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看明代茶人许次纾如何品评茶具

时间: 2023-01-14 21:22:18

看明代茶人许次纾如何品评茶具

许次纾(15491604),字然明,号南华,明代著名茶学者,出生于浙江钱塘,地近宜兴。明代自上而下对茶叶生产工艺进行改良后,宜兴和相邻的长兴生产的岕茶名噪一时,而许次纾则对宜兴的片茶情有独钟。

清代厉鹗《东城杂记》中载:许次纾方伯茗山公之幼子,跋而能文,好蓄奇石,好品泉,又好客,性不善饮。所著诗文藏富,有《小品室》、《荡栉斋》二集,俱失传。其所著茶学著作《茶疏》一卷,深得茗柯至理,堪与陆羽《茶经》相表里。该书撰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前有姚绍宪、许世奇二序后有许次纾自跋。全书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品第茶产、炒制收藏方法、烹茶用器、用水用火及饮茶宜忌等,为中国茶具提供了不少重要的资料。

许次纾嗜茶之品鉴,并得吴兴姚绍宪指授,故深得茶理。其著作《茶疏》记载有“杭俗喜于孟中撮点,故责极细,理烦散郁,未可遽非。”反映了“撮泡”新法已渐为接受之事实。“撮泡”法饮茶,也客观上推动茶具的改进。

许次纾对茶具有自己的独到认识,在论述“瓯注”时曰:“茶瓯古取建窑兔毛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定窑最贵,不易得矣。宣、成、嘉靖,俱有名窑,近日仿造,间亦可用。次用真正回青,必拣圆整,勿用呰窳。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故首,银次锡,上品真锡力大不减,慎勿杂以黑铅。

虽可清水,却能夺味。其次内外有油瓷壶亦可,必如柴、汝、宣、成之类,然后为佳。然滚水骤浇,旧易裂可借也。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借。

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随手造作,颇极精工,顾烧时必须为力极足,方可出窑。然火候少过,壶又多碎坏者,以是益加贵重。火力不到者,如以生砂注水,土气满鼻,不中用也。较之锡器,尚减三分。

砂性微渗,又不用油,香不窜发,易冷易馊,仅堪供玩耳。其余细砂,及造自他匠手者,质恶制劣,尤有土气,绝能败味,勿用勿用。”所述充分说明。

这一时期,宜兴紫砂器和锡器茶具的地位是相当的,当然,许次纾所赞赏的紫砂壶器具不是指的一般器具,而是名家所作的优质茶具。

江泳讲透《茶疏》30:明代的茶壶1

原文

        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故首银次锡。上品真锡,力大不减,慎勿杂以黑铅,虽可清水,却能夺味。

        其次内外有油瓷壶亦可,必如柴、汝、宣、成之类,然后为佳。然滚水骤浇,旧瓷易裂,可惜也。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
江泳解读:

         茶壶,以不受其他气味影响的为好,所以首选银壶其次是锡壶。上品的锡壶,效果也不差,注意不要使用掺杂了黑铅的。虽然可以清澈水质,却也能夺掉水味。

         其次,内外釉质光滑的茶壶也可以,必须要像柴窑、汝窑、宣窑、成化窑这类窑里烧制的瓷器那样,才是好的。然而用开水突然浇在这样的茶壶上,旧的瓷壶容易裂开,可惜了。近日饶州窑烧制的茶壶,就不堪使用。

        茶注,说的就是茶壶。注,本意是指注子,古代的酒具,为酒壶的俗称,有盖、嘴、柄,一般用金属或陶瓷制成。用来泡茶的就是茶注,茶壶。

        到了明代,许次纾推崇小壶,容量为半升的为好。

        至于材质,许次纾的排序是:首选银壶,其次是锡壶,然后是瓷壶、砂壶。

        银做茶壶,在古代属于比较贵重的茶具,只有达官贵族才会使用。唐代陆羽在《茶经》里提到:“ 鍑 ,…… 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 ”也就是说唐代开始,就有人开始用银制作茶具了。只是过于奢华,非一般人可用。1987年,在西安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里,就多为金银材质。

        锡,是属于比较古老的金属。宋代的时候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运用。锡富有光泽、无毒、不容易氧化变色,具有很好的杀菌、净化的作用,用来制作茶具效果是不错的。不过由于锡的熔点只有231摄氏度左右,用来烧水不合适,用来泡茶是可以的。

        瓷器茶壶的发展,虽自古就有,但真正发展起来还是自明代开始的。这与当时的喝茶方式有关,明代开始流行喝散茶,自然茶具也就发生了变化。

        柴窑,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位于河南郑州一带。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位于宋时的河南汝州境内。

        宣窑,宣德窑的简称。明代宣德年间的官窑。明代瓷器以宣德窑为第一。

        成窑,指明成化年间官窑烧制的瓷器。

        饶州窑,源于饶州,这个名字来自隋朝开皇年间,也就是现在的景德镇一带。景德镇旧属饶州府浮梁县,现在在景德镇还能看到浮梁县古县衙遗址。景德镇烧制瓷器的历史比较悠久,现在是有名的瓷都。明代开始,景德镇的青花茶具和白瓷茶具,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

下一篇解读:紫砂壶

未经过本人同意,请勿复制粘贴传播!欢迎原文转发分享!

❤ zjy0009

泡茶时如何选用茶具?

答:唐宋时,煮、泡茶的用具称茶器,古人品茶,讲究用器。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借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 说明泡茶时,茶、水、器、火四要素缺一不可。陆羽《茶经》中提出了煮茶二十四器。发展至今,虽然泡茶用具已大为简化,但要真正泡好茶还得配置一定的茶具。现代茶具种类很多,按材料质地不同有陶土茶具、瓷器茶具、玻璃茶具、漆器茶具、搪瓷茶具、塑料茶具、竹木茶具、金属与玉石茶具等,它们各有其特点。 泡茶时如何选配茶具呢?通常根据个人爱好、因茶因具而选用。很多北方人喜欢用茶壶沏泡茉莉花茶,泡上一壶茶,斟入茶盅、茶碗饮用。很多四川人喜欢用盖碗泡茶,一人一碗。很多福建、台湾人喜欢用紫砂小壶冲泡乌龙茶,斟入小杯饮用。很多浙江人喜欢用玻璃杯冲泡龙井茶,一人一杯,便于观赏品评。很多少数民族根据本民族的饮茶习俗,或锅煮壶泡,就用大碗、小碗饮茶。城市的大小办公室上班一族,多数用带盖的玻璃茶杯或瓷茶杯泡茶饮茶,现在又有了带滤网的茶杯,隔离茶渣与茶汤,便于饮用。 玻璃茶杯,一般没有杯盖,适用于细嫩名优绿茶的冲泡,加水冲泡后便于观赏芽叶伸展形态、叶色和汤色。有的芽茶冲泡后,整齐竖立在杯底,犹如春笋出土,亭亭玉立,十分美观。玻璃杯通常不适用于芽叶细碎不完整的碎茶冲泡,因为碎茶冲泡后,叶形杂乱,不好看。碎茶或外形不整齐的茶叶,通常用瓷茶壶冲泡。比如机制蒸青绿茶,外形多细碎,常用瓷茶壶冲泡后斟入茶杯饮用。 盖碗,碗上有盖,冲泡茶叶时,香味不易散失,通常适合于冲泡茉莉花茶,有的小盖碗也常用来冲泡乌龙茶。西北一带常用盖碗来冲泡八宝茶。清代,用盖碗泡茶是一种时尚。 紫砂壶,保温性能好,香味不易散失,常用来冲泡乌龙茶和普洱茶,小壶冲泡后斟入小杯饮用,十分典雅。瓷器茶壶通常用来冲泡红茶,茶汤斟入白色瓷杯中饮用,便于观汤色、品滋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