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日本南部铁壶。之所以想聊这个话题,是因为前些天收到了一封邀请函,主办方不知从哪儿得到了我的相关信息,邀请我观赏来自日本南部御釜屋的手工铁壶作品,由于御釜屋第十一代传人小泉岳广亲临,机会难得,我便欣然接受了邀请。
在一个面积不大的工作室内,不远万里从日本赶来的小泉岳广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南部铁壶的前世今生,演示了铁壶的制作过程,同时展示了几把本人亲制的手工古钱砂铁壶,一把把铁壶或古朴自然、浑然天成,或精雕细琢、巧夺天工,无一不是日本传统手工艺的巅峰之作。
虽说茶具在茶文化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说来惭愧,作为一名茶文化爱好者,我对各种茶器的热爱远超茶叶本身,就好比“买椟还珠”一样,取椟舍珠,颇有主次颠倒的意味,而在所有我喜爱的茶器中,又独以这种日本南部的纯手工锻打的铁壶为甚。
记得初闻南部铁器的时候,我还闹出过不小的笑话:起初我并不知道“南部”的地理位置,以为所谓的“南部”,就是日本地理位置的南边,这种想法一直持续了很久,甚至还让去冲绳旅游的朋友探个究竟,直到后来深入了解后才知道:所谓的南部,是江户时代位于日本东北的一个藩属领地(相当于现今岩手县中北部及青森县东部),由于藩主是南部氏而得名“南部藩”,而南部铁器兴起的盛冈,正隶属于南部藩的领地。
以铁壶为主的南部铁器的产生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的茶文化在日本上层社会的盛行,另一方面得益于日本本土的特产,由于南部藩内生产一种高质量的砂铁(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因此南部藩主于1659年聘请京都的小泉仁左卫门制造茶釜,优雅的茶道的辅之精美的器具,让茶叶焕发了新的生命,这便是南部铁器的起源了。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小泉家族逐渐改变了的喝茶的用具,在汤釜上镶嵌一个壶嘴,添加一个壶把,改良后的铁瓶比汤釜,使用起来更方便,很快就被广泛传播,铁壶以储水量的大小区分为“铁瓶”和“急须”两种,前者煮水,后者泡茶,至此之后,南部铁壶才逐渐定型。
我对日本手工艺品的热爱由来已久,在日本铁壶以京都、南部为首的两大派系中,我更喜欢古朴实用,浑然天成的南部铁器,究其深层次原因,大抵可以概括为纯粹二字。
南部铁器的纯粹,源自宗族的传承世袭。虽然当时的南部藩有小泉、坂家、铃木、藤田四大御用铸造家族,可谓风光一时,但随着战争的爆发,制造武器所需的诸如铁、铜等金属,都受到了严格控制,大批铸物师、釜师被征召从事武器的生产制造,制作铁器的技术几乎失传,但在四大家族的努力下,这种铁器的制作技术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南部铁器的纯粹,源自高度的政治关注。二战之后,随着轻金属(铝)制品等流行,笨重的铁器难逃没落的宿命,政府为了挽救逐渐消逝的日本传统工艺,于昭和50年制订了《传统工艺产业振兴法》,南部铁器被国家指定授予传统工艺品的称号。在政府的扶持下,南部铁器才得以复苏。相较于日本对于传统文化的扶持和保护,国内的起步相对晚了许多,但好在迎头赶上了。
南部铁器的纯粹,源自手工匠人们对质量精益求精的永恒标准。“真正的南部铁壶制作工序大致分为“设计”、“制模”、“熔解”、“加工”4道工序,并且各自又被细小的工序分开。加上繁琐细致的作业在内,生产工序多达100种以上。”可想而知其制作周期之长,工艺之复杂。
曾经一度在2008年嘉士伯春拍上流拍的日本明治时期的京都铁壶,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惊艳展出,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中国收藏界,动辄几十万的高价和中国市场源源不断的订单,让以南部和京都为首的日本铁壶制造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铁壶热”无疑有着中国媒体的大肆渲染之功,然而即便如此,真正日本纯手工制造的南部铁器产量并未因此大幅提升,日本的纯手工制壶釜师依然寥寥无几,而想要定制一把类似“御釜屋”、“铃木善主堂”的铁壶,甚至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耐心等候。慢工出细活,永远是匠人们最执着的追求。这种纯粹的、源自先人祖祖辈辈传下的训诫和技术,如同一把秤的秤砣,压住了世人浮躁的内心,更抵御住了时光的流逝。
现如今,作为小泉仁左卫门的第十一代传人,小泉岳广的生活并未因铁壶的兴盛而发生质变,小泉依然需要在岩手县祖传的御釜屋工作室内坚守一隅,也要开始四处奔走,为南部铁器的未来殚精竭虑。御釜屋独有的古钱砂铁存量日渐稀少,小泉岳广身上的担子也日渐沉重,随着父亲的日渐老去,这个曾经的棒球少年也即将子承父业,继承南部藩御用釜师的称号,担负起家族的全部责任与荣耀,担负起南部铁器传承与发扬的重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