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和枸杞泡水喝的功效为宁神益气、利咽开音、润肺止咳、改善睡眠,可缓解虚劳积弱、神疲乏力、心悸等不良表现,同时可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物质,有改善睡眠、生津解渴、明目护眼、抗氧化的功效。
灵芝呈伞状,半圆形或近圆形,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虚劳咳喘。
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缓解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把灵芝和枸杞一起泡茶饮用,能起到更显著的补肾养肝、明目等功效和作用。
具体泡茶方法是把灵芝洗好后切成片状,再把枸杞也洗好。接下来先把锅中加水,放入灵芝煮15分钟左右,放入枸杞煮沸即可盛出来服用了,如女性服用也可以加入一些红糖,能起到更好的补血养颜效果。
灵芝和红枣,枸杞一起泡水喝的作用:
经常饮用能够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此外还能够帮助安心养神,美容养颜。
具体作用如下:
1、健脾益胃: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每日吃灵芝灵芝枸杞红枣红枣七颗,或与党参、白术共 用,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灵芝灵芝枸杞红枣红枣和生姜、半夏同用,可 治疗饮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胀、呕吐等症状。
2、补气养血:灵芝灵芝枸杞红枣红枣为补养佳品,食疗药膳中常加入灵芝灵芝枸杞红枣红枣补养身体、滋润气血。台大免 疫学孙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时多吃灵芝灵芝枸杞红枣红枣、黄耆、灵芝枸杞红枣,能提升身体的元气,增强免疫力。
3、养血安神:女性躁郁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宁等,用灵芝灵芝枸杞红枣红枣和甘草、小麦同用,可起到养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扩展资料:
灵芝和红枣,枸杞一起泡水喝的注意事项:
1、禁止过量服用灵芝红枣枸杞水。
过量服用灵芝,很有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副作用,严重情况下猝死;因此,大家每天用灵芝泡水,最好的用量是控制在2-3克就可以了;这样的用量可以反复一天使用。
2、禁止长期久服灵芝红枣枸杞水。
灵芝是一种滋补、治病中药材,需要长期坚持服用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才可以看见效果;如果是日常保健服用灵芝,最好是用三停三,连续服用3个月,停止3个月,再继续服用。
3、过敏人群谨慎服用。
生活中有千分之一的人是对于灵芝过敏的,如果不幸是这种体质的话,那么个人建议是最好不要服用灵芝,否则的话很容易导致出现身体过敏反应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灵芝能美容吗?教你5种巧用灵芝的美容方法
灵芝和枸杞能一起泡水喝。
灵芝有益气养血、扶正固本之功效治疗咳喘、失眠、泄泻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作用,枸杞具有滋阴养血明目作用 。
意见建议:所们起使用具有增强益气养血、扶助人体正气良好作用。
扩展资料:
灵芝又称林中灵、琼珍(学名:Ganoderma Lucidum Karst)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
主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真菌溶菌酶(fungal lysozyme),以及糖类(还原糖和多糖)、麦角甾醇、三萜类、香豆精甙、挥发油、硬脂酸、苯甲酸、生物碱、维生素B2及C等;孢子还含甘露醇、海藻糖(trehalose)。
灵芝粉末呈浅棕色、棕褐色至紫褐色。菌丝散在或粘结成团,无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2.5~6.5微米。孢子褐色,卵形,顶端平截,外壁无色,内壁有疣状突起,长8~12微米,宽5~8微米。
果实(中药称枸杞子),药用功能与宁夏枸杞同;根皮(中药称地骨皮),有解热止咳之效用。
采收加工:枸杞子:6-11月果实陆续红熟,要分批采收,迅速将鲜果摊在芦蔗上,厚不超过3厘米,一般以1.5厘米为宜,放阴凉处晾至皮皱,然后曝晒至果皮起硬,果肉柔软时去果柄,再晒干。枸杞叶:春季至初夏采摘,洗净,多鲜用。
主要成份:枸杞子含甜菜碱(betane),阿托品(atropine),天仙子胺(gyoscyamine)。
枸杞多糖:枸杞多糖是一种水溶性多糖,是枸杞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相对分子质量为68-200,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其中又以枸杞多糖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最多。现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枸杞多糖具有促进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清除自由基、抗疲劳、抗辐射、保肝、生殖功能保护和改善等作用。
枸杞色素:枸杞色素是存在于枸杞浆果中的各类呈色物质,是枸杞籽的重要生理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其他有色物质。枸杞所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则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很多研究已经证明枸杞籽色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预防和抑制肿瘤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胡萝卜素是枸杞色素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作为维生素A的合成前体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灵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枸杞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