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唐代茶具茶罐(唐代的茶具有什么特点?)

时间: 2023-01-13 21:55:30

唐代茶具茶罐

这套唐代短柄煮茶工具(如图)分为茶罐和茶漏两部分,均为陶瓷质地。其中茶罐高11厘米,罐身最大直径12厘米;茶漏高4厘米,直径为6厘米。从整体上看,该茶具造型古拙而不失优美,器形简洁却颇为实用,其内陷并向外延展的口沿设计(方便倒茶)便是最好的证明。除了茶罐柄部及口沿被甩釉之外,其余部分基本无釉,符合高古陶器多不施釉的特征。此外,无论是茶罐还是茶漏,其胎质粗疏,纹路清晰,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陶”而非“瓷”。从细节看,茶漏底部用于过滤的17个小孔,大小相当,排列讲究,间距适当,尤其内孔圆润,充分反映出古人的细致用心。

经行家鉴定,茶罐应是唐代专门用来煮茶的器具。为何是“煮茶”而不是“泡茶”呢?原来,将茶叶用沸水冲泡后再喝,是从朱元璋之后才得以普及的,之前的古人多为煮茶法,到了唐代尤为讲究。

“煮茶”的顺序为,先用茶臼将茶叶捣碎研磨成末备用。接着烧水,这个步骤极为重要,对器具、环境与用水都很注重。比如烧水,陆羽在《茶经》中就说有“三沸”:水烧到开始出现有如鱼眼般的水珠,微微有声为一沸,可加入茶末,让茶水交融;二沸时边缘出现如泉涌,连连成珠的沫饽

唐代的茶具有什么特点?

唐初高宗时,画家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画卷中反映了唐时的茶具,有风炉、茶铛、带托的茶碗、茶碾和茶粉罐。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为举行通航庆典,在豫章郡(今江西南昌)船上,摆放“瓷器、酒器、茶釜、茶铛、茶碗”等等,欢歌以进(《旧唐书•韦坚传》),表达了茶具已开始作为某地的名产。陆羽撰《茶经》,在“四之器”中,将饮茶器具统称为茶器,分为8大类27种共29件。唐代饮茶的陶瓷器具主要是瓷壶(亦称注子)和瓷碗。当时有3大著名瓷窑:一是浙江余姚的越窑,以烧制青瓷茶碗著名;二是湖南的长沙窑,以釉下彩绘的瓷壶盛名;三是河北的邢窑(内丘),以烧制白瓷茶碗取胜,而且普遍采用“茶托子”,即盏托,说明瓷茶具开始配套,专用性更强。

白瓷茶具在唐朝有什么样的称谓?

白瓷茶具在唐朝有:

烘茶炉 茶臼 茶碾 茶磨 水杓 茶罗 茶帚 盏托 茶盏 汤瓶 茶筅 茶巾

白瓷茶具为唐代文物。由罐、壶、杯、盏、盏托、碾、勺组成,是一套完整的唐代茶具。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