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陶器的制作历史久远,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魂宝。它不但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在历史上由于文人墨客的参入,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性,使紫砂陶更赋予文化的气息。在历史上由于各朝各代的社会背景及使用者的好恶不同,因此每个时期会有某些地方,在形式上有所不同。根据紫砂陶发展的历史特征,有前辈把紫砂陶的器形演变归纳为八个时期:
草创期:正德年代以前,以瓦罐、缸器为主,以物用为主。到宋代则有类似茶壶的水壶,以加釉器为多。
初创期:自正德至十六世纪末年,约百年历史。金沙僧的作品既无枚章,因此已难能考证实在的器物。
筋纹期:以筋纹型作为第一期,如供春之六瓣圆囊壶亦列入筋纹器的话,此期的时间由正德八年,西元1513年至鸣远的十八世纪初为阶段。以整个第一期筋纹型来涵盖整个明末清初,仅可以说筋纹是这个时期独有的特色。
张士美全手椭圆石瓢壶
自然型期:自然型的说法,应该是器物完全与自然界的花、果、树、草、动物,绝对相象。陈鸣远一生,可以说是自然型的代表,年代从十七世纪初至十八世纪中叶。
几何型期:几何型的造型是根据球型、筒型、正方形、长方形及其他几何造型而变化出来的,所有的造型在宜兴来说都难能以一个时期为限,在我们所知的供春、六角形宫灯,也是几何形的造型,但通常以几何型来通称年代的话,则被视为以曼生的年代为准,即自十九世纪初至十九世纪中叶的时代。
几个不可特定之型期:清初流放造型的特色有筋纹、自然、及圆润的几何型混合在一起,同时由于贴花的兴盛,除小圆壶以外,多半都会混杂着贴花,自顺治始至乾隆,前后约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杨涛全手碗灯壶
小壶创制期:“阳羡砂壶图志”云:李茂林始创小壶式,实为阳羡小壶之鼻祖。文震亨长物志云:时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半升而形制左洁者,取以注茶更为适用。就所知名代诸茶壶高度不超过10厘米,容水量皆不超过300cc,一般以240cc居多。据测量李景康先生所遗的砂壶,称其为小砂壶者,容水量在160cc以下,称中壶者约在160cc以上至360cc以下,大壶为约360cc以上至1000cc以下,超过1000cc则称为巨壶。
加釉加彩期:宜兴壶加彩釉,虽有最早始于欧子明或陈仲美之说,然欧子明所作之器皆为罐缸之类,加釉加彩以此为始无可厚非,然加彩壶则应始于康熙之世,约有百年之事,因明代尚无琺瑯彩。
鉴别一件紫砂壶的真伪,判定其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真品,还是后世的仿品或伪造,就要从壶式的时代风格、泥料、工艺、装饰的特征、署款铭记的方式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经过全面的考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壶式的时代风格是紫砂壶制作时代审美观念的物化形式,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审美特正的印记。纵然前代的壶式后代人可以仿制,而时代气息却是无法模仿的,因此壶式可以作为断代鉴定的重要依据。
紫砂款式的鉴定还应该注意壶式中的、一些细微特点。例如,紫砂壶的器形,有年代越早器形越大的特点。明代紫砂壶,器形稍大,气势沉稳;清代紫砂壶器形变小,从小壶居多。又如壶把,有提梁和端把两种,明代的提梁的环体趋向于浑圆,但用手触摸即会感到提梁的内侧一面是起棱的,以便提握。清代中期则变为扁提梁或六方提梁。明代紫砂壶的端把较大,形式比较舒张;清代前期紫砂壶的端把呈耳朵形,造型变小;清代中期以后的紫砂壶的端把呈倒耳形,有的耳把下部还出现一个小垂饰。
再如壶流根部的出水孔,在不同的年代也有所不同。明代至清初均为独孔,清代中期以后改为多孔,在20世纪70年代的出口日本的紫砂壶上出现了半球状的网孔,据说这是受日本陶瓷器的影响,是“洋为中用”的成果,以致成为“文革壶”的特征之一。
中国人喜欢喝茶,也讲究喝茶,一般来说,中国人喝茶除了要讲究茶的品类,更要讲究喝茶的器具。在众多茶具中,不得不提到的要属于紫砂壶。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手工制陶艺制品,历来为历届茶友们所喜爱。紫砂壶自古以来就有泡茶“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之称,上乘的紫砂壶更是收藏良品。紫砂壶的器型也花样繁多,在众多器型中,最为经典流行的要数以下这三款。
首先是有着紫砂壶中的“王者器型”之称的石瓢壶。石瓢壶最早由陈曼生依照元代器型设计,后又为顾景舟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命名。石瓢壶广受欢迎的原因大概要归因于它简约不简单的外形。石瓢壶初看来或许平淡无奇,但越看越能发现它独特的美,这是由于石瓢壶在形态比例上符合黄金比例的标准,可谓简约而不简单。
其次要介绍的是以春秋时期战国美女西施命名的西施壶。众所周知,传说中沉鱼落雁的西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以西施命名的西施壶也自然是以美著称。西施壶的盖体和壶身都有着圆润的弧线,两者结合一体,呈现出极为圆润优美的球体形状,整体看来十分柔美秀气。除此之外,西施壶还以壶身容量小而著称,通常来说,西施壶的容量只有150~250毫升,于是在长期的喝茶把玩中,西施壶的壶身越发光滑匀称。
最后要介绍的是由清代紫砂巨匠邵大亨所创的著名紫砂壶器型——仿古壶。仿古壶最初意为仿鼓,顾名思义,它的壶身仿造战场上擂鼓的外形制成,而后才演变为仿古,仿古壶的外形极为大气,结构严谨典雅,壶身的线条收放自如,尤其是壶柄的线条,呈弧形垂耳状顺势而起,更是为仿古壶增添几分灵动之气。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