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而言,茶叶采制和贮藏、饮用的器具统称为茶具。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了贮茶、烤茶、煮茶和饮茶等茶具24件,真正属于饮茶的用具其实很少。我们这里所说的茶具,主要指煮茶、泡茶、饮茶时所用的茶壶、茶碗、茶杯和茶盘等。
南宋无名氏《斗浆图》,生动反映了宋代斗茶文化
我国古代对茶的称呼很多,一般认为,在唐代以前,广为流传的名称是“荼”,还有茗和槚等。到了唐代,荼才定型为茶。唐代以前,人们最看重的是茶的药用价值,把茶当作治病药品,只是偶尔饮茶止渴。唐代饮茶之风兴盛,画风突变,换了粗放豪饮,变为慢煎细品。
如何慢煎细品呢?唐代茶学大家陆羽先生在他的《茶经》专著中,提倡唐代最有代表性的饮茶法煮茶法。唐代茶叶的主要形态为饼茶,煮茶即把饼茶碾成细末,再放到釜中即锅里煮,一次煮出的茶以三碗为宜,多则寡而无味了。唐代煮茶盛行时使用的盛茶器,以玉璧足碗为主,也有人称“瓯”。唐代皮日休曾作《茶瓯》一诗。谈到茶瓯的质地外形时,用“圆似月魄墮,轻如云魄起”来形容。形似满月,质地如云,用如此精美的茶瓯品茶,对饮茶者真是锦上添花。陆羽认为浙江越州瓷窑的青釉瓷最好,类玉类冰,其淡青色光芒与绿色的茶汤交相辉映,让人把盏言欢,爱不释手,甚至要买椟还珠了。
浙江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里的制茶器械
与唐朝煎饮茶的方式大相径庭,宋代流行点茶、斗茶的饮茶方式。代表性的饮茶器具有茶匙、茶筅(xiǎn)、茶盏、茶托和汤瓶等。点茶不再把茶末放到锅里煮,而是用汤瓶先煮好水,用茶匙把茶末放入茶盏,直接冲入开水,将其调成均匀的茶膏。然后一边冲水,一边用茶筅击拂茶汤,直到溢出细密的白色泡沫,即可慢慢品尝了。这个过程要有茶匙、茶筅、茶帚、茶盏、茶托和茶巾。茶匙要重而有力。“茶筅”就是一把小竹帚,一头破竹成丝,差不多相当于今天搅蛋器一类的工具,日本茶道至今还保留着这种茶具。
宋代的茶盏,主要产于福建建阳窑的黑釉瓷备受推崇,取代了唐代唯淡青色越瓷为佳的局面。建盏是黑釉瓷中的佼佼者,通体透亮,在斗茶时,更容易看清楚茶汤里的汤花和边上的水痕。在这其中,盏体偶然烧制成的“兔毫”“玳瑁”“鹧鸪”等图案的釉盏,更是茗器中最为人珍视的,曾被日本茶道奉为神器。
茶盏和茶托是宋代点茶、斗茶时的必备武器。茶盏是一种敞口、小底厚壁的小碗。茶托是和茶盏联合使用,放到茶盏下面套叠一起,点茶时连托带盏托在手中,绝无烫指之患。茶巾是点茶、斗茶时的清洁和装饰用具,属于辅助性茶具,但在宋代点茶中是必不可少的点缀。宋代茶巾品种很多,绫罗绸缎应有尽有,具有较高的装饰价值和欣赏价值。
故宫博物院里的茶船
明清“斗茶”之风萎靡,团茶废弃,散茶兴盛,饮茶常用与现代类似的冲泡法,茶具和饮茶程序较之前代简化,但更注重精美别致的茶壶和茶盏,清代茶具中出类拔萃的是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白釉瓷(景瓷)和江苏宜兴生产的“宜陶”。元代时,景德镇烧制的白胎青釉茶盏就已经非常美观,制造技术十分高超。明清以后,景德镇生产的茶盏、茶壶、茶盅等品种越来越多,釉色莹白,质量精良。明代景德镇成为“天下窑器所聚”,所谓“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清代景德镇瓷器又发明了珐琅彩、粉彩两种新形式。清代茶壶造型丰富,康熙五彩竹花壶、乾隆粉彩菊花壶等精美的茶壶很有名气。
在琳琅满目的清代茶具中,康熙年间的盖碗开了一代先河,延续至今,是当时饮茶器具的一大改进。盖碗中的康熙豆青釉五彩盖碗和雍正粉彩盖碗尤为精良。嘉庆时期,还出现了一种盖杯。与明清时的“景瓷”茶具相互辉映的是江苏宜兴生产的紫砂陶壶,称为“宜陶”。紫砂茶壶色泽丰富多彩,但都古朴淡雅,有一种低调奢华的大雅之气,返璞归真,很有文化韵味,因而备受文人名士的青睐。
茶具发展到现在,很多家庭都设有茶海供三五好友品茶聊天。茶海是便于烹茶、品茶的家具,备有排水系统,以方便将第一次泡茶(洗茶)的水倒掉,同时用来洗茶壶和茶杯等。现代的茶叶也是直接冲泡即可的成品,茶具向精密化方向发展,主要有茶壶、茶杯、茶碗、茶盏、茶托(也称茶船)、茶盘、茶荷(用来盛放待泡干茶)、茶盅、茶匙、茶则、茶漏和茶缸等。茶匙、茶针、茶夹、茶则、茶漏,连同茶筒,六个器具又被称为“茶道六君子”。
茶匙,盛茶入壶时使用;茶针(茶通)的主要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以保持水流畅通,或把茶叶在壶底拨匀;茶夹,也叫茶铲,可将茶渣从壶中夹出,也常有人拿它来夹着茶杯清洗,防烫又卫生;茶则,又称茶拨,主要用于挖取壶内泡过的茶叶,也可与茶匙配合使用,拨弄茶叶到茶壶里,故名茶拨;茶漏放在壶口防止茶叶掉落,也叫茶斗。另外还有茶巾、养壶笔、茶宠等茶具副产品。这一大家子茶具品种齐全,互帮互助,才能显示“茶道”的艺术魅力。
茶宠多为紫砂或澄泥烧制,也有瓷制、木制或石制。饮茶者以茶水日日滋养,时时把玩,久而久之,茶宠光泽明亮、温润可人,仿佛有了灵性。
茶具如此之多,当然应该有相匹配的环境方能成为雅事。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尝新茶》一诗中说:“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佳。”喝茶需要五美,即新茶、甘泉、洁器、晴天和嘉客。现代作家周作人喝茶的心得也十分令人神往:“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盖碗是常见的茶具之一,以瓷质的居多,由盖子、茶碗、托盘三个部分组成。
北宋著名学者程大昌写了一本名叫《演繁露》的书,里边记录的全是关于文学、历史、民俗、饮食、地理等方面的小故事,其中有一则小故事记录了盖碗的来历。
原文这样写道:托盏始于唐,前世无所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熨指,取碟子融蜡像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寘盏于蜡,无所倾侧,因命工髹漆为之。
意思是说,盖碗起源于唐朝,被称作托盏,由茶盏和托盘组成,在唐朝之前不曾有过,是四川节度使崔宁的女儿在喝茶时无意中发明的。崔大小姐某次喝茶,不小心被茶碗烫伤了手指,就索性把茶碗放在一个装有蜡油的碟子里,端起碟子喝茶时,茶盏嵌入蜡油不仅不倾斜,也解决了烫手的问题。
南宋时期,人们发现用托盏喝茶看起来很文雅,于是,这种喝茶方式很快在文人雅士之间流行起来。然而,此时的托盏并不能泡茶,只能用茶壶泡好茶后再倒进托盏里喝。明朝初期,人们为了泡茶方便,就索性给茶盏加上了盖子,把茶盏改变成容量更大的茶碗,由此,名称确定下来,称作盖碗。
人们用盖碗喝茶的鼎盛时期,无疑是明朝中后期到清朝时期。
盖碗毕竟是从江南水乡起源和发展起来的,处处体现出江南水乡特有的优雅、秀气、精致、细腻的特点,如果端起盖碗大口牛饮,势必会抹杀风景。
因此,用盖碗喝茶,要讲究许多礼仪。
用盖碗喝茶时,要抬头挺胸,上半身要挺直坐着,先伸出左手端起托盘,再用右手抓起茶碗上的盖子,并把盖子稍微倾斜,在茶水里轻轻刮几下,同时,口中向茶水中吹气,目的是为了带走茶水中漂浮的茶叶和茶沫。然后,再把茶碗送到嘴边,碗口朝嘴边倾斜,将茶水小口吸进去。
记住,要小口小口地吸,不能大口喝,一是茶水较烫,大口喝容易烫伤口腔黏膜,二是用盖碗喝茶重在品茶和闻茶香,大口牛饮就失去了盖碗喝茶的意义。
在古代的文人雅士眼里,用盖碗喝茶不仅象征品位,还象征一种文化寓意,盖子被比喻为天,茶碗被比喻为人,托盘被比喻为地,喝茶时把它们全部抓在手中,就象征着喝茶的人抓住了天时地利人和。
如果去做客,主人给客人端来盖碗茶,客人在喝茶时,最好不要用盖子刮去漂浮在茶水上的茶叶,若这样做,会被主人认为招待茶不好,让客人嫌弃了。
优质茶叶被开水冲泡后,吸饱水分的茶叶很快会沉入底部,茶水看起来纯净、鲜亮、无杂质。若是劣质茶叶,冲泡后浮茶和茶沫较多,饮用时口感差。
适合盖碗冲泡的茶叶很多,铁观音、乌龙茶、大红袍、红茶,都适合用瓷质的盖碗冲泡,水温以刚烧开的开水最好。
若是铁观音和乌龙茶,冲泡时间以30秒到1分钟为宜。
大红袍冲泡时间以1分钟到2分钟为宜,绝大部分红茶的冲泡时间跟大红袍基本一样,滇红是一个例外,滇红冲泡时间首次以10秒为宜,从第二次开始可以每次适当延长几秒,否则,味道会越来越淡。
盖碗当然也可以冲泡龙井、碧螺春、毛尖等绿茶,但是,一定要用80度的开水来冲泡,水温过高的话,容易破坏绿茶中的维生素,降低绿茶的价值。
说是礼仪大国以及饮茶大国,全世界想到的第一个无疑就是中国,在喝茶的礼仪上可谓是自古就传承着很多知识。古代即使是普通的茶叶照样有着讲究的喝法。
还想了解》》 明前茶的特点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按照现代观点,不应纳入器具。
茶瓯最典型的唐代茶具之一,也有人称之杯、碗。至宋代时,发展成为饮酒斗茶的一种标志性日用茶具。茶瓯又分为两类,一类以玉壁底碗为代表;另一类常见的是茶碗花口,通常为五瓣花形,一般出现在晚唐时期。
也叫盖碗,盖碗也称“三才杯”暗含天地人和之意。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
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水从茶壶而来,倒进茶杯,之后给客人品尝茶水。茶杯分大小两种:小杯主要用于乌龙茶的品啜,亦叫品茗杯,是与闻香杯配合使用的;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于高级细嫩名茶的品饮。
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
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点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后世就遍及于整个南方。
川人使用茶盖还有其特殊的讲究: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