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建水紫陶与建水陶的区别

时间: 2023-01-15 12:12:32

紫陶君云陶文化

(一)建水的文化底蕴

西南边陲的弹丸之地建水,如何一步步的声名鹊起?

云南建水,明清两代为临安府,是滇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和交通中心。明代文人谢肇撰写的《滇略》一书中称“临安之繁华富庶甲于滇中”,故坊间有“金临安”之说。

建水古城

唐元和年间建土城,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

东城门,朝阳楼

玩在建水古城,吃在建水汽锅。

600多岁的朝阳楼傲视南滇,是建水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殿,是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汽锅是建水紫陶中最广为人知的器皿之一。

朝阳楼采用陶塑技法,汽锅应用传统的拉坯技艺完成。

文庙

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

这是沈正春游历建水当地文庙后创作的一个笔筒。虽然建水制陶人的拉坯工艺已炉火纯青,但拍泥片制方器的不多;并且笔筒上大面积的雕刻镂空,使烧制收缩率高达20%的建水紫陶干燥、烧制时形变厉害,创意非常棒。沈正春也在不断地探究如何让创意能够更好地展现,不因工艺技术受限导致作品呈现的最终效果打折。

这件作品取材于古城建水的经典景点,这种视传统文化为基调的创作既拓展了作品的创作思路,又提高了作品的文化品位。

建水燕子洞

《道罐燕子洞》这件作品是以AAAA级风景区建水燕子洞作为创作题材。只有去过的人才知道,燕子洞的入口处和边上的小庙,无论位置、距离、样貌,在这件作品中的还原度都是极高的!走到燕子洞最深处,抬头一望,有阳光透入,便是燕子洞的另一端,罐身背面,神还原了这个地方,并且艺术抽象为太极八卦。紫陶君强烈推荐哦!

“神马”都不说了,客官亲自看过便知。了解一件作品,不去看过作品的创作源头,都不知道这个作品表达的是什么!这年头,思想的抽象艺术欣赏晦涩,但是源自真实场景的生活艺术却是平易近人的。

表达完赞誉之情,紫陶君清一清嗓,讲点儿场面话(编外话:咱可是见过世面的紫陶君!):《道罐燕子洞》这件作品,在创作中运用拉坯变形、绘制、雕刻、泥塑等技艺,使自然景观的奇山秀水与历史人文景观相融合,尤其是道观与陶罐的完美融合,既体现了建水主题文化元素,又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传统道文化思想。拉伸了作品的张力,使其韵味十足,一问世即获好评。

团山

团山村是一个典型的滇南汉族移民村,始祖张福于明洪武年间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许义寨贸易入滇,先居于建水城西门外之蓝头坡,后三迁择里,定居团山,人丁兴旺,衍为巨族。

《门神柱础瓶》原型:柱础上的门柱,门上的门神。以建水传统建筑元素柱础为创作原型,加以民间传统木刻年画门神装饰,寓意平安吉祥,使中华传统吉祥文化魅力通过这样的创新手法一览无遗。双耳中的陶环是会动的,先把陶环烧制好,然后粘接到瓶身上,再进窑随着瓶身烧制。

小贴士:

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汉族民间深受人们欢迎的守护神。

在门神的传说中,神荼和郁垒二神的传说在民间早有流传,到了后来,五花八门新增加的门神取代了神荼、郁垒等先秦门神。祈福类如赐福天官,道界类如青龙孟章神君与白虎监兵神君,文官类魏徵、包公和文天祥,武将类如秦琼与尉迟恭等等。

(二)建水陶的历史

想要全面地了解建水陶,得先了解云南陶瓷的发展;而要了解云南陶瓷,必须得从了解中国陶瓷开始。

中国瓷器闻名于世,从唐代开始,通过陆路、海路大量远销国外,技术垄断1000多年,为中国政府贸易顺差赚得的真金白银不计其数。元明清官窑景德镇的青花、彩绘、单色釉瓷器,被世人视为最珍贵的艺术品,全世界的博物馆以有这些作品的馆藏为傲。

元末明初,云南因产优质的钴蓝料,成为元青花料官方指定之一,另一个是波斯进口料。既然是原材料产地,自然也会进行制作,并且很快兴盛起来,滇中、滇南、滇西都出现了烧制青花瓷器的瓷窑。但是因为云南本土产的青花瓷器主要使用当地的瓷土,而瓷土本身质量受限,工艺中淘洗不精,钴料锤炼不细,明代中期尽管从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都向景德镇看齐,但与倾国家之力不计成本的官窑景德镇相比,云南本土青花存在胎质疏松粗糙,釉面青灰,青花发色偏黑等一系列问题。

明代中期,云南汉族人口首次超过少数民族人口。水路、陆路方便,景德镇瓷器大规模涌入云南,物美价廉且种类繁多,冲击着云南本土陶瓷业,影响了云南陶瓷的格局,瓷器产量逐渐减少,一些窑炉改烧粗瓷和细陶,其中建水窑在清初改烧紫陶器。

古时候,皇帝如果对某高官看不顺眼时,一句“流放”,满腹诗书的大才子就不得不到那里去乖乖待着。云南建水,西南边陲之地,也是流放地之一啊。经纶满腹的文士,到了建水,心情一开始是郁闷不已,但这里物产丰富,吃饱喝足后发现这里山清水秀的,每日闲暇之余提笔书画一番,别有兴致。本来流放的苦日子,渐渐地倒也过得绘声绘色。

直至清代,干柴遇上烈火,啊不对,是紫陶碰上书画,这种不光能看看欣赏,还能融合到使用器皿中的完美跨界,就此诞生了。本书第二部分中的“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五)装饰”中所提到的在建水陶上作画的文人墨客,绝不是异军突起,跟这有着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杨大申用一句话概括了建水陶瓷的历史:“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

(三)建水紫陶的历史

建水紫陶是建水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通过前面了解的建水陶,可以窥斑识豹地了解一点建水紫陶。

西南边陲之地的云南建水,紫陶开始以工艺品的形象示人已是清末之时。那之前发生了些啥?咱来翻一翻历史。

大清帝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稳定,使云南建水陶业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布政司库文着办清单上名例上窑、下窑采办物件,取物应物理所当然。云南窑口有了民窑、官窑的区别,官方的采办和烧制,涌现了更多的窑场,大小有数十座。物流的通畅、产品的众多,手工艺人和商人们都获得了很大的利益。中原先进的手工艺不断冲击着本土的手工业,手工业的进步,各地制陶工艺的融合,使得云南建水紫陶有了地域特质的陶艺风格,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贸易的发

展。产品的丰盛,富庶的滇南建水享有金临安的赞喻,可见在其在交通枢纽和商贸上的重要性。

随着鸦片的进入,清道光年间(18211850),碗窑开始烧制吸大烟用的陶烟斗,至光绪间(18751908)陶工潘金怀将往日的粗陶烟斗制作工艺改进为先以陶土泡水滤浆,取泥制作烧成不上釉,以石料磨光,从而开创了制作细陶的新工艺,此举改写了云南陶瓷的历史,为云南建水紫陶奠定了基石。

当时鸦片经济席卷中国,云南的“云土”(鸦片)质量最好,鸦片的附属产物紫陶烟斗应运而生。为了满足贵族和有钱人的需求,紫陶烟斗越做越精致,不仅胎质细腻若脂,而且配以精美装饰。

此时的紫陶烟斗,从建水陶中脱颖而出,成为工艺品。

光绪二十年,江西人卢咸顼任建水知事,带来陶瓷工匠数名,对建水陶工艺做了大量的改进,并制作出了瓶、壶、文具等物件,所制陶器“体质坚实、形式古雅、书画生颖、色泽光润,见者无不悦目赏心”(旧志载述)。

宣统年间,碗窑人张桂生开办“玉堂记”作坊专制烟斗。直到建水县知事郑光照推行禁烟,虽“潘、张”二人改制花瓶、文具等物,但直至民国时期陶烟斗的制作依然不绝。虽然“烟斗”是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而出现的一种畸形的手工艺品,但它以其“书画之精,刊刻之细,磨光之镜”的美感,成为当时朱门大户、豪绅乡士手中炫耀和把玩的艺术品。

时年,叶子香、谷润等人就以其制作烟斗的工艺之精而名噪一时。陶工潘金怀的紫陶制作流程主要有“取泥制坯、书写绘画、阴刻填泥、烧造成磨光”等八道工序,因当时分由八家陶户完成,故称“八家斗”(详情可查看李朝春的《云南建水窑八家斗》)。

直至为了强国的禁烟运动开始,建水紫陶的工艺才把重心转移,全方面在其他的器物上显露身手,陶艺匠人们的聪明才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各式各样的紫陶作品被匠人们创作出来,有瓶、樽、盆、盘、碟、碗、壶、缸、汽锅、文房四宝、乐器、生活日用品等百余种,既实用又好看,说得文化一些,可谓“登得了厅堂,入得了厨房”。

建水紫陶被誉为“活着的文化”,通过它,人们不必去抱着经、子、史、集,就可以历览文化精粹。用心的人们会发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学宝库中的精华,被文人骚客们倾注在了紫陶上。

总结:

(一)紫陶不仅建水有,四大名陶中有三个(建水紫陶、广西钦州陶、重庆荣昌陶)都是紫陶。

(二)理论上:建水紫陶建水陶,建水紫陶是建水陶的一种,建水陶除了建水紫陶,还有其他陶(釉陶、青花等)。

实践中:建水紫陶建水陶,建水陶被泛指为建水紫陶,生活中的建水紫陶,已超越了《建水紫陶云南省地方标准》的定义。除去阴刻阳填、湿坯装饰、无釉磨光这些建水紫陶的传统特色工艺,素壶、根艺、花货、浮雕、柴烧等产品,占据着建水紫陶的不少市场份额。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