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云南建水陶鉴赏从建陶装饰看中国传统文化

时间: 2023-01-15 13:22:07

云南建水陶鉴赏从建陶装饰看中国传统文化

建水陶产生于清代,在陶瓷发展史上素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建水陶是云南地区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其作品以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为装饰元素,凝聚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所谓建水陶装饰,就是在成型的陶坯上书写绘画,或画梅、兰、竹、菊、山水、人物、动物,或写诗词、古文和行楷隶篆,以刀作笔再行雕刻,填以白泥刮扫的装饰手法,有中国山水画般独特的艺术效果。之后“断简残贴”的艺术手法,更使建水陶的艺术价值大增。

一、花卉装饰

1、梅花装饰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文化寓意,因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而被古代文人反复咏唱,并赋予其各种美好品格。梅花主要有3种意象:一是象征志士、贞士;二是象征隐士;三是象征美人、仙子。建水陶上的梅花装饰与器物浑然一体,格调清新,另有一种典雅的韵味。

2、竹子装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富含了太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情结。竹子笔直的线条和中空的结构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竹的劲节风骨、拂尘隐逸,与中国传统文人内心的自喻、自省、自尊、自强的精神活动已形成了固定的对应关系。竹子作为装饰增强了建水陶的传统文化韵味。

3、菊花装饰

中国是最早种植菊花的国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菊花一直被看做傲骨怒放、高风亮节的象征。菊花装饰虽然雕刻复杂,在建水陶中比较少见,但也一直为收藏者所喜爱。

4、兰花装饰

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高洁、典雅、坚贞不渝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兰花不同于梅的孤绝、竹的气节、菊的风霜,它象征着知识分子的高洁、幽贞,以及中华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中国人对兰花有着很深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兰花的写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从而成为高雅文化的代表。在建水陶中常见兰花用作装饰墨盒,其随意、生动更衬托出墨盒的文化韵味。

二、风景、人物、动物装饰

1、风景装饰

建水陶上的风景装饰风格多样,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在艺术手法上体现了中国人的“天人合一”观念。如扁天球瓶的风景装饰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再如茶叶罐上的山水装饰,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原则重新布局,传达出山、石、流水等物的神态情韵,构造出和谐的艺术境界。

2、人物装饰

人物装饰在建水陶装饰中比较常见,人物形象线条粗细明朗,搭配和谐,栩栩如生。如美女瓶上的人物装饰,线条单纯,勾勒精致,形象优美,再配以瓶体本色,让人感觉静中有动,仿佛瓶上之人已翩翩起舞。再如青铜瓶上的人物装饰,经过上色而与周边构成了有节奏的空间对比,和谐而统一。这些人物装饰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的各种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千百年来文人抒发情感的平台。

3、动物装饰

与人物画和山水画相比,花鸟鱼虫画成熟较晚,尽管它的出现早于人物画和山水画,但至唐代它才以一个完整体诞生于画坛。早在远古时代,鱼、鸟、鹿就常作为艺术表现的对象,这些图案在后来的建水陶上也经常见到,变化极其丰富,形象非常简洁。如博古瓶上的鸳鸯装饰象征着爱情,瓶上鸳鸯神态安娴恬静、形态优美、色彩亮丽,是一件难得的杰作。再如鱼图案装饰寓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虽只寥寥数笔,但其形、神都表现得非常生动,布局也极巧妙,表现出一种优美生动的艺术效果。

三、汉字字体与诗词古文装饰

建水陶装饰也追求纯粹文字构成的艺术特色。汉字字体造型变化极富韵味,如金文的浑朴圆润、汉隶的古朴端庄、行草的自由飘逸、楷书的方正稳重。现代书艺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艺术中的夸张变形手法进行文字间的穿插、呼应、组合等构成手法,体现出新的视觉效果。

从先秦的诸子文章开始,诗词古文就承载着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或修身养性,或感慨抒怀,它们在建水陶上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建水陶的文化韵味,也增添了其艺术美感。

四、几何纹样与残贴装饰

在建水陶的装饰中,几何纹样也很常见。中国几何装饰纹样主要有回纹、菱形纹、连环纹、密环纹等,其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构图简单,搭配和谐,有秩序感,具有质朴的生活情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几何纹样在装饰中不受具体形象的限制,体现出抽象形式的艺术美感。

用断简残贴装饰的建水陶艺术则有着更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品位,既保持了建水陶工艺的特殊性,又显示出建水陶最初的制作特点。古人在练字的时候随手将写过字的纸扔在一旁,这些堆在一起的纸表现出一种残缺美,将其作为一种艺术手法用在建水陶上,已经成为建水陶的一种标志性装饰手法,具有清新淡雅的文化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水陶装饰上的体现,是一种久远的、发散的文化现象。建水陶兼具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它同时满足了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在装饰上别具一格,具有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所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承载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参考文献】

【1】刘秋霖,刘健,王亚新,等.中华吉祥纹样图典【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王建华.红河的历史与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红河州文史资料选集【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4】孙和林.云南建水紫陶【J】.装饰.1997(3):102.

作者简介:候烨琦(1985),女(满族),山东省菏泽市人,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民间工艺;李纶(1959),男,河南省偃师市人,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民间工艺。(本文原载《艺术空间》2008年第04期)

建水紫陶的特点是什么?

建水紫陶的特点如下:含铁量高,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粗细程度不同的鹅卵石精工细磨抛光后,质地细腻,光亮如镜。

紫陶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将书画艺术与雕刻填泥工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紫陶讲究精工细作,尤其注重装饰,它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镌刻、镶嵌、微雕等装饰艺术于一身,神形兼备,独具特色;陶坯落墨后,艺人们依样将墨迹精心雕刻成模,再经填充彩泥、修坯、风干、入窑、焙烧、打磨后,使紫陶呈现出斑驳陆离的色彩和光泽,有一种古拙斑斓的金石之气。

其“残贴”和“淡艳”装饰工艺,将古老的建水陶艺点化得出神入化,美妙绝伦,在中国陶艺装饰文化中独成一绝。它既保留了名家笔墨的气韵,又兼顾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的特性,彰显了名家捉毫濡墨,悬肘运笔的厚实功底,也传承了紫陶独特的制做工艺。

扩展资料

建水紫陶的陶泥取自云南建水境内,有红、黄、青、白、紫五种色彩,所以有“五彩云陶”之称。

紫陶采用“断简残贴”的艺术手法、“淡艳”装饰效果和鹅卵石精工细磨抛光工艺,将书法艺术与紫陶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产品丰富多样,精美绝伦,有壶、杯、盆、碗、碟、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等百种器型。经填充彩泥、修坯、风干、焙烧、打磨后,呈现出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产生出古拙斑斓的金石之气。

建水紫陶又可以分类如下:

1、按用途分为艺术陶、日用陶。

2、按泥料呈色分为红泥陶、白泥陶。

3、按产品磨光类型分为镜光类、亮光类、哑光类、磨砂类。

4、按产品的规格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特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水紫陶

中国四大名陶各有何特色?

中国四大名陶--建水紫陶 建水——中国紫陶之都 云南建水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而且还是中国紫陶之都。建水紫陶与江苏宜兴陶、四川荣昌陶、广西钦州陶并列我国“四大名陶”。建水紫陶的装饰图案与造型,是我国四大名陶中最为丰富多彩的,为我国的陶瓷艺术增添了光辉。 建水陶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3500多年前便出现了原始的制陶业,到汉代已经有了较为完美的陶器,至宋代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从元代到明代,建水青花瓷业进入了百花争艳的鼎盛时期,成为云南省生产陶瓷的中心,仅次于江西景德镇,产品远销省内外和东南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视为我国“国瓷”的一部分。自清代开始,建水又烧制了名闻中外的紫陶,以其别具一格的书画艺术风格而独步天下。建水紫陶集书法、绘画、雕刻、镶嵌、烧制、磨光等工艺于一身,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建水紫陶优于其它三大名陶的特点是:一、它属于无釉磨光陶,即在坯上不上釉,烧成后用石料精打细磨抛光,产品清新光洁,明丽如水,光亮如镜。二、陶土含铁量高,铁质在坯体中既有助熔作用,又可增加陶器强度,烧成后体如金石,敲击音如磬鸣。三、精工细作,讲究装饰,以烧制书画图案,镶填白泥为主,明快爽朗,典雅秀丽,名家书画,经制陶艺人的神技雕刻,呈现自然斑驳,浑朴古拙的金石韵味,给人以无限美的艺术享受,为其它名陶所不及,和传统的字画及江苏宜兴陶器相比,别具魅力,风格独标,深受人们喜爱。 建水紫陶在解放前即享有盛誉,市场价值颇高,其中尤以向逢春陶器制品价格最高,有“向氏紫陶,价同黄金”之美称。无论是达官巨豪,还是平民百姓,俱以得到向逢春烧制陶器摆设于家为荣。此外,向荣春、向遇春、王定一、王式稷、马吉生、李月桥、沈河清、萧茂国、王受之、王勉侮等人的作品也价格不菲,备受人们青睐。 建水紫陶的烧造地在距城北1.5公里的碗窑村。这里依山傍水,山坳毗连,群峰滴翠,林木茂密,环境幽静,有着隐瓷业生产的丰厚条件。现在,建水紫陶的生产又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建水县委、县政府深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力推介和宣传建水紫陶,把其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项拳头产品来抓,成效显著。现在,在碗窑村以陈绍康、谭知凡、马成林、袁应德等为代表的制陶工艺大师精心制作的一批文化含量高、技艺精湛的紫陶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效益。 如果您来到建水,不妨尝试着走近建水紫陶世界,去感受紫陶艺术的与众不同和不可抗拒的神奇魅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对建水紫陶的认识、研究、欣赏的不断深入,一定会发现它别具一格的魅力在中国陶瓷史上所显示出来的巨大艺术价值。它不仅是我国陶瓷工艺的瑰宝,也是世界陶瓷史上的珍贵遗产。它也一定能走出“善在深闺人来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而驰名中外,尽享应有的殊荣!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