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大红袍茶叶的来历和传说故事(大红袍的历史故事)

时间: 2023-01-11 21:45:44

大红袍茶叶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1.大红袍茶树生长在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每年采茶时,寺僧以果为饵,驯猴子采之,所以有人称之为“猴采茶”。

2.大红袍茶树高十丈,叶大如掌,生长在峭壁上,风吹叶坠,寺僧拾制为茶,能治百病。

3.大红袍茶树为神仙所栽,寺僧每于元旦焚香虔诚礼拜,泡少许供佛前,茶能自顾,有窃之者立即腹痛,非育之勿能愈,盖以为神仙所栽。

4.大红袍茶树受过皇封,御赐其名,当地县令于每年春季皆亲临九龙窠,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然后顶礼朝拜,在香烟缭绕中众人齐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待红袍揭下时茶树果然发芽!茶芽红艳如染。

5.御封贡茶某朝某皇后生病,久治未愈,太子遵母命到民间寻找仙草秘方,途中遇一老汉跌倒树下险遭猛虎之类,巧遇太子勇猛相救……

二人彼此叙述原由,老汉为报救命之恩,陪太子直往武夷山九龙窠采下茶树叶子用布包好飞速下山,太子日夜兼程催马直奔京城,将采来的茶叶煮汤给母后喝下,病情日见好转,连喝几天,母后病痊愈。

于是皇帝大喜,连下二道圣旨:一是赐大红袍一件,每年寒冬为茶树御寒,二是封老人为护树将军,世代袭职,每年采制进贡,自此武夷山就把这三株茶树称为大红袍。

6.水金龟的传说据传该茶树原长在天心岩杜葛寨下。一日大雨倾盆,峰顶有棵茶树被大水冲至牛栏坑半岩石凹处,兰谷岩主就势砌石培土以蓄之。

这棵茶树与众不同,枝条纵横交错,形似龟背上的花纹,且绿叶浓密,油光发亮,像只大金龟,故命名为水金龟。

而现在大红袍母树,已经被保护起来了。

大红袍的历史故事

一、大红袍的历史故事:

1385年,明洪武18年,有一穷秀才丁显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棵高大的茶树,,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很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喝了之后治好。

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然后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喝了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

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达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

后来,众人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二、大红袍的品种: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生长环境命名的不见天、金锁匙;以茶树形状命名的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

扩展资料:

功效作用:

1、 大红袍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三种有益成分高,具有抗癌、降血脂、增强记忆力,降血压等良好的作用。一是茶多酚特别多,其中最重要的EGCG具有抗癌功能;茶多糖含量是红茶的3.1倍,绿茶的1.7倍,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作为茶叶特有的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达1.1%,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具有增强记忆力、降低血压的作用。

2、此外还具有明目益思,轻身(减肥)耐老(延缓衰老),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辐射,抗癌防癌,抗衰老,降胆固醇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大红袍

大红袍茶的来历有什么民间传说?

素有茶中之王之称的“大红袍”,是武夷山名茶中的珍品。有关它的来历,民间有很多种传说:传说古时候有个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被下山化缘的天心永乐禅寺老方丈看见,忙叫两个和尚把他抬回寺里。

老方丈见秀才脸色苍白,体瘦腹胀,便从一个精致的小锡罐里抓出一撮茶叶,放在碗里用滚水泡开,送到秀才跟前说:“你喝下去,病就会好的。”

秀才见那茶叶在碗中慢慢舒张,露出绿叶红边,染得水色黄中带红,如琥珀一样光亮,清澈见底,芬芳飘溢,一股带有桂花的清香味浸透心肺。他喝了一口,觉得那茶涩味中带甜,喝下去后口中生津,肚子里“咕咕”发出响声,腹胀消退,神清气爽。

秀才连忙起身,向老方丈拜了三拜说:“多承老方丈见义相救,如果小生今科得中,一定返回此地修整庙宇,重塑金身!”

秀才在寺里歇息了几天,便告辞了老方丈及众和尚,赴京赶考去了。后来,秀才果然金榜题名,得中头名状元。皇上见他人品出众,才华过人,当即招为东床驸马。

状元身居高官,又贵为皇婿,日夜有美丽的公主相伴,本来是春风得意。可是他时刻记着自己的诺言,想回一趟武夷山,报答老方丈的救命之恩。

但正值新婚燕尔,状元感觉无法向皇上和公主开口,因此有时难免有些闷闷不乐。一天上朝,皇上见他紧锁双眉,便问他缘由?

状元就把赶考时路上病倒,老方丈如何搭救的事一一作了禀告。皇上见他欲往武夷山谢恩,便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去视察。

一个和暖的春日,状元一行离开了京城,他骑着高头大马,随从前呼后拥,一路鸣锣开道,直奔武夷山而来。

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的老方丈接到快马通报,忙召集寺中和尚焚香点烛,夹道欢迎,恭候钦差大臣亲临视察。

状元春风得意来到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前,一见老方丈,立即下马,走上前去连连施礼道:“久违!久违!本官特地前来报答老方丈大恩大德。”

老方丈又惊又喜,双手合十打量着状元说:“状元公休要道谢,救人乃贫僧本分,区区小事,不必介怀。”

在寒暄中,状元问起当年治病的事,想要亲自去看看那棵救命的神茶。

老方丈点头从命,领着新科状元从天心岩南下,经过象鼻岩来到山脚下,再向西行,走进一条幽深的峡谷,只见9座岩峰像9条龙盘绕在沟壑峭壁之间,山谷里云雾弥漫,涧水淙淙,凉风习习,坡上岩下那一片片、一层层的茶树在风里吐芳流香。

状元陶醉在天然的景色里,深深地吸了口气,又见陡峭的绝壁上有一道小石槽,石槽上长着3棵一丈四高的大茶树。

树干曲曲弯弯,长满苔藓,树下泉水叮咚,土黑而肥沃,又粗又壮的枝条,吐出一簇簇的嫩芽来,在阳光下闪着紫红的光泽,煞是逗人喜爱!绝壁上还有一道岩缝,轻风薄雾就从缝里徐徐飘来,吹拂着茶树。

状元不由得感叹道:这茶树吸取了日月的精华,山川的灵秀,难怪这么神奇,这真是天造地设的神茶呀!

老方丈见状元惊叹不已,就介绍说:“这里名叫九龙窠。当年状元因食生冷之物,患了鼓胀病,贫僧就是用半天腰的这棵茶树上的茶叶泡给状元喝的。”

状元兴致勃勃地在九龙窠一直游览到太阳落山,才回到寺里,又听老方丈讲起这3棵茶树的古老传说:很早以前,这茶树是晶亮晶亮的,是武夷神鸟从蓬莱仙岛衔来的,丢在九龙窠的岩壁土上,就长出了这3棵油绿粗壮的茶树。

因为它高高地长在云雾缭绕的半天腰上,人工采摘很难。每年阳春,庙里就打响钟鼓,召集山猴来开山果会。给每个猴子穿上红衣红裤,让它们爬上绝壁,摘下茶叶来制好。

有人病了,就施赠三五片冲开水,喝下去病就好了。因为叫不出树的名字,山里的人就称它为“茶王”。

状元听了以后,更觉得此茶珍贵,人间难得,就向老方丈请求道:“如此神茶,能治百病,请老方丈精制一盒,由我带去进贡皇上如何?”

老方丈连连应承。

此时正是春茶开采季节,第二天老方丈隆重地披上“九条”红袈裟,点上香烛,击鼓鸣钟,招来庙里大小和尚,按僧职穿上条数不同的红、黄、赭各色袈裟。

侍者端着盘,盘里装着香菇、木耳、金针等斋菜,以老方丈为首,后面跟着寺中众僧。有托香炉檀香的,有端器具的,有拿拂尘的,有提灯笼的,排成一队,鱼贯而行,浩浩荡荡地列队来到九龙窠。

焚香点烛,钟钹齐鸣,和尚们合掌念经,唱起香赞,由老方丈带头,左三步,右三步,对茶树拈香礼拜,在烟火缭绕中大家齐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

山里的群猴闻声而上,快捷地采起茶来。

收过茶叶,老方丈回寺请来最好的茶师,用最好的茶具,将茶叶精工制作之后,装入特制的小锡盒里,用一方丝帕小心包好,交给状元。

状元差人把天心永乐禅寺整修一新,又塑上一尊金身菩萨,才返回京城。

状元进了皇宫,见宫廷内一片忙乱。一打听,才知是皇后患病,终日肚疼鼓胀,卧床不起,请遍了京城名医,用尽了灵丹妙药,都不见效,急得皇上和群臣坐立不安。

状元见这情景,就把那盒茶叶呈到皇上面前,奏道:“臣从武夷山带回九龙窠神茶一盒,能治百病,敬献皇后服下,准保玉体康复。”

皇上接过茶叶,郑重地说:“倘若此茶真能灵验,使皇后得以康复,寡人定前往九龙窠赐封、赏茶!”

皇后喝了皇上亲自冲泡好的茶叶后,果然回肠荡气,痛止胀消,玉体渐渐复原了。状元看皇上喜笑颜开,乘兴邀他前往武夷山赏茶。

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因为朝廷政事很多,实在无法脱身,皇上只好将一件大红龙袍交给状元,由他带往武夷九龙窠,以示皇上驾临。

崇安衙门的官员和武夷山的和尚、道士,听说状元代表皇上亲临九龙窠,纷纷出来迎候,老百姓也赶来看热闹。十里山路,人声鼎沸,九龙窠里熙熙攘攘,礼炮震天,火烛通明。

半山腰上那3棵大红茶树笼罩在一片烟火中,卷起了叶子,惊得状元急忙取出大红袍,命一名樵夫爬上半山腰,用大红袍盖在3棵茶树上。

说奇也真奇等烟消火灭时,掀开大红袍一看,3棵茶树变得满树通红。有人说这是烟熏火烤的,也有人讲这是皇上的大红袍染的!

后来,人们就把这3棵茶树叫做大红袍,有人还在石壁上镌刻了“大红袍”3个红艳艳的大字。渐渐地,不少游人、茶商慕名而来,皇上怕它被人偷走,就派专人看守,还下了道圣旨,要天心永乐禅寺年年岁岁进贡神茶“大红袍”。从此,大红袍就成了人间珍品,“茶中之王”,与武夷的碧水丹山一起驰名于天下。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