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担心买到的壶,不满意吗?那是因为你还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壶。可能因为壶长得好看就买了,也没考虑过大小是否合适、是否容易养护清洗等等,如此一来自然会用得不如意。为了避免下次买壶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来分析分析到底怎样才能买到满意的紫砂壶。
对于这个问题,我已经不是第一次碰到,未买到满意的紫砂壶,总结起来无非两点,一是盲目,二是冲动,两者都未结合自己的目的性来。其实对于买壶,肯定多少都会带些目的性的,比如我买来是送礼的,我买来是自用的,或者买来待客的等等,只有在明确了自己的目的之后我们才能有的放矢。
针对任何壶友,买壶之前一定要先明确以下问题:是自用还是收藏投资?自用是泡什么茶,几个人喝?送人是送什么人?什么价位自己能够接受?在明确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再来一一对照去选择你想要的紫砂壶。
茶叶与壶的搭配
虽然我们说紫砂壶适合泡任何一种茶叶,但小编仍建议一壶事一茶,不同的茶叶选对了紫砂壶,茶的味道会与众不同,茶香更浓郁,更能体现出该茶的优点,喝茶什么选对了壶也是极为重要的。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绿茶汤色青嫩,不耐闷,所以要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紫砂壶:所有泥料均可,250cc及以上,口盖大,身桶宜矮不宜高,例如虚扁、矮石瓢等。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香味悠长,性甘,汤色红浓,可以选择如下条件的紫砂壶:紫泥、红泥类泥料,壶身较高深、窄长,容量在200CC以上。
乌龙茶又称为功夫茶,是半发酵茶,其泡茶方法和其他茶类的泡饮不同,起茶器均有规格限制,对壶的要求更是严格:以红泥类紫砂壶最为标准,因其中的朱泥目数较高,密度大,对高香型茶品的香味吸附损失少,经过高温烧结的扁圆朱泥壶,益茶性,聚热扬香,是乌龙茶最佳伴侣。按照茶量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容量的壶,一般为80cc-200cc内。壶型宜矮不宜高,能表现茶香特质,平顺释放出茶韵花香。
黄茶芽叶细嫩,显豪,香味鲜醇,相对而言它对壶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任何泥料、容量均可,唯一要求口盖要比较大,这样比较便于散热。
白茶需要爽利散热的泡茶氛围,因此在泡饮白茶时需注意:最佳泥料选择紫泥或绿泥类,口盖较大,壶腹较宽,同时容量在300CC以上。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茶汤浓,色泽较深,在选壶上也需要注意:泥料选择紫泥类(生普、熟普皆可)和绿泥类(可泡生普);壶腹较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容量大概在200CC以上均可。
自用之容量选择
买紫砂壶,不仅要考虑它的实用性,同时也要考虑这把壶平时几个人用。像200cc以下的小品,适合一人独酌,闲适安逸之时品茗论道,倒不失乐事一件;200~350cc的称之为中品,适合三两好友聚会时小酌;350cc~650cc的称之为大品,如果家里客人比较多,或者四世同堂的家庭,建议选一把这样的壶,大家围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人生一大快事。650cc以上的称为超大品,喜欢大型重器的壶友可以购买,此类紫砂壶大多用于收藏与装饰用。
送礼自用之价格判断
根据心理价位的不同,选壶的标准也不同。初级的是美术员、助工级别,这类壶偏实用,入门必备;再好一点的是工艺师级别,这类壶兼具了美观和实用价值,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需求;如果是送重要的人,可以选择高工、研高的壶,这类壶艺术价值较高,适合观赏、收藏、增值。
送礼指南
男性大多喜欢经典器形,泥料以沉稳大气为上选,建议选紫砂经典排行榜前几位的,可以避免送错的尴尬。
女性喜欢型美、精致,以小品为最优。若是有描金、贴花等工艺那再好不过了。在经典器形中也有一些女性色彩的壶型,比如美人肩、西施等,都是送礼首选,泥料的话降坡泥、朱泥、大红袍最好。
南方人多文雅,喜欢精致、小巧的壶型,对紫砂工艺也有独特的要求,讲求精工细作,偏爱描金、珐琅、贴花等工艺。
北方人性格豪爽,率真大气,他们偏爱大型重器,在紫砂工艺上更倾向于浮雕、嵌金丝等。
不同的职位、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器形。现在人们多用德钟送恩师,取德高望重之意;石瓢适合送给日常生活中坚毅刚硬之人;送长辈适合带有福禄、如意寓意的壶,比如葫芦、云间如意等;送领导适合带有事业有成、财源广进的寓意的,金蟾、大鹏、骏马都是不错的主题。
以上总结的这些小招仅供参考,但基本上能帮助你买到适合满意的紫砂壶,切忌买壶时冲动、盲目,这样只会花了冤枉钱,要把钱花得心里舒服才是王道!
如何挑选一把好的紫砂壶应具备什么条件?除了依个人主观的偏好(有人爱花货,有人爱方壶)为出发点外,可以以下几个标准来判断:x0dx0a壶的造型结构:一把壶的完成需由多部分相组合才行。其组合是否合乎理想,合乎物理性质,是评断这把壶的基本要件。以下就茶壶三要素壶嘴,壶把,壶身三个部分的组合加以叙述。x0dx0a三点成一直线,:壶的嘴(出水口),壶把,钮必须成一直线,换名话说,就是三点要对直(少数特殊造型除外)。x0dx0a比例要匀称:各部分组合比例,应力求匀称,同时要展现出落落大方的空间感。x0dx0a出水顺,握感轻:壶嘴的出水务必顺畅,手握壶把时,握感应力求轻盈,不费力。x0dx0a一体成型感:壶嘴与壶身,壶把与壶身的连接部位,要处理得很自然,没有任何破绽,宛如一体成型般。x0dx0a茶壶的外观:x0dx0a茶壶的外观可从多方面加以考虑。x0dx0a美观:近年来,市面上推出的茶壶形式琳琅满目,或高或矮或圆或扁,或几何形状或瓜果形状。然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审美观点,因此,所谓的美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可言,只要合乎您的心意即可。x0dx0a重心要稳:用手提起茶壶是否感觉顺手?重心是否恰到好处?端看该壶壶身与壶把的设计是否精准。购买新壶时,不妨要求卖主在壶中装入约壶容量3/4的水。用手平平提起茶壶,缓缓倒水,如果感觉很顺手,即表示该壶重心适中,稳定,是一把好壶。如果提壶需用国紧握壶把才得以平稳的话,即表示此壶的重主位置不对。除了重心要稳之外,左右也需匀称。抓起壶盖时,壶口要平,要圆。x0dx0a出水需急,长,圆:出水首先要刚直有劲,水束又长又圆,同时,倾倒壶水时,若能使壶中滴水不剩,即表示是一把好壶。x0dx0a壶盖,壶身紧密吻合:壶盖与壶身的紧密度愈高,愈不会使茶香流失,壶盖与壶身紧密吻合的茶壶才是一把好壶。壶盖与壶身紧密度的测试方法是,茶壶装水约1/2-3/4,用食指紧压盖上气孔,倾倒壶水看看,若滴水不流即表示两者紧密度极高;另外,用食指紧压茶壶壶嘴,颠倒壶身,若紧密度够,则壶盖不会掉落。x0dx0a其次,壶底壶面平滑工整,落款也工工整。通常一把壶至少会有二个以上的印章,大抵是在壶底,壶盖,或把手上。x0dx0a茶壶的品质:x0dx0a茶壶的制作方法有手手拉,挖塑及灌浆三种,每一种的价值多少有些差异。外行人很难从外观判断是属于何种。此时,不妨抓起壶盖,仔细端详壶身内部情形即可明白。一般而言,手拉坏较为粗糙,挖塑壶会留下刀刻的痕迹,灌浆壶则会有模痕。至于要判定其好坏,可从两方面着手,即看色泽与听声音。x0dx0a看色泽:据行家的说法,茶壶的色泽以滑润为佳,一把好茶壶,其土胎色泽所呈现之滑润感,的确很迷人。x0dx0a听声音:茶壶因烧成火候的不同,硬度多少会有差异,因而声音也就有清脆铿锵或混浊迟钝之分。究竟清脆较好或是混浊声较佳,并无一定标准。不过,根据多数行家认为,声音较清脆铿锵的壶,较适合泡发酵,香气高的茶;声音较混浊迟钝的壶则适合泡重发酵,韵味低沉的茶。x0dx0a辨别壶身的方法是,将壶平放左手手掌上,以右手食指轻弹壶身。x0dx0a在此必须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宜兴陶土因含有石英成份,故制成茶壶后,放在灯光照照看,可看出点点点金光,这是其他地方陶土所没有的特点。
1、乌龙——圆形壶
呈卷球状的乌龙最适合与圆形壶结对子了,因为圆形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可让半球状的茶叶完全舒展。若你爱喝乌龙茶,买标准罐最实在。原因是:圆形壶泡茶注水之后,圆形的器壁可让水在壶里顺流而转,更能温润地将水与茶叶做紧密结合,有利于发茶。
2、武夷茶——扁形壶
条索状的武夷茶最适合用扁形壶来泡。原因是此壶形的烧结成功率(就是所谓的“良率”)较低,这壶身较扁平的壶形,具有十足的稳定感,能够让条索状的茶叶沉稳地在壶里,安心地释出一身的香醇。当注水时,由于扁形壶的壶壁较短,水流自然有了缓冲,加上壶内空间狭小,茶叶更容易不温不火浸润于水中,温和地吐尽精华。
至于质地,最好用缎泥壶。因为这把壶能掩饰经过焙火的武夷茶的燥味,尽情展现茶所应有的风韵。相比之下,若用一把紫砂壶泡同样的武夷茶,就容易将武夷茶的焙火燥味逼出,让人舌下留下燥气。
3、绿茶——盖杯(盖碗)
其实绿茶不应用壶来泡,而应将沸水置放一阵子,再注水入盖杯。这样泡出来的茶可是色香味俱全:水滚动一身嫩黄娇小身躯的绿茶,煞是好看,还带着扑满一室的茶香。入口时,爽怡之气畅行满口,仿佛可见水天相连的气息。
4、铁观音——扁圆形的朱泥壶
对于保有清香的轻焙火铁观音来说,最好的搭档不外乎烧结温度较高的朱泥壶了。扁圆形的外观,很容易让条索状的安溪铁观音茶舒舒服服地在水汤里,并不会有任何压力或挤迫,自然更能平顺释放出铁观音的茶韵和花香。
另外,由于木栅铁观音的揉捻造成茶型紧结,选壶泡木栅铁观音时,宜宽不宜窄。一般来说,圆形壶优于方形壶,高统壶优于扁形壶。
5、红茶——大瓷壶
品红茶冷热皆宜,可以加料、加味。热红茶可以用壶泡,也可以用锅煮出味来。泡红茶,不可用宜兴壶,也不要用砖胎壶,而常被人忽略的家庭用大瓷壶,反而提供了红茶大显身手的机会。
7、普洱茶——圆形“大肚”壶
要想品味真正的普洱茶,就要选用圆形的“大肚”茶壶。因为普洱(特别是陈年的)大多是大茶叶种制成的,要让它打开叶脉的每寸肌肤,让水唤醒那已入定枯寂的身躯,必须得有足够的空间够它舒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