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建水紫陶有什么价值为什么会列为中国四大名陶

时间: 2023-01-14 16:14:32

建水紫陶有什么价值为什么会列为中国四大名陶

历史价值

“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四川荣昌陶(1997年重庆直辖后,改为重庆荣昌)一起被列为中国四大名陶。

建水陶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3500多年前,建水便出现了原始的制陶业,到汉代已经有了较为完美的陶器,至宋代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从元代到明代,建水青花瓷业进入了百花争艳的鼎盛时期,成为云南省陶瓷生产中心,其行业地位仅次于江西景德镇,产品远销省内外和东南亚,是中国“国瓷”的一部分。自清代开始,建水烧制了闻名中外的紫陶,别具一格的书画艺术风格使紫陶独步天下。

建水紫陶的传统工艺,是在宋、元、明陶瓷生产的基础逐步形成的,是数千余年陶瓷文化历史传承发展的结果,从一件件精美的建水紫陶产品身影上,可以解读出数千年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沧桑巨变的轨迹,折映出汉文化与边地文化的水乳融合,可以通过建水紫陶与历史对话。

实用价值

陶瓷器皿步入历史舞台最初的角色是生活实用品,此后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出现了具有艺术审美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在日常生活中,建水紫陶的实用价值有大量的经典素材。从煮器、存储器(存水、存米的紫陶缸)、文具、茶艺、花盆到案头装饰等领域,无不体现着建水紫陶的实用价值。蜚声海内外的云南名菜“汽锅鸡”,就是用建水紫陶做成的专用炊具。用建水紫陶汽锅蒸煮食物,不仅能使食物格外鲜美可口,也更有利于保持食物的内在营养成分。云南“汽锅鸡”就必须用建水紫陶汽锅烹制才正宗味美。

最能体现建水紫陶实用价值的是建水紫陶茶具。在云南,大部分少数民族都喜欢用当地的陶器来喝茶,无论喝茶的杯,烤茶的土罐,煮茶的陶壶,陶炉、装茶、存茶的陶瓷土罐都质朴、耐看而实用,都原汁原味并忠实地保存了茶叶本来的味道与泥土的芳香。特别是十多年来的普洱茶之风尚,带动了云南的陶器茶具。许多爱茶之人开始来关注并研究云南的陶瓷茶具,喝茶的杯,泡茶的壶,藏茶的罐,有普洱茶的地方,必然有云南紫陶器的“身影”。

“普洱茶,建水紫陶,陶茶一家亲”,这是茶人历经多年实践后朴素的总结,反映了建水紫陶作为茶具的实用价值,建水紫陶茶具成为诠释普洱茶内涵最理想的载体。从泥料来看,建水紫陶的泥非常细腻、密度非常之高,建水紫陶具有耐酸、抗腐蚀、防潮、透气和保温的功效,适茶性和宜兴朱泥不相上下。建水紫陶有一定气孔率,但又不像瓷器那么密不透风,所以它兼有紫砂和瓷器两者共同的优点,建水紫陶茶壶泡茶味正,不仅可以完美保留茶叶的香气(锁香性极佳),同时又可以掩盖掉一部分茶叶的缺陷,残茶未及时清理也不易发霉。

建水紫陶无釉、无铅、无有害成分,具有良好透气性,保湿性和多重的可塑性。因此,建水紫陶不论用于食品盛、贮、保存,还是家居装饰、艺术收藏、建筑装饰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工艺价值

工艺方面,建水紫陶因其经无釉磨光而成,在存贮、泡饮普洱茶的过程中,不仅能有效保证普洱茶在后发酵陈化过程中纯正的色、香、味、形,还具有透气、保温、隔光、防潮、防串味的作用。

普洱茶在比较干燥、温度不要太高(20-30度之间)且通风效果极佳的环境中存放1至2年的话,口感效果最为理想。这就要求使用具有透气性好的器皿,建水紫陶良好的透气性自然适合这一要求。建水紫陶罐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但又没紫砂透的那么厉害,也不像瓷罐那么密不透风,对普洱茶而言,由于其自身的属性要求半透不透的存放环境。太透气的话,茶气和香气会流失很快、而且会加速茶叶本身的氧化和腐朽。用建水紫陶罐来存放普洱茶,可以提升普洱茶的转化效果。

说到醒茶,建水紫陶稳定适度的透气性,相比其他器皿更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如果是追求高品质纯正口感的茶友,那么醒茶的过程应该相对缓慢和“苛刻”的,不能过快,所以不适宜用透气性太强的紫砂罐来快速醒茶,而密闭性太强的瓷罐对高香型如乌龙茶、铁观音的存放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并不适宜普洱茶的存放和醒茶。

迄今为止,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仍然是国内外陶瓷领域中独一无二的特殊工艺,用这种特殊工艺制成的陶品,无论在质地、品相、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方面,都将传统的陶瓷工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文化价值

书画艺术是建水紫陶的灵魂。书画的阴刻阳填,是建水紫陶区别于其他陶器的显著标志,无釉磨光是对表现书画的独特方法(有的作品不磨光反而更能显现书画韵味)。如果只重视色美和型好,而忽视建水紫陶的书画魅力、甚至抛弃刻填的书画,这就与其它陶瓷无异,显现不了它的独特,充其量只能归入陶艺范畴。建水紫陶艺术品位的高低取决于书画水平的高低。能够流芳百世的建水紫陶,其书画水平肯定是相当高的,它使赋予一个器物生命和活力,能使观者怡然自得、回味无穷。

在把玩建水紫陶时,我们对书画的审美趣味和标准,其实是等同于在宣纸上欣赏中国书画。但载体的不同,也将影响书画的效果。纸质的、软的,与陶土的、硬的,表现有差异,毕竟建水紫陶上的书画不是在平面上,它是圆雕立体的;其书画构图也不等同于方形的规矩宣纸,它要借助于器型呈现的各种曲面、平面、凹面、转角来进行创作,构图更考虑前后、左右、上下的关系,所以对紫陶书画的立体欣赏就不能简单等同于宣纸上书画的平面欣赏。

用宣纸创作的书画家,在陶坯上未必能够发挥其优势,只有长期沉醉在土坯上的书画家才深知紫陶刻填与烧制后可能出现的变化。烂简书

建水紫陶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建水紫陶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其制作源远流长,自宋末年间开始生产陶器,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的说法,紫陶属传统的名优产品。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被国家文化部列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四川荣昌安陶(1997年重庆直辖后,改为重庆荣昌)并驾齐名。

中国四大名陶各有何特色?

1.宜兴紫砂陶——宜兴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别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古朴的色泽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紫砂陶有壶、杯、瓶、盆等上千个品种,其中紫砂茶壶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等独特优点。

2.坭兴陶——钦州坭兴陶,坭兴陶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坭兴陶经窑变,素有“窑宝”之称。经打磨后表面会呈现出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色泽繁多,主要为古铜、墨绿、紫红、虎纹、天蓝、天斑、金黄、栗色、铁青等,若隐若现,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3.云南建水紫陶——云南建水紫陶历史源远流长,始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建水紫陶采用当地得天独厚且蕴藏量丰富的红、黄、紫、青、白五色土配制。建水紫陶采用无釉磨光这一特殊工艺,制成的陶器敲击声铿锵有力,被称赞为"体如铁、色如铜、音如磐、亮如镜、光照鉴人",这个工艺是建水紫陶有别于其他陶器的独特之处,实为"陶坛一秀"。

4.重庆荣昌陶——荣昌陶产于重庆, 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荣昌陶器种类繁多,主要以日用陶、包装陶、工艺美术陶、园林建筑陶的生产为主。荣昌陶器采用的泥土细腻,粘性可塑性极强,烧制性能好,因此,制成的陶器不仅釉质光润,而且还具有不渗漏、保鲜好等特点,享有“泥精”的美称。

扩展资料 紫砂陶——用紫砂泥、红泥或绿泥等制成的质地较坚硬的陶制品。紫砂是中国宜兴特产的陶土。

全世界皆有产陶土的地方,但是没有紫砂,因为此陶非彼陶。可以说紫砂是陶土的一个种类,只有在宜兴才有的。为什么称这里的陶土为“紫砂”呢?那是因为紫砂陶土制成的紫砂器,无论是黄、红、棕、黑、绿的本色,在其表面皆隐含着若有似无的紫光,使其具有质朴高雅的质感,故称为“紫砂”。

紫砂之所以称为“砂”,是因为紫砂的成品,具有特殊的粒子感。即使土质练得很细,在细腻的外表下,仍然看得见漂亮立体的粒子感。紫砂质地坚细、色泽沉静、制作精美。根据调配方法及烧成温度气氛的变化,制品分别呈天青、栗色、暗肝、梨皮、米黄、朱砂紫、海棠红、青灰、墨绿等色。

紫砂陶制作技艺举世无双,它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具体有紫泥、朱泥、本山绿泥等多种)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经过打泥片、拍打身筒(圆器)、镶接身筒(方器)或镶接与雕塑结合(花器)、表面修光、陶刻装饰等步骤最终完成陶制品。

参考资料:紫砂陶-百度百科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