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薏米赤小豆芡实的功效(薏米红豆加芡实有什么功效)

时间: 2023-01-14 16:03:36

薏米赤小豆芡实的功效

薏米赤小豆芡实的功效为调理肠胃、降解湿气、提高代谢、改善浮肿,可加快人体的正常代谢,还能减轻胃肠负担,有改善面色、利尿促排、健脾益气、缓解油腻的功效。

薏米赤小豆芡实的功效:

1、调理胃肠

薏米赤小豆和芡实中都有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它们进入体以后不但能加快人体的正常代谢,还能减轻胃肠负担,同时也能清除胃肠中的多种病菌,能有效减少胃炎和肠炎的发生。

另外薏米和红豆还有不错的消肿功效,可以缓解人类身体浮肿和小便不利等肾脏类疾病。

2、祛湿养胃

红豆薏米芡实具有祛温养胃的功效,其中红豆和薏米都具有出色的祛湿功效,它们能有效清除人体内的积存的湿气与病毒,而芡实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补脾健胃,它们一起食用会更利于这些功效的发挥。

3、降低三高

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最让人们烦恼的三高症状,它们都是顽固性疾病很难根除,平时多吃一些红豆薏米和芡实就能起到降低三高的重要作用。

因为红豆薏米芡实中都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它们能让身体内的积存物质随大便一起排出,也能降低血压和血糖与血脂,能有效减少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

薏米赤小豆芡实的制作方法:

【原料】炒薏米150g、赤小豆150g、芡实15g、冰糖适量

【做法】赤小豆、芡实用冷水浸泡2小时以上;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黄色,放凉;将赤小豆、薏米、芡实、冰糖共同放入锅内,加水熬煮2小时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赤小豆通便、利尿、消肿;芡实健脾祛湿、固肾益精、补中益气;薏米利水消肿、健脾止泻。

【注意事项】不可用红豆代替赤小豆,薏米一定要使用炒薏米!

薏米红豆加芡实有什么功效

红豆薏米芡实茶有健脾祛湿,清热解毒功效。同时能美容养颜,开胃助消化。

红豆、薏米、芡实的养生功效分别如下:

1、红豆。红豆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促进血红细胞的形成,富含大量膳食纤维,能够促进人体消化。

2、薏米。薏米和红豆一样都富含较多的膳食纤维,对于食物的消化、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泄大小便都有一定的帮助,属于减肥养颜的食材之一。

3、芡实在一些大病的预防上有何很好的效果,不仅能够帮助除去人体多余的湿气,还能稳固肾精,预防胃癌。

扩展资料:

相比于红豆、薏米可能大家对芡实的了解稍微少一些,这种植物在生活中也不常见,属于一种水生的草本植物,虽不出名,但可是十分珍贵的药材。

芡实能够加强人体肠道的对食物的吸收能力,能够给为人体提供足够的康物质以及维生素,具有一定的养胃抗衰老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喝薏米红豆粥好处多但也不能天天喝

薏米红豆芡实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薏米红豆芡实茶的功效与作用是:祛湿,补心,健脾胃;消肿,减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

关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作用,不光指水肿,还有肥胖。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

祛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红豆,而实践证明,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者,效果尤其好。

熬制薏米红豆粥的两种方法:

一、在锅里加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焖半个小时;然后再开火,烧开后,在焖半个小时,这样红豆粥就煮好了。

二、使用保温瓶,把薏米和红豆放进去,然后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焖着,每天晚上这样做好,早晨起来吃粥就可以了。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可以当茶喝。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喝薏米红豆粥好处多 但也不能天天喝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