶有助降火,经常上火的人可以喝绿茶

苦丁茶性寒,能散风热、除烦渴,当有口舌生疮、咽喉干痛、两眼红赤等问题时,喝苦丁茶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胃寒的人最好少喝这两种茶,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状

2、体质虚寒,喝红茶和普洱茶

红茶经过发酵烘制而成

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氧化成茶黄素和茶红素,多数糖类物质水解成可溶性糖,产生红茶特有的香气和口感

与绿茶相比,红茶对肠胃刺激较小

从中医角度讲,红茶性温,能暖胃,虚寒体质者和老年人宜饮红茶

普洱茶茶性温和,也非常适合体质虚寒的人饮用

容易上火的人要少喝这两种茶,以免加重上火症状

扩展资料 针对不同人群喝茶的种类介绍: 1、消化不良,喝陈皮茶和乌龙茶

中医认为,陈皮性温,主治消化不良

需要提醒的是,伴有口苦等“上火”症状,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饮用陈皮茶

泡药茶时,千万不可把鲜橘皮当陈皮

鲜橘皮不仅没有陈皮的药用功效,表面还可能残留农药和保鲜剂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富含单宁酸、茶多酚、植物碱等活性物质,有助消食去腻

2、胃胀气,喝薄荷茶和山楂茶

薄荷性味辛凉,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常用于治疗胃胀气

脾胃虚寒的人喝时可加入胡椒,不仅能减轻寒凉之性,还可健胃、促消化

山楂能健脾开胃、消食化积,胃肠胀气时可泡山楂茶喝,但其中酸性成分较多,空腹不宜饮用太多

3、咽喉痛,喝无花果茶和罗汉果茶

无花果有清热生津、解毒消肿等功效,可治多种咽喉病

由于无花果有清热效果,风寒感冒或大便稀薄的患者不宜食用

罗汉果能清肺利咽,对咽喉肿痛、嗓子干痒有很好疗效,但罗汉果茶有一定通便作用,容易腹泻的人最好少喝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喝茶也要因人而异

喝茶到底是上火还是下火哦?

喝茶下火

1、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

尤其是在夏季,经常饮用绿茶,能消暑清热、醒脑提神,在增强食欲、健脾利胃方面,也有明显的效果

2、菊花茶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的功效

通过饮用菊花茶可以对上火引起的青春痘起到一个舒缓的作用

并且,菊花茶具有清肝、明目、降火的功效

3、金银花茶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护肤美容的功效,能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润肤祛斑

不过,金银花偏寒,不适合长期饮用,仅适合在炎热的夏季暂时饮

扩展资料: 注意: 1、忌空腹饮茶 空腹饮茶,茶性入肺腑,会冷脾胃,等于“引狼入室”,我国自古就有“不饮空心茶”之说

2、忌饮烫茶 太烫的茶水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较强

如果长期饮用太烫的茶水,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的病变

另据国外研究显示,经常饮温度超过62oC茶者,胃壁较容易受损,易出现胃病的病症

饮茶的温度宜在56oC以下

3、忌饮冷茶 温茶,热茶能使人神思爽畅,耳聪目明;冷茶对身体则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天气干燥易上火 几种常见的降火茶不可少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