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漆器复古茶席中的花旦

时间: 2023-01-13 20:57:48

漆器复古茶席中的花旦

采割天然漆树液汁进行炼制,掺进所需色料,制成绚丽夺目的器件,这是中国先人的创造发明之一。我国的漆器起源久远,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有可用来作为饮器的木胎漆碗,距今约40005000年的浙江余杭良渚文化中,也有可用作饮器的嵌玉朱漆杯,至夏商以后的漆制饮器就更多了。但尽管如此,作为供饮食用的漆器,包括漆器茶具在内,在很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中,一直未曾形成规模生产。特别自秦汉以后,有关漆器的文字记载不多,存世之物更属难觅,这种局面,直到清代开始,才出现转机,由福建福州制作的脱胎漆器茶具日益引起了时人的注目。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漆器茶具较有名的有北京雕漆茶具、福州脱胎茶具、江西鄱阳等地生产的脱胎漆器等,均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尤以福建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如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璃”、“仿古瓷”、“雕填”等均为脱胎漆茶具。它具有轻巧美观,色泽光亮,能耐温、耐酸的特点,这种茶器具更具有艺术品的功用。

脱胎漆茶具的制作精细复杂,先要按照茶具的设计要求,做成木胎或泥胎模型,其上用夏布或绸料以漆裱上,再连上几道漆灰料,然后脱去模型,再经填灰、上漆、打磨、装饰等多道工序,才最终成为古朴典雅的脱胎漆茶具。脱胎漆茶具通常是一把茶壶连同四只茶杯,存放在圆形或长方形的茶盘内,壶、杯、盘通常呈一色,多为黑色,也有黄棕、棕红、深绿等色,并融书画于一体,饱含文化意蕴;且轻巧美观,色泽光亮,明镜照人;又不怕水浸,能耐温、耐酸碱腐蚀。脱胎漆茶具除有实用价值外,还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常为鉴赏家所收藏。

漆器茶具唯一的缺点就是:漆器茶具有漆器的气味,尤其是崭新的漆器茶具,再者在盛入热汤汁的情况下,味道会略微明显,有人戏称这种味道为“漆的主张”,但是对气味比较敏感的人还是会觉得难以忍受。漆器茶具用得久了,味道自然会消失,但是如果着急使用又介意味道的话,不妨取一瓶温水倒入一茶杯食用醋混合均匀,反复清洗即可。

延伸阅读:走近漆器茶具的多彩世界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我国的漆器起源久远,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有可用来作为饮器的木胎漆碗,至夏商以后,漆制饮器就更多了。

漆器茶具的制作技艺繁复。据石桥茶铺负责人林光滔介绍,漆茶具的制作精细复杂,一般有两种类别:一是脱胎,就是以泥土、石膏等材料做成坯胎模型,以大漆为黏剂,然后用夏布(苎麻布)或绸布在坯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去除坯胎模型,留下漆布雏形,再经过上灰底、打磨、涂漆研磨,最后添加装饰纹样,便成了色泽明亮、绚丽多彩的脱胎漆器成品;二是木胎及其他材料胎,它们以硬度较高的材质为坯胎,不经过脱胎直接涂漆而成,其工序与脱胎基本相同。

而漆器茶具采用的皆为天然原料。传统漆器的涂料又称为大漆,采自生长了813年的成熟漆树,取主要成分为漆油的树液酿制加工而成。这类涂料有着非同一般的特性,干燥后可形成一层保护膜,坚硬且抗酸碱,兼具防水耐热的特点,黏着力很强。且漆色原料并非我们看见的成品那样多彩,一般为黑、朱、黄、绿、青黑五色。生漆精制后呈半透明朱色系;黑色系是在生漆中掺入铁粉制成;黄色系则是生漆中加入石黄后的颜色;掺入石黄和群青后的生漆呈现出青色成为绿色系;褐色系是朱色混合黑色后呈现出来的。这种天然漆有着抗菌的特效,非常适宜制成生活用具。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漆器绝大部分是由合成制作而成,这类产品刺激性强,并且不宜应用在餐饮器皿中。据漆器爱好者介绍,分辨漆器产品是否为传统原料、工艺制作而成的,可用煮水和火烫的方法来检验。大漆在特定环境下会有轻微变色,但放置回常规环境下会还原成黑色,在沸水里煮会变色但不会脱落,用烟头烫会变有黑点但不会起泡、焦化;而合成漆经不起长时间的日晒,在沸水里煮有的会变色,有的不会,但都会脱落,用烟头烫会起泡、焦化。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