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会对养壶有些误解,以下这几个误区,尤其是收藏爱好者要注意!
1、切忌心急
养壶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求快而用细砂布、砂纸、抛光布等擦拭紫砂壶,这样做会损伤壶的表面,使壶失去自然光泽、留下划痕,从而破坏紫砂质感。
2、切忌剩茶
有些养壶的人,认为饮剩的茶汁留在壶里有助于壶的养成,这是错误的认识。虽然紫砂壶确实有隔夜不馊的特点,但隔夜茶会有陈汤味,对紫砂壶损害很大!而且这样做不卫生,对身体也不利。
3、切忌只用一把壶
不要喝什么茶都用同一把壶。喝什么茶一定要做到什么茶用什么壶,必须严加区别,不能混淆。
养好一把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用壶之人要有一个好习惯。归根到底,要先有一把好泥料制作成的壶,否则养不出来。
也就是:泥料好的壶好的养壶方法=一把好壶。
下面介绍五种基本的养壶方法:
01.新壶初养
新壶购置回来后,可用细砂布稍加摩擦,千万不能用粗砂布打磨,以伤害表面
煮茶时,不能用铁壶,因铁壶中的铁单质会与茶叶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这种鞣酸铁就是我们平时用的蓝黑墨水的主要成分,会使得茶汤变成蓝黑色。且不说鞣酸铁影响了茶叶的口感,还会刺激胃粘膜,很有可能引起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铁壶我们用来煮水可以,但如果是煮茶,最好还是用银壶、陶壶、玻璃壶等更佳。煮茶的时间不能过长,以3至5分钟为宜。把水煮至微微冒泡还未沸腾的状态,再把备好的茶放入煮茶器中,沸腾后即可出汤饮用。之后再加入水煮开,而非一直用水泡着边熬边出汤。因为茶叶在壶中浸泡再长的时间,也不会产生更多的有益成分,反而会减少。
好紫砂壶的判断标准:看壶的含砂量、年代与作家、看做工、看泥色、看造型艺术、看肌理效果。
1、看壶的含砂量,砂制的好坏。打个比方,好砂做出的壶,用壶盖轻敲壶口声音清脆,像金属物的敲击。不好的声音发闷,像敲破锣。
2、年代与作家。好紫砂壶其名家的壶自然会有印章留在壶体。一般在壶底,壶盖,壶柄上。
3、看做工。做工不好,名家的壶也不会太值钱。我有一把陈卫东的壶,砂料不错,做工看上去也还行。再仔细看就坏了,壶盖歪了一点点。就这一个缺点这壶就不值钱了。挑壶是个经验活,不是寥寥几句就能说清的。
4、看泥色。紫砂的泥主要有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由于泥料的配比不同,还可以得到朱砂紫、栗色、海棠红等,故而紫砂泥也称“五色土”。紫砂壶最佳并无定法,但必须注意,有的泥中掺入了不少矿物燃料,使用中可能有有害物质渗出。
5、看造型艺术。紫砂壶主要有两大类:一为花货是以支付物为描摹对象,加以变形夸张等方法制作而成。二是光货,即以不同的几何形体为造型依据。
6、看肌理效果。由于紫砂壶一般不施釉,全靠素面素心沟通茶人,那么肌理效果就成了选的外观标准之一。有的细腻得犹如婴儿的皮肤,抚之顿生怜爱之情;有的则在生料中拌进熟料,烧成后在壶的表面出现橘皮的效果,稚出可爱。最忌的是那些表面打上人工包浆蜡质颜料的壶。壶内涂了墨汁充茶垢。
需要注意的是:只重名家证书不重艺术、只看年代不看艺术都是不对的。
1、真正名家的壶,单看“精、气、神”就能令人感慨,感觉出来几分。假如看着呆板,比例不协调的名家壶,买了也是没有珍藏价值的,说不定所谓的名家职称都是买来的,网上查不到。
还有产量特别大的名家壶尽量不碰,一个有涵养有实力的做壶名家,不仅是低调谦虚的,而且产量也是比较少的,宜兴丁蜀镇就有很多默默无闻的民间做壶高手,他们不求浮名,不露山水。
2、许多人以为紫砂壶越老越好,专门收藏旧壶、老壶,这也让紫砂壶市场出现了很多造假的现象。市面上主要有两种造假方法,将泥料的表面作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作旧;
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其实,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收藏紫砂壶最忌贪便宜,刚起步的投资者,最好不要考虑名家作品,而是要考虑自己的消费水平和承受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好紫砂壶是什么样的?
人民网-紫砂壶收藏的几大误区 什么才是好壶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