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这样的误读,认为有镶嵌的铁壶就是精品铁壶?
其实,一把好的镶嵌铁壶,不管是半镶嵌还是满工镶嵌,必须题材优雅,构图美观,镶嵌工艺精湛,才能给人感觉是一件具有完美艺术性的华贵器皿。反之,就会变成一种俗不可耐的不入流产品。
新老镶嵌工艺剖析
日本镶嵌铁壶包含存世的老镶嵌和现代金工大师做的新镶嵌。有的人专门买老,有的人则偏爱买新,双方各执一词。其实,单从工艺镶嵌水准及美观程度来讲,买老不如买新。
无论是现在的高岗系还是京都系云色堂,随着技术的精进、镶嵌工具的专业化,总体镶嵌水准远远高于老镶嵌。
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代日本新镶嵌铁壶的作者要么是传统工艺士,要么既是传统工艺士又有家族传承,更有很多是接受过高等美术院系教育的高才生,他们做的镶嵌工艺纯正,又有着深厚的艺术涵养。
相比之下,尽管老铁壶的镶嵌也是高手,但绝大多数未接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和审美培养,有的甚至是临时找来的工人,还停留在以贵金属堆砌来营造奢华气质的阶段,很少能镶嵌出品相完美的图案。
镶嵌是一门难度极高的艺术
铁壶镶嵌是一门要求极高的工艺,需要镶嵌师既要具备高超的技艺,又要兼备深厚的艺术修为。在做镶嵌布局时,首先要注重选题,把铁壶的主题味道布局给做出来,所镶嵌的画面才值得欣赏。
镶嵌题材涉及人物、动物、植物花卉、山水等,以人物镶嵌的难度最高。人物镶嵌包括开脸、神态、表情、身体姿态等,要表现的活灵活现难度极高,所以人物镶嵌精品铁壶经常可以拍出百万元高价。
镶嵌难度指数第二的是动物,因为有些时候动物的表现需要有力量感,也要有栩栩如生的形态;
第三位的是植物及符号类的一些线条,比如菊纹、花卉、波浪等这些东西对线条的要求也很高,稍微镶嵌的不好一般人也看得出来;
排名第四的才是山水,山水构图线条少许不好一般也看不出;难度最低的是壶身上七七八八的横纹竖纹镶嵌。
有些老壶上的镶嵌很不受待见,其实是镶嵌师仅仅为镶嵌而作镶嵌,只是简单的把金线银线打到壶里面(其实这道工艺也很难),而不懂如何去构思,如何用金线银线布局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这种镶嵌粗看上去很高大上,整把壶金光闪闪银光闪闪,但其实就是件不入流的产品,在日本古代也仅仅是卖给不入流的暴发户,或者一些不懂的欧洲人士,只是枉得镶嵌之名。
铸铁壶鉴别法则:
一、首先,验明正身
在日本所产的正品新铁壶,都有如同国内居民的身份证一样,每一把铁壶专享的产地证明。原产地证明上面印有日本官方的“传统工艺品”认定符号,并记录有制作堂口、生产日期等信息,末尾有堂口印鉴或堂主署名。
二、其次,比对铁壶的典型特征
根据日本铁壶的产地特征和不同堂口的作品特征,逐一比对。包括:造型、材质、着色、纹饰以及每个局部细节。
京都铁瓶在造型及装饰上格外考究,金银镶嵌工艺被大量使用到壶身、提梁、壶嘴或摘钮的装饰上,使得京都铁壶高雅大气和富贵华丽。京都铁瓶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壶底有“鸣金”,壶盖为青铜材质,铁壶表面呈茶褐色。
南部铁器造型古朴,着色厚重,材质为生铁或砂铁,无其它材质的镶嵌工艺。内壁采用高温氧化防锈技术,无涂层,纹饰以传统经典“霰”形著称。南部铁壶的壶盖多为生铁,且摘钮是固定在壶盖上的,不能灵活转动。这成为南部铁器的另一特征。
局部细节看壶嘴、壶盖、摘钮、提梁、鸣金及内壁。壶嘴首先要出水流畅、断水果断,其次看造型是否美观;壶盖形制要与壶身一致,同时宽松适宜。
摘钮对铁壶之美有画龙点睛的功效,一定要细腻雅致,与铁壶配合得当。提梁一定要挺立,且与壶嘴、摘钮在同一直线上,即“三点一线”。鸣金是京都铁瓶的一大典型特征,内壁“超薄”则是山形铸物的特征。
三、再次,看技法工艺
日本铁壶由于有家族世代传承的习惯,在技法和工艺上非常娴熟,做工非常精致,深得手工制作的精髓,因而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模仿的。比如京都镶嵌,尤其是壶身布目镶嵌非常之难,其在镶嵌刻槽时,刻槽的密度极高,犹如布纹,能够掌握此技艺的匠人,即使在日本全国也寥寥无几。
四、最后,看落款
壶的落款会标明堂号抑或作者,很多著名堂号的落款位置及内容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进一步核实真伪。
扩展资料:
铸铁壶的工艺:
为保护此种手工艺,铁壶早已被当成传统的工艺品发展至今;此种作品具有优良的铸铁及传统的技术,其古典的铁肌及朴素的型态被当成是一种纯日式的创作,在日本相当受到重视。
尤其铁壶更是众家之中的代表,受到极高的评价;为了符合时代的变迁,仍以传统的技法为基础,铸出与现代生活相衬的作品,不仅是实用的水壶,更是兼具装饰功能的美术工艺品:如此优良的工艺制品可以让您长久保存与使用。
铁壶的制作工艺大致可以分为:蜡模铸造法、砂铸法和硬模压力铸造法。蜡铸法所作铁壶外观都非常精美,且大部分都采用满工;“砂铸法”铁壶除了霰纹壶,一般不采用满工,而且羽线(合模线)以下一般都是素地;硬模压力铸造铁壶的形制一般都很夸张,多数为高浮雕图案。
1、看堂号和名款画押
通过壶身或盖子背面铸的堂号或者名款画押,可以识别该壶出自何堂、何人、何时、何地。有著名堂号的铁壶,就像当下的名牌一样,价格会很高。也有一些很老的铁壶,在江户时期铁壶初期没有任何落款,但工艺、造型、材质也属上乘,一样是收藏佳品。
2、特殊型款是精品
老铁壶的独特造型,充分显示了釜师们对当代一些事物的理解、态度和心态的寄托。釜师们把壶制成房屋、井台、山水、动物、蔬果等器形,用以壶言情的表达方式,更加高深地注给壶以情感,独具灵性和美义。这类特殊器形的老铁壶很容易被藏者赏识接受,属于收藏精品。
3、形体显功力
铁壶老堂号的壶体各有特色,或浑圆厚重、或精巧古朴。一般安之介、正平、藏六等壶虽然没有款名,但只要在行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大概这就是大师们制釜的上乘功力彰显出来的魅力。收藏时要特别注意壶底的保养状况,看看壶底的厚度、是否漏水、是否已经锈蚀的起层和脱落等等。壶底的薄厚度可以用手轻挠几下听听声音,一般厚底完好的,手挠声音会很厚实深重,底薄的壶,手挠发声会略显轻浮。
4、提梁需立直
很多釜师会在提梁上镶金锉银、精雕细刻;更有多个堂口在铁质的壶身上装上铜或银质的把手,大大彰显了壶的豪华与珍贵。无论是怎样的提梁,一定是立直的才是好品相。平日不要随意掰动把手,若把手松动了且不能立直,则影响了品相,将大大降低铁壶的价值。
5、壶嘴看水垢
壶嘴也叫“流口”,一些百余年的老壶经过多次使用,会结上较厚的水垢,正好可以作为老壶断代的参照。壶嘴一定要水流顺畅,断水果断。有些壶嘴已经破损,一般不用在意,只需要把壶嘴用金、银或铜等镶出壶嘴就可以。好的壶口侧视正视都很美,与壶体般配,嘴的上口高度应该与壶上口一样高,这样壶内的水才不会过早从壶嘴溢出来。
6、壶盖有说法
银壶的盖上会有透气用的小孔,但铁壶很少见,所以铁壶的盖子不宜像紫砂壶一样严密过紧。许多铁壶的盖子和壶身不是同时制造出来的,从龙文堂开始,很多铁壶的盖子都是铜质的,避免由于蒸汽而生锈的麻烦。铁壶的盖子很讲究,一把好壶一定是原壶配原盖,特别是名釜师的壶盖,都是与壶身完美结合,浑然一体的。 有的釜师还会在盖子的正面刻铸自己的画押或镶嵌自己喜欢的图案,有的一把壶会制作两个或多个壶盖。
7、摘钮画龙点睛
一颗细腻雅致的摘钮,除了可以增添美感之外,也可通过它来鉴别名门铁壶。众多釜师们会倾注心机,苦心制作摘钮,特别是名门堂主或名门大釜师,每制一壶,在小小的摘钮上下的功夫更是了得的。铁壶的摘钮用手一拨,转动得很灵活的为好。
8、耳朵环付
每个壶都必须有一对很搭配的环付。环付传统上造型以鬼面或者不明兽居多,还有植物、动物、神器、事物等。龟文堂的貔貅形环付就是极具特色的环付,每个貔貅的形态表情各有不同,惟妙惟肖,令人喜爱。
9、金银镶嵌锦上添花
日本老铁壶中许多壶身、壶把、壶盖上都会看到镶嵌有金银铜等贵重金属的图案,这种设计增加了铁壶的艺术性,同时价格也昂贵许多,远远超过铁壶原有的自身壶价。
10、壶身图案鉴赏
很多日本老铁壶上会有精工铸造的图案,创意极丰富,大凡所知所见的植物、动物都可以作为壶上图案。这些美丽的图案给壶身平添了许多光彩,人见人爱。当然也有很优质的铁壶,完全没有图案,朴实素雅,又唯美绝伦至极。在龟文堂等堂口的铁壶上,有极精美多境的表现人文、山水、风景的浮雕式图案。安之介的壶身都比较素雅,而大国寿朗的壶身多以诗文、花鸟为主。
11、壶身汉字书香之气
诸多铁壶中都有着中国书法绘画和茶文化的影子,文字内容多以诗词、人生处世哲学、座右铭等出现。细看便可发现,壶身或壶盖上的堂号和釜师标志也都用汉字来落款。
12、铸法看数量
铁壶铸造法大致有三种,一为脱蜡法,就如中国汉代的青铜器铸法一样,此法每壶天下仅有一只,尤显珍贵,可视为收藏珍品。二为砂铸法,壶底脐眼的两侧都会有一个小脐孔,这是铸造时留下的透气孔,较易识别。三为高强压力模铸法,在壶体内中界处有一条铸造时留下的合模线,可一模制多个壶,无论器形与图案多么精美复杂,但因为不具备独一性,这种壶的价格至今不高,一般在几千元到两万元之间。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