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陶器和瓷器外,隋唐以前民间多采用竹木制作而成的茶具,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并且来源广、制作方便,既对茶无污染,又对人体无害。因此,从古至今直受到茶人的欢迎。茶圣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多数都是用竹木制作的。
不过这种用竹木制作的茶具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长时间使用,也无法长久保存。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组成,内胎多为陶瓷类饮茶器具,外套用精选慈竹,经劈、启、揉、匀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如发的柔软竹丝,经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一的茶具。
这样的茶具美观大方,并且泡茶时不易烫手,能够保护内胎,富有很高的民族工艺审美价值,可用作收藏和摆设。在云南,竹资源丰富:如石屏县龙朋镇有个村子的经济收入基本上靠竹子的制品销售:竹木茶具在少数民族中的使用占有一定比例,如傣族、佤族、布朗族等民族,用竹子来制作竹筒茶和青竹茶等、用竹子做喝茶的桌凳、装水和运水的器具,价廉物美。一般家庭多用竹、木罐来装茶,用竹制作的茶道组、茶船等。
木制茶具的原材料比较容易得到,制作起来也比较简单,而且不会对茶叶造成污染,对人体也没有危害。然而竹木茶具也存在不足之处,那就是不宜长时间贮存茶叶,也不能长期使用,清代时,四川出现了一种用竹子编织成的茶具,主要有茶壶、茶杯、茶托、茶盘等,且大多是整套编制的,同时,竹木茶具因具有色调协调、自然美观,且富有艺术鉴赏价值的优势而被经常当作是工艺品,因此,大部分人购买竹编茶具不是为了使用,而主要是为了收藏及陈列。
竹木茶具适宜泡制花茶,因花茶冲泡时的水温,70~80℃的即可,否则会伤害花茶特有的精髓,而木制器皿冲泡出来的花茶不会伤害花茶本质,可保留花茶精髓的较佳状态。像玫瑰花茶、御青菊花都是较好的选择。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茶区,很多人使用竹或木碗泡茶。
因为它物美价廉,经济实但现代已很少使用。在我国南方,如海南等地有用椰壳制成的壶、碗来泡茶的,经济而实重用,又具有艺术性。用木罐、竹罐装茶,则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福建省武夷山等地的乌龙茶木盒,在盒上绘制山水图案,制作精细,别具一格。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黄竹片茶罐也是馈赠亲友的珍品,且有收藏价值。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清代时,出现在四川的一种竹编茶具,主要品种有茶盅、茶杯、茶托、茶壶、茶盘等。它不仅是一种工艺品,具有重要的欣赏价值,同时又富有实用价值,这种竹编茶具多为成套制作。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两部分组成,人们多用陶瓷类饮茶器具作为内胎,外套采用精选的慈竹,经过劈、启、揉、匀等多道工序的加工后,制成的竹丝如头发般柔软粗细,再经过烤色、染色,根据茶具内胎的形状及大小编织嵌合,从而使其成为一套整体如一的茶具。
这种竹编茶具,不仅美观大方,色调和谐,还能够有效地对内胎形成保护,以减少损坏。此外,竹编茶具在泡茶后由于有外胎的存在而不易烫手,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因此,人们购置竹编茶具,其重点往往不在于使用,而是用于摆设和收藏。
竹茶盘是一种工艺品,是经过先进的碳化、漂白技术处理,外表光滑、美观,不变形不发霉,为无毒无污染的绿色环环保产品。
竹木茶具的优点:竹木茶盘的组织致密、质感细腻;材色均匀;强度高、弹性好、手感好;耐磨性及耐冲击性好、使用寿命长;不易遭受菌虫侵蚀;环保性好。
竹木茶盘也有缺点,若是一段时间不用,竹茶盘干了就很易裂。并且竹木茶盘不能暴晒到,否则也容易变形。
竹茶盘使用每隔1个月用湿布擦拭一次:北方干燥地区的用户,每隔1-2个星期用湿布擦拭一次;南方,潮湿地区的用户,每隔2个月擦拭一次,让竹制家具水分平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