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少石建水陶干泡盘新作
编者按:对于刚认识云南建水紫陶的陶友,关心得最多的问题,诸如“建水紫陶价格大概价位、云南建水紫陶价格”“建水紫陶图片及价格”“云南建水紫陶名师排名”“紫陶茶具”等相关问题。我们在此梳理了给予新陶友正确认识云南建水紫陶知识。
少石建水陶干泡盘新作赏鉴
少石简介:段栗(1971~),字少石,重庆人,现定居建水,2009年创办了“力耕陶园”。将所学之书法、绘画、篆刻与建水陶传统刻填装饰技法融合,形成自己独有的陶器装饰形式语言。2012年荣获“第六届向逢春杯”装饰银奖。
特别声明:本文由网整理编辑,图源于陶韵文化,仅作交流,不代表任何购买建议。
题解: 旧时文人常以此八字入联语相对仗。
马蹄,秋水,指《庄子 · 外篇》中的《马蹄第九》和《秋水第十七》两章,一言天马无羁,伯乐善治马反而害马早死;一言秋水灌河,海纳百川,井蛙不可以论海,夏虫不可以语冰,天地之外尚有至大无涯之域。
虎尾,春冰,出于《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言「大人」的忧患之心就像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渐将解冻的冰面上。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估摸应是朱子一派道学先生对这马蹄虎尾八个字的体味。我在此挪用则只是因为读起来、看上去都很美,并借来比喻宋元美术与器物中的两端,一种是自由无拘、了无罣碍的美,如磁州窑、耀州窑之刀斧凿凿;一种是忐忑不安,戴着镣铐曼妙舞蹈的美,如定瓷与哥窑的恭谨和内省。并进而相互交织、渗透、迭压、幻化。
虎蹄,马尾,春水,秋冰。
「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
——宋磁州窑枕题辞
旧题宋太平老人《袖中锦》开篇列出有宋一朝二十八种天下第一:
「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建州茶、蜀锦、定瓷、浙漆、吴纸、晋铜、西马、东绢、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兴化军孑鱼、福州荔眼、温州褂、临江黄雀、江阴县河豚、金山咸豉、简寂观苦笋、东华门把鲊、京(又作「右」)兵、福建出秀才、大江以南士大夫、江西湖外长老、京师妇人,皆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
从书后行文来看,作者时代应已入元,但的确通篇充盈着浓浓的宋人气味儿。
这种气味是将汴京的女人味儿与江阴的河豚味儿混着,是将江南的士大夫味儿与开封东华门的腌鱼味儿混着,是将大内的酒香与交趾国进贡的咸豆豉味儿混着,是将高丽秘色「出香」与定州白瓷瓯浑置于茶床之上,是跨坐契丹的金马鞍,腰佩西夏的铁利剑,是嚼着简寂观的苦笋,再痛吸一口洛阳牡丹花的浓香……
总之,混融感官与理性,出入跳跃于雅俗之两端,很违和又很不违和,在不经意间引诱你、俘获你,于若即若离之中,并略带一抹虐恋式的绛绯唇脂。在宋词与宋画间也常有此趣味。
故此,慕宋至极之士言必称「佞宋」,藏书家黄丕烈自号「佞宋主人」,绝声色之好惟以藏校宋版为生命。画家吴湖帆填《佞宋词痕》于沪上孤岛,品宋刻《梅花喜神谱》,嗟悼亡妻潘静淑,唱和知己周练霞。
佞宋,是一种溺爱,让你有些微轻慢的窒息。
然而我们身处祖国的心脏,微信间尚不敢造次又何敢称「佞宋」?,况幽燕之地,只余下中山公园里一块乾隆从临安德寿宫遗址强移来的宋石「青莲朵」了。北海琼华岛确始于金,然而大金功业令「辽倾宋奔」,在灭宋之邦「佞宋」实在有些煞风景吧。又加上近日的北京,世事纷扰,服服帖帖的北京本地土著也觉面上无光。如阅一百一十年前排满革命者编写的《燕京游记》所云:
「燕地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而豪杰辈出焉。乃今多腼颜俯首之人也。岂以五胡契丹金人蒙古东胡窃据而后膻腥混杂而民性为之大改耶?抑燕民向受外人压抑最为密迩,故习惯自然以养成奴隶之根性耶?」
作者呼吁荆轲等「屠狗击筑之徒」愤然而兴。被胡化的我辈有些汗颜,之后还是乖乖回到胡衕附近胡吃一顿胡人酒肉,肉干酒罢,洗脚上床,休管他门外有斜阳。
南望开封,屡次被淹、被毁的汴京宋城早已深埋地下,新开封已华丽转身为一个中原小吃重镇。再南望「行在」杭州,西湖歌舞依旧,只是电商名城的烟火气与「人间天堂」的书卷气结合得尚未妥帖,甫出西湖边一百五十步外便令人心浮气躁。安缦法云的瓦舍庭园尚称隽雅,然承包出去的杭帮菜餐厅则不敢恭维。那么我们能去本星球上的哪个现有的大都市里追寻宋人的乡愁呢?
思来想去,检点本册征集到的器物,发现一半左右都曾为日本旧藏,包装桐盒森森然在列。又有友人T先生新置京都古宅于金阁寺旁,青苔古墙,景致粲然,热情招客小住。
心下称好——不如东渡。
东渡,去京都罢。
在致拍摄小组同仁的一封短札里,我写道:
关于日本拍照,主题大致为去京都找寻宋元人间的色、声、香、味、触。因为平安至室町时代的京都,深受宋元文化和禅宗的影响,尤其是南宋。干道、淳熙年间,日本临济宗初祖荣西禅师两度入宋求法,归京都后弘阐禅宗。来自宁波和天目山中的中国僧人、商人也在宋元百年间络绎东渡,携来佛像、佛画、陶瓷、漆器乃至茶道、香道、花事、伎乐。忆及十余次往来京都,感觉其寺院建筑,山形水系,木石庭园,街道布局,河流穿城而过、酒楼勾栏沿河铺展的气息实具宋风。所以我们可以有所取景。室町时代能乐大师世阿弥和尚说:「隐藏着的花才是真正的花」,又说:「欲演怒涛之势,必存风柔之心」,我们拍秋景不用拍花,拍果实、拍落叶、拍水、墨、茶、酒、点心甚至豆腐或鱼翅面,并结合几件器物搭配。果实静物布局可参考牧溪和尚的六柿图。表达一种晚秋的成熟、慵懒、寂灭与轮回。当然,龙安寺伟大的石庭枯山水是少不了的,因为与我们的哥窑瓷器气味相投。祝顺利,秋日和。
于是摄影师曹携狐、牛、楠诸同事分头行动:赴本能寺旁寺町通之鸠居堂轻掀暖帘,购笔墨熏香;于始于明治三十七年的京都名店Yojiya购艳红胭脂;再于伊势丹站前购柿子,挑最好看最纯色的几只;于河原町路口花店细细挑选红天竺、毛栗子;顺路拍摄鸭川三条四条间的水景;再于宽永堂购和果子数种。日暮,赴元吉町白碗竹筷楼食当家名物鱼翅面。
饭罢,归宿,一切就绪了。
「周尺将盈尺,宋瓷方是瓷」
——乾隆《咏官窑盘子》
谈起清代帝王的艺术品味,时人必扬雍正而贬乾隆。但仅就宋瓷赏鉴而言,乾隆无疑是明清两代可称卓越的鉴赏家。其祖父康熙胜在创新,不喜旧磁器,在《圣祖庭训格言》中甚至说:「旧磁器皿俱系昔人所用,其陈设何处,俱不可知。看来未必洁净。」故不可留用,只能置之案头作为一时清赏。父亲雍正则是创新与复古兼有。到乾隆则竟是一位狂热的「向后看」的复古主义者了。
台北故宫的《得佳趣》一书对乾隆「佞宋」梳理得非常清楚,乾隆一生为陶瓷鉴赏所做御制诗约二百首,其中题刻在宋瓷五大名窑(包括误判为宋者)上的,已知存于两岸故宫和大英博物馆的器物就有131件之多,北京保利亦曾经手官窑小方壶、「柴窑」碗、官窑小贯耳壶三件御题瓷器。可以说对陶瓷鉴赏,乾隆帝十之八九的精力都倾注在宋瓷上了,故而珠山御窑厂的那些玲珑工巧的新作虽然「新瓶制更佳」,但显然对乾隆帝来说是不怎么走心的,而他同现代学者一样,对《坦斋笔衡》、《负暄杂录》、《春风堂随笔》、《遵生八笺》中对官哥窑的有所记载的重要文献非常熟悉,章生一、章生二,汝州青器,北宋官窑,修内司,郊坛下,哥哥窑,龙泉窑,这些我们今日在研讨会上诸专家仍然莫衷一是的宋瓷核心问题,也是当年乾隆念兹在兹的。并且在凤凰山窑址发掘前的二百三十年前,他就已坚定得认为修内司官窑产自临安凤凰山。
「修内陶秘器,官窑异外间。
难分建隆代,总出凤凰山」
——乾隆《咏官窑葵花盘》
「挣钉犹是宋窑遗,冰裂纹存泑水滋。
一例鳯凰山下土,不经陶炼孰珍之」
——乾隆《咏官窑碟子》
本册有幸收入两件哥窑名品,一为哥窑倭角方洗,一为哥窑贯耳壶,壶底亦蒙御题,并贴有清宫「敬字号」黄签,似旧藏于紫禁城敬胜斋中。哥窑器亦是乾隆经常题咏的名器,有咏《哥窑盘子》云:「处州精制擅章生,盘子曾供泛索盛,新法不看百圾破,那知得号有难兄。」乾隆对哥窑的最看重之处在于其被称为「百圾碎」的釉层碎密开片不同于官窑的特殊美感,所谓「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恰似标坏相,而能完谧神。」(《咏哥窑葵花碗》)
乾隆认为,哥窑瓷器胜在「古色穆然火色微」,而釉色不如官窑青润,即「纯青虽觉逊官窑」。但圣明如炬的乾隆竟然发现:哥窑在五大名窑中的首屈一指之处在于:符合政治正确。乾隆题哥窑盘子诗曰「笑把葵花百圾者,恰如烈士善循名」,即「百圾碎」的层层「裂片」象征了「烈士」的节烈之风;而其常用的葵花口造型则象征了臣子葵花向日的忠诚。
乾隆在哥窑的碎纹中看到了「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文天祥,可谓狂想。于是文天祥、史可法也被尊为大清的圣贤忠烈,而功在本朝开国的洪承畴、钱谦益则被耻辱地划入《贰臣传》。如此「佞宋」,可又有些去宋远矣了吧?
向忠烈致敬之后,茶歇一下,回到宋瓷的色、声、香、味、触吧。五欲供为佛前的供养品,包括明镜、琵琶、涂香、果实、天衣五种物品,分别对应人的眼、耳、鼻、舌、身,再对应人心的五种感欲——色,声,香,味,触。从负面说,五欲使人无法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从正面说则五欲也正是凡人人生的动力。印度佛教有五欲,亚里士多德亦有四感,只是将味觉隶属于触觉。罗马人格利乌斯于二世纪也把感官划分为这五种。到中世纪之后的不列颠,五欲也成为一个常识概念。
不过,东西方孰早孰晚又是另一椿公案了。人间五欲也体现于陶瓷上。
色,可看定窑器的「一瓯天下白」,可观龙泉釉的梅子初青;声,可弹出「金扣定器」碗盘的铮铮之鸣,可倾听官哥碎器的喑哑之低吟,彷佛新的开片还在继续嗦嗦生长。触,可抚哥窑洗釉面的「酥油光」如丝绸般柔和,如处子微汗的脸颊。而磁州窑大刀阔斧的剔刻搔落梅瓶则手感爽利,如推拿刮痧般痛快。香,味,则可在建盏兔毫与吉州玳瑁中寻寻觅觅。而置哥窑小方洗于龙安寺石庭的长廊之上,内盛清水,在霜降日的午后阳光下摄其影,以低视角、横向构图的镜头向小津安二郎致敬,这一帧作品的景像的确混融了色、声、香、味、触的界限。
你是出离舍弃,还是沈溺拥揽?由你自己选择。
汝、官、哥、钧瓷质之美,历来鉴赏家以为在釉层纹片与气泡之中,鱼子纹、蟹爪纹、柳丝纹、鳝血纹、蚯蚓走泥纹……让你在纹路中游走沈醉不知归路。而薄胎薄釉、薄胎厚釉、二次覆烧、多次挂釉后产生的各种釉层气泡,有的如「聚沫攒珠」,有的又寥若晨星,或乳浊、或酥光,这些纹片与气泡在肉眼下为一观感,十倍放大镜下为一观感,二十倍放大镜下为一观感,显微镜下又为一观感。袭用传统目鉴方式,我们看到犹如窑内从胎体中逸出的碱金属与氧气,成为窒息在釉层中的一个个茫然而美丽的气泡。
以气泡鉴定古陶瓷的方法实在是一种令人煎熬的密宗心法,如同无知的我,仅从话剧《哥本哈根》里略知的海森堡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的庸俗化解释——即在你盯住一个点并自认为把它计量准确时,测量的行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扰乱了那个事物,其他的量就变形了。所以「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是错误的,不可知的庄子和禅宗是正确的。
知否?知否?瓷如是,事功如是,人生亦如是吧。
不过,面对一件紫口铁足的哥窑洗,我还是会不由得拿起十倍放大镜,屏息凝神,仔细地看了又看,作专家状。诚然还是看不明白,才想起前辈师长的教诲,看古瓷要看到骨子里才行。对了,胎骨还没看清呢,再俯贴那几点铁色支钉痕上直到眼酸。恍惚间似已剔釉见骨,进而再敲骨吸髓,彷佛误入了宋人李嵩《骷髅幻戏图》的「五里墩」下,大骷髅悬丝傀儡小骷髅,观者是看到骨里了,可是能看得到人生的本来面目么?
辽宋金元的神州板荡之世,北方磁州窑系的瓷枕之上多有以书法诗文直抒胸臆表达家国之思或骨肉亲情,常令人耳目有所感动。叶喆民先生《中国陶瓷史纲要》记录的几件瓷枕是为代表。
如大英博物馆藏北宋神宗熙宁四年款鲁山窑「家国永安」珍珠地划花枕,字、工安妥,时为北宋盛世。而一方日本藏绍兴三年款的磁州窑枕上的长篇题辞则记述了宋金战乱间的旅途思家之情。
「时难年荒事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时余游颍川,闻金兵南蹿,观路两旁,骨肉满地,可叹可叹。为路途堵塞,不便前往,仍返原郡。又闻一片喧哗,自觉心慌,思之伤心悲叹。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只有作诗,少觉心安。余困居寒城半载,同友修枕二十有余。时在绍兴三年清和望日也。」
作者行文诚恳,兵荒马乱心慌悲叹的情境十分真切。不过令他稍觉心安,「只有作诗」的那几句诗并不是他作的,而是抄写白居易诗。乡镇「低端」知识分子的虚文矫饰,钻信息不对称的空子抄袭大师,在骨肉流离间必未能免俗。不过,「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句大白话还是说得真好。
金元之交的磁州窑器,白地黑花的酒瓶又为一代表。本册中的「清沽美酒」书法梅瓶即是一例,以当时流行之米芾体书法快速写就,观之仍然能闻到一千年前的酒气。而彭城响堂山文化馆所藏的另一件白地黑花壶则书一首小曲山坡羊:「晨鸡初报,昏鸦争噪,那一个不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好,人不见了。」边款题名「漳滨逸人制」。这种意趣让人不禁想起千年后同为邯郸人氏的方力钧的光头泼皮大画,看来「玩世现实主义」的立根处也是在宋朝啊。
叶先生最喜欢引用的一首瓷枕题诗则在河北彭城临水县出土的白地黑花枕上:
「常忆离家日,双亲拂背言。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再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歧边。」
宋金离乱之世,宗教大盛,佛教兴盛,道教神仙亦如仙班列阵来到人间。在宋元工艺美术中,这类仙道题材为一大宗。本册有一山水堂旧藏白玉雕女仙采芝小像,初见之,以惯常眼光定名为神农采药。再细审视玉人确为女相,神农之名实系错误。查阅扬之水先生《毛女故事图考》,方知应为唐宋间颇为流行的《列仙传》中的女仙「毛女」形象。毛女,字玉姜,形体生绿毛,居华阴山中。被西汉年猎人看到后毛女自称是秦始皇宫女,秦亡入山得遇真人授方,食松叶不饥寒,身轻如飞。在山中,已历一百七十余年。神仙是不老的,然而在另一本书《抱朴子 • 仙药篇》里,毛女最终却死去了。因为她被好事者强拉回城市人间居住,重新食四环以内烟火。毛女的体毛在一年间也就逐渐脱落了,两年后则寿终正寝殁于人世间。「谁知古是与今非」,「笑捻山花望太虚」,所以,做神仙不易,做人搞不好更难。
南宋人方岳有《春盘》诗,即描写宋人食春饼的情景,中有句云:
「青红饾饤映梅柳,紫翠招邀醉松竹。擎将碧脆卷月明,嚼出宫商带诗馥。」
方氏把韭菜肉丝卷饼这事题咏过于文雅,却让人看了一点食欲都没有了。嚼春饼都嚼出了「宫商」之声,和诗人一起吃饭还真是辛苦。不过,宫、商对应的人之五窍是口和鼻,倒也恰当。「咬春」能咬出宫商之声,说明宋元人对音律的敏感,故此宋元也是中国词曲吟唱全盛的时代。而列为文人至上之乐的「古琴」制作和演奏也在宋元明初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本册的倒数第二件器物高山流水铜熏炉之后,颇想寻得一床宋琴作为全场收尾,以合圣贤「成于乐」之梦想。然宋琴一时人间难觅,终付缺如。最终截稿时刻,一床「凤嗉」鸣琴忽翩然现身于办公室。此琴为王世襄先生俪松居旧藏,乃《自珍集》著录九琴之一,式自伏羲式变出,面扁而圆,颇具古风。曾被管平湖先生断为元末明初所制。此琴制作特点在于漆质坚实,流水断纹细腻而生动。曾经郑珉中先生修整,故王世襄夫妇经常弹奏。我不识琴技,好奇此琴声音究竟如何。特约王风教授张弦操缦抚之,曰其声「奇古透润、音韵悠长」,乃十分好琴。
此凤嗉琴在民国时历经名家递藏,先为红豆馆主侗贝子溥西园藏品,再归白云观住持安世霖,在1946年安道长被群道士活焚「火化」之后,此琴免于凤凰涅盘仍能幸存。再归关仲航先生,继而转赠王世襄。曲曲折折之百年间,此琴能再度面世,亦是一个佳缘。红豆馆主侗五爷,乃音律大家,京昆名票,梅郎恩主。大清国歌《巩金瓯》作曲者,此曲颁行六天后武昌起义爆发,即成为大清挽歌《金瓯缺》。朱家溍先生回忆,1920年代每逢春日,侗五爷常于西山水獭园别业招客赏花饮茶。他请客人坐于院中杏花树下品茶,自己则在书房的帘栊之内为客抚琴,但闻飘渺琴声,不见抚缦琴人,时屋内书案为著名的宋牧仲铭题紫檀大案,所奏琴曲为「高山流水」,雅集后不久,红豆馆主几尽破产,书画、几案、古琴散入市中。1952年溥西园逝于上海,大师梅郎在大雨中赴沪奔丧,于楠木大棺盖棺前见了五爷最后一面。不识音律者如我辈,轻抚细审凤嗉琴的圆池圆沼,在连绵无尽的漆面流水断纹里,半分半明间听到了那西山下从凤凰喉咙里发出的低吟。
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一位美国脑神经专家说,在大脑里回放音乐和听实际演奏很不一样,在脑子里回放一首曲子只需要实际演奏时间的一半或更少。石黑一雄的短篇小说《大提琴手》讲述一个在威尼斯咖啡馆拉大提琴的小伙子,邂逅一位神秘中年女士。女士只听男孩演奏,并一针见血地给他指导,但自己从不动手演示。原来,女士从小有对音乐的超高直觉,却如有强迫症般的在少女时突然放弃了动手演奏,从此只听、只说、但再也不自己拉琴。小伙子的演奏深度在这种非常态的精神强化训练下突飞猛进。但女士把男生引为知音的同时,也让他成为自己能演奏的假肢。这种关系让很有天分的男生也变得迷惘了。在女士终于回归正常生活回国嫁人之后,他也就成了一个庸常的酒吧演奏手,天分消失在空气中。
九月初秋,在最好的阳光下去水城威尼斯看展览。夜幕降临后,步行至圣马可广场找寻石黑一雄的大提琴手。广场西侧的三个露天咖啡馆果然各自搭起舞台,轮流演奏招揽游人,也像他小说里说的,因为广场够大,游人「会听见一个曲子渐渐消失,另一个曲子渐渐大声,就好像他在调收音机的频道。」各种著名的古典咏叹调此起彼伏声音「半入江风半入云」,然后间奏一些老电影主题曲,《教父》当然是少不了的,再以后竟然是小提琴版《茉莉花》。
圣马可广场,欧洲的会客厅,除了19世纪初征服者拿破仑增建的连廊舞厅外,全部建筑都完成于9世纪至14世纪之间,并以一种修旧如旧的保护态度原状陈现于21世纪。这个时间也正是我们的两宋辽金元,而我们的宋城只能在地下和主题公园里了。
入夜渐深,正值月圆当空,也是海水涨潮之时。只见一股一股的泻湖水混着海水从广场的石砖缝中冒出来、涌出来,如同积攒了一千年的委屈和泪水,一千年间的眼泪每当月圆之夜就捂不住得从地下夺眶而出。直到积在大教堂镶满金色马赛克的拜占庭式外立面拱门前,形成一个小湖式的镜面,大教堂宛如在水中,漂浮、沉没。劲风中咖啡馆的乐队又开始演奏了,并不是德彪西的钢琴曲《沉默的大教堂》,而是小提琴协奏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间奏曲。宁静,疏朗,如清风流水,一种叙述般的回忆慢慢流淌,这似乎应是所有人都会喜欢的音乐吧。所以《愤怒的公牛》里,伴奏独自挥拳的罗伯特·德尼罗的是这段曲子。《教父II》里唐 · 迈克尔 · 柯利昂孤独地死在椅子上时,那段音乐也是这首曲子。而这个旋律也让我们回到了北京,回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当马小军像一只大猫一样爬上段祺瑞执政府的绿铁皮屋顶时,这段曲子也在夕阳逆光中响起。
太阳的味道、干草的味道、马兰白床单的味道扑面而来……让人有点想家了。
夜也深了、灯也昏了、风也凉了。
还是回到宋朝,还是用一句磁州窑瓷枕上的文字结尾吧:
「众中少语, 无事早归」
2017.11.27.日晨
于北京幸福二村
文化含量的高低本身不存在可比性,但是特色与不同倒是可以有区别。
钦州坭兴陶
据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考证。
在广西近百年来,其传统工艺能够保持和继承并得到发展的只有壮锦及坭兴陶,为此,钦州坭兴陶被认定为目前广西最具民族特色的二件宝之一。
也是钦州最名著名的特产之一。
千三百多年的陶艺文化
钦州坭兴陶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据史志记载: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
民国九年(公元1921年)城东山麓发现逍遥大冢。
内藏陶壶一只及高四尺余陶碑一方。
镌字千六百余言,经考证,始知乃唐开元年宁越郡(即现钦州市)第五世刺史宁道务墓志,可见钦州制陶历史之久远。
传至清朝咸丰年间,钦州陶器发展鼎盛,坭器得以广泛兴用,故得名”坭兴”。
现今香港、澳门上海等地的“钦州街”皆因坭兴陶的流传而有此命名,钦州坭兴陶一时威名远播海内外。
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独特的陶土奇特的功能
坭兴陶(学名:紫泥陶)以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按软六硬四混合,骨肉得以相互支撑方为上品。
因其深藏于山腹地层。
天然洁净、泥质细腻。
绿色环保,且含有铁、锌、钙、锶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丰富矿物质。
“窑变”艺术中国一绝
坭兴陶的“窑变”艺术在国内陶瓷行业中绝无仅有,艺术品位极高,故有中国一绝”之称。
钦州特有的陶土,无需添加任何陶瓷颜料。
在烧制过程所产生的“窑变”是无釉坭兴陶的一大艺术特色,当炉盘上升到1200度的临界点时,偶有发现其极少部份胎体发生窜变现象,并自然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色彩和纹理,须打磨表层氧化物后才发现其真面目,如天蓝、古铜、虎纹、大斑、墨绿等意趔不到的诸多色泽,可谓火中求宝。
难得一件,一件在手,绝无类同”。
窑变艺术陶。
要达到最高境界的艺术效果,还必须要通过工艺设计造型,画面雕刻装饰结合,集春暖、夏绿、秋红、冬寒之灵气于一体。
尽显色彩变化之奥妙。
窑变乃火中求宝。
得之偶然。
并无定格,品位极珍,可谓火与土结合之极至。
精奇冠古今美妙传中外
坭兴陶土质奇特,在装饰艺术上采用传统雕塑技法,纯手工制作、工艺精美、器型变化多姿,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近百年来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家级展览会评比并获大奖40多项,其中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获万国博览会金牌奖:1930年在比利时获世界陶艺展览会金质奖。
产品远销东南亚、东欧、美洲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历代珍品更为20多个国家级博物馆所珍藏。
坭兴陶的历史与荣誉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在钦州城东平心村发现唐代刺史宁道务墓志铭陶碑,这是坭兴陶雏形的最早记录。
咸丰年间(1851-1862年),钦州本地人胡老六用钦江细腻紫泥制作烟斗和坭偶。
开创了钦州坭兴陶产业的新纪元,堪称坭兴陶近代鼻祖。
清同治年间(1862-1875年),钦州从事坭兴的工艺人家聚集于城区的鱼寮横街,开设商店经营坭兴陶,形成了一条坭兴巷(即烟斗街)。
宣统二年(1910年),坭兴陶参加清 *** 在江宁(今南京)举办的第一次劝业会,坭兴陶瓶及罐荣获金奖
民国初至1937年,有商人陆续在广州、香港、澳门、越南及南洋开设商店经营钦州坭兴陶。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1]1915年,坭兴陶作品“山水花鸟瓶”参加美国在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
1930年,比利时王国为了纪念本国独立一百周年,在本国举办了世界陶瓷展览会,坭兴陶作品“岁寒三友猪胆瓶” 荣获第一名金质奖章。
1939年,日本从海上入侵钦州,坭兴陶艺人远走他乡,坭兴陶产业遭爱催毁。
1956年8月,钦州坭兴陶工艺厂成立并恢复生产。
1973年,坭兴陶大花瓶“聚义古瓶”首次在广州交易会展出,该瓶高1.5m,一日本商人花三万元人民币购回日本展出,深受日本人的称赞和好评。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2]1975年,坭兴陶大花瓶“红楼梦古瓶”在广州交易会展出,该瓶高1.8m,国内外客商争相贴签订购,一外商巨款购去后,在澳门举办的“中国陶瓷展览会”上展出。
1979年,在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坭兴陶被评为优秀产品和区优秀名牌产品,荣获轻工业部授予的“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奖。
“张衡地动仪”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一等奖。
1980年9月, 坭兴陶在北京举办展销会,历时51天,473个品种共销售34600件产品。
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北京日报》、《工人日报》、《财经战线报》、《广西日报》等先后播发和报道了展销会的盛况, *** 画报社为展销拍发彩色照片,新华社发了通讯,北京国际广播电台用38种语言向国内外宣传钦州坭兴陶的特点和生产情况。
1980年,坭兴陶茶具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1981年,在香港举办的“广西坭兴陶艺展”,坭兴陶有380多个品种分别在尖沙嘴和油麻地两处展出,除电视台播放外,香港九家报社都报道了展览盛况。
1983年,坭兴陶“提梁古钱壶”被评为中国国际旅游会议优秀旅游纪念品,同年9月被评为广西优质名牌产品,“三足玉环熏鼎”荣获广西工艺美术优秀创作设计奖。
1984年,坭兴陶参加了由意大利西西里大区首府巴勒莫举办的第三十九届地中海国际博览会,“四神挂碟”被意大利国家博物馆收藏。
1984年,在福建举办的全国工艺陶瓷行业展览会评比中,“龙狮熏鼎”荣获创新产品一等奖,“提梁古钱壶”、“壮包壶”荣获无釉陶产品质量第二名。
1984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会上,坭兴陶“四神挂碟”荣获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1986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会上,坭兴陶“巡天壁挂”荣获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1986年12月,坭兴陶作品“铜鼓工夫茶具”、“瓦当挂碟”、“双龙花樽”入选“全国工艺美术新作大展”。
1988年,在钦州东场镇西部约5公里的唐池岭遗址发现了多处古窑址和大量陶片。
陶片(器)有碗、盆、钵、缸、杯和壶等,器物多为白釉,也有弦纹黑陶,窑址内成堆尚未出窑的产品。
经有关专家鉴定,均为隋唐时遗物。
1989年3月,坭兴陶“海石花缸”、“陶牛角”被评为“全国工艺美术珍品”。
1990年8月,国家科委选送坭兴陶“双鸟瓶”、“铜鼓工夫茶具”、“四神挂碟”、“壮包壶”和“金钱茶盒”等十件作品参加莫斯科主办的“中国科技日”展览。
1990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举办的“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上,坭兴陶作品“海棠茶具”、“竹节茶具”和“一色茶具”荣获金奖。
1991年4月,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博览会”,坭兴陶作品“双凤壶”、“古香壶”、“华龙茶具”、“金雀茶具”和“狮头汽锅”荣获金奖,“长寿茶具”、“山泉茶具”、“神龙茶具”和“绿叶茶具”荣获银奖。
1991年9月,在山东淄博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陶瓷玻璃艺术节”上,坭兴陶作品“玉液茶具”、“盘石茶具”和“小花茶具”入选展会并荣获银奖。
1991年,坭兴陶“壮包壶”和“一色茶具”等作品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中国旅游购物节”并荣获金质奖。
1991年10月,坭兴陶作品“紫砂电火锅”荣获“广西区工业新产品百花奖评比会”一等奖。
世博会壮家女坭兴陶
1991年11月,坭兴陶“四神挂碟”、“神鸟茶具”等10多件作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中国陶瓷文化展”。
1994年6月,在北京第五届亚太贸易博览会上,坭兴陶作品“电火锅”、“汽锅”以及“绿叶”、“神鸟”、“飞鸽”、“珍宝”、“华龙”和“长寿”等10多件茶具荣获“受消费者欢迎的最佳产品奖”。
1994年7月,坭兴陶“双环玉龙古瓶”、“双环三足友云瓶”、“魏武龟寿缸”、“四神古瓶”等10多件作品入选“北京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名家作品展”。
2001年,钦州市坭兴陶工艺厂改制为钦州坭兴陶艺 有限公司并恢复生产。
2002年4月,坭兴陶“桂林象山水月茶具”荣获“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银奖。
同年该产品参加“2002年香港国际专利技术博览会”荣获金奖。
2006年4月,市委、市 *** 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实施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研究的课题。
2006年2月,钦南区委、区 *** 成立了钦州坭兴陶工艺美术研究所。
主要职责是从事坭兴陶产业的产、学、研和服务坭兴陶企业。
2006年12月,坭兴陶作品“高鼓花樽”荣获在蒙古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
世博会海宝坭兴陶
[3]2007年,广西钦州坭兴陶艺 有限公司生产的坭兴陶产品荣获广西名牌产品,并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2007年4月,在重庆举办的“第五届国际旅游品和工艺品交易会暨国际礼品和家庭用品展览会”上,坭兴陶作品“壮乡石榴瓶”荣获金凤凰产品设计创新奖,“壮福瓶”和“壮家三口”荣获铜奖。
2007年7月,在广西举办的“首次珍宝世界发现之旅暨广西民间收藏品评宝大赛”中,坭兴陶作品“开光花鸟对瓶”被评为“广西民间收藏十大优秀宝物”。
2007年7月,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生产的坭兴陶产品“壮乡石榴瓶”、“壮福瓶”、“壮家三口瓶”和“神牛”、“苗乡情”五件作品被国务院新闻办选送为代表中国优秀手工艺品,参加在墨西哥举办的“感知中国”大型对外交流活动。
2007年10月,在南宁举办的“广西首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上,由坭兴陶“八桂情”、“五象瓶”、“金凤送五福”等组成的系列作品“壮乡情”荣获一等奖。
2008年4月,在南昌举办的第43届全国工艺品、旅游品暨家居用品交易会上,坭兴陶作品“壮魂花缸”、“八桂民族之花”和“双环龙纹瓶”荣获金奖,“和谐瓶”和“微刻万字瓶”荣获银奖,“开窗式花鸟对瓶”荣获铜奖。
2008年6月,坭兴陶烧制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8月,在 *** 的支持下,钦州坭兴陶行业协会成立。
2008年11月,在杭州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展中,坭兴陶作品“苗家印象”荣获金奖,“壮乡情结”、“生命之源”、“春秋大利盘”和“奥运会纪念陶钟”荣获银奖, “铜鼓凤尾樽”等五件作品荣获铜奖。
2008年12月,坭兴陶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世博壮乡情
[4]2009年3月,在江苏扬州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第44届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暨家居用品交易会上,坭兴陶作品“双环书法瓶”荣获“金凤凰产品设计创新奖”金奖, “好汉花瓶”和“锦绣瓶”荣获银奖,“乾坤阴阳瓶”、“祥云凤与灯笼”和“舞动”荣获铜奖。
2010年3月1日,世博会特许办与两家坭兴陶企业签订《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生产许可协议》,正式成为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生产商。
另有四家坭兴陶企业通过世博会特许办的审查,成为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的第三方生产商。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历时184天,《世博缘·壮乡情》坭兴陶大花瓶由广西钦州千秋陶业有限公司设计、制作,瓶高2.21米,直径0.66米,是屹今为止烧制成功的最高大的坭兴陶花瓶,经过184天的展览之后,《世博缘●壮乡情》坭兴陶大花瓶被上海世博中国馆永久收藏。
紫陶
建水紫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宋末年间开始生产陶器,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历史上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的说法,紫陶属传统的名优产品。
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被列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并驾齐名。
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
用建 建水紫陶
水近郊五色陶土制作成型,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陶器色泽深紫,花纹雪白,叩声如磐。
其中深黑嵌白者,尤为上品。
建水紫陶品种繁多,有煮器具、茶具、花盆及案头陈列装饰用品等。
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用作蒸具,可蒸鸡、鸽等肉食品,鲜美异常。
建水紫陶采用当地得天独厚且蕴藏量丰富的红、黄、紫、青、白五色土配制。
色调为红底白花和黑底白花或白底红、黄、蓝花等。
装饰上采用刻划雕填,既有粗犷豪放、大笔、大块的书法,又有写意国画和民族图案。
画面用笔潇洒,刀法流畅,无论刻划飞禽走兽,还是花草鱼虫,均栩栩如生,给人以古色古香、高雅而不俗之感。
生产工艺上采用无釉磨光,即坯体不上釉,烧成后只需打磨、抛光、产品就可清新光洁。
一旦敲击铿锵有声,真可谓“体如铁、色如铜、音如磐、亮如镜、光照鉴人”,形成了有别于陶器的独特之处,实为“陶坛一秀”。
悠久的制陶史锻造了精湛的民间制陶工艺,同时也锤炼和哺育了一代代民间制陶工艺师。
早在1921年,建水艺人向逢春制作的陶器,就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美术奖。
建水陶产品丰富多彩,精美绝伦,其产品主要有瓶、尊、盆、盘、碟、碗、壶、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乐器、日常生活用品等一百多种,深受人们喜爱。
其特点表现在:1、建水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
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
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
2、建水陶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将书画艺术与雕刻填泥工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建水陶讲究精工细作,尤其注重装饰,它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金石、镌刻、镶嵌、等装饰艺术于一身,神形兼备,美轮美奂。
清以来,建水的骚人墨客文人雅士以半干的陶坯为纸,尽情挥洒泼墨,移字画于陶坯之上。
陶坯落墨后,艺人们依样将墨迹精心雕刻成模,再经填充彩泥、修坯、风干、入窑焙烧、分次打磨后,使建水紫陶呈现出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产生出古拙斑斓的金石之气。
加上其独创的“残贴”和“淡艳”装饰工艺,将古老的建水陶艺点化得出神入化,美妙绝伦,是中国陶艺装饰的奇葩。
它既保留了名家笔墨的气韵,又兼顾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的特性,彰显了名家捉毫濡墨,悬肘运笔的厚实功底,也传承了建水陶独一无二的制陶工艺。
以古朴斑斓的视角冲击,纯洁淡雅,自然纯朴的感染力,给人以优美单纯的宁静,有“雅陶”之赞美。
正是有历代骚人墨客,文人雅士与工匠们的倾力合作,精心打造,才使建水陶成为集实用 建水紫陶价值、审美价值于一体的高贵、典雅的艺术品而荣登大雅之堂。
建水陶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是难得的工艺品。
它采用“断简残贴”的艺术手法、“淡艳”装饰效果和无釉磨光工艺,将书法艺术与紫陶加工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产品丰富多样,精美绝伦,有壶、杯、盆、碗、碟、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因耐酸、耐温、透气、防潮和保温久的特点,用汽锅蒸肉类、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可滋养身体和治病,著名的云南名特小吃,云南汽锅鸡,其汽锅即为建水紫陶产品;用紫陶炊具盛藏食物,隔夜不馊 ;用紫陶茶壶泡茶,纯正不变味;用花瓶插花经久不凋;摆于案头或博古架上,会令人陶醉于艺术世界之中。
历史
建水紫陶(8张)建水陶瓷源远流长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3500多年前便出现了原始的制陶业,到汉代已经有了较为完美的陶器,至宋代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从元代到明代,建水青花瓷业进入了百花争艳的鼎盛时期,成为云南省生产陶瓷的中心,仅次于江西景德镇,产品远销省内外和东南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视为我国“国瓷”的一部分。
自清代开始,建水又烧制了名闻中外的紫陶,以其别具一格的书画艺术风格而独步天下。
建水紫陶在解放前即享有盛誉,市场价值颇高,其中尤以向逢春陶器制品价格最高,有“向氏紫陶,价同黄金”之美称。
无论是达官巨豪,还是平民百姓,俱以得到向逢春烧制陶器摆设于家为荣。
建水紫陶集书法、绘画、雕刻、镶嵌、烧制、磨光等工艺于一身,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建水紫陶在上海世博会上大放异彩 在今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建水紫陶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被选入我省特色展品,进入云南馆进行参展,以卓尔不群的气质和魅力再次展现世人面前。
建水紫陶历史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制作工艺,与江苏的宜兴陶、广西的钦州陶、四川的荣昌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建水紫陶具有亮如镜、质如铁、音如磐、洁如玉的特点。
据了解,此次世博会上,云南以"七彩云南和谐城乡"为主题来展现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城乡和谐发展的面貌,建水县13套件紫陶作品作为云南馆内主要展出部件参与组装布展。
建水贝山陶荘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向炳成的作品在此次展出作品之列,他说,上海世博会是国际一流的大平台,我的作品能在那里展示,感到非常高兴,也非常自豪,这次参加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很好的楔机,建水紫陶由此走出了云南,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1]
紫陶:云南省建水民间传统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
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制作成型。
经过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大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
陶器色泽深紫,花纹雪白。
其中深黑嵌白者,尤为上品。
建水紫陶品种繁多,有煮器具、茶具、花盆及案头陈列装饰用品等。
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用作蒸具,可蒸鸡、鸽等肉食品,鲜美异常。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