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直以来都是茶叶消费大国,茶叶种植历史距今已经有几千年文明历史了,在茶叶历史长河中茶艺文化一直占据了很高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茶道文化逐渐走入了大众的眼中,茶文化中茶艺表演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在茶艺师优美的手法表演中,让茶叶随着茶具至今的配合给人呈现出一种极度美感的画面,其中很多茶叶需要盖碗来盛放,盖碗对于很多第一次接触茶艺的朋友来说都很难掌握其操作技巧,那么盖碗怎么拿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拿盖碗不烫手的小技巧,让大家在以后泡茶的过程避免出现被热水烫伤。
盖碗,顾名思义有盖子的茶碗,盖、碗、托三件一式的茶器,又称“三才碗”、“三才杯”。
杯盖为天才、杯托为地才、碗身为人才,古人想将天、地、人都握于自己掌中,所以就有了盖碗的别称“天地人和”。一副小小茶具寄寓了一方小天地,一个小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讲的“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三才碗”兴盛于清朝,清朝宫廷剧里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都是用盖碗喝茶的。演变到今日,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还保留着使用盖碗的习惯,而大部分喝茶之人都将盖碗用做泡茶器具。用盖碗泡茶后再匀到公道杯中逐渐成为新式茶道的标准泡法。
用盖碗泡一盏茶,不管是察色、嗅香、品味、观形,都一一满足。另外盖碗清理比茶壶方便,估计也是许多人喜欢用盖碗泡茶的原因。这就是很多茶友喜欢用盖碗的原因吧。
周树人先生曾在《喝茶》一文中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盖碗好处这么多,很多非专业人士却表示盖碗很难使用,比如烫手,水会倾洒出来这样的问题。除了勤加练习,也许你挑选的盖碗本身也有问题。下面通过以下这几个方面告诉大家如何挑选合适的盖碗。
【为何盖碗要用瓷的】
同一泡茶,紫砂壶和瓷盖碗对开试茶的话,很明显:高香类茶紫砂明显损香,偏重滋味的茶,会觉得壶内出来的茶汤不如瓷盖碗的味道足。因为已经先被紫砂泥料本身吃了点滋味走了。类似紫砂壶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的同时,也会吸附并且发散气味。所以,茶的香气,你还没闻到,壶已经先大口深呼吸吸进去了;茶汤的滋味也是。
除非泡养了很多年的紫砂壶,壶真正养成了,已经吸附足够的茶汁了,才不会再吸茶味。茶壶有一壶只泡一种茶之说,泡前一种所茶吸附的茶味,会自然而然地流入下一泡茶礼,这就是所说的串味了。选择瓷盖碗,是为了能对茶味香气能做明显区分,这也是茶叶审评人员试茶选用瓷器的原因。
【尽量选青花或白瓷盖碗】
每个爱茶人都应该有一个白瓷盖碗,首先从安全角度排除掉釉上彩,如粉彩、扒花等。安全的是釉下彩和釉中彩,但釉中彩如果技术不过关,窑温不够高,还会有釉上彩的问题。
试茶需要用白瓷盖碗,配个玻璃公道白底瓷杯,茶香不损,茶汤不失味,玻璃与白底瓷看汤色也方便。即使不是通体白瓷,也尽量选择内里白釉的盖碗。
客用角度出发,建议用青花或者白瓷,所有开片的瓷器都不适合当客杯。
【茶叶与盖碗容积的配比】
一般而言,市面上最多见的,就是140cc标准7克盖碗,如果盖碗160cc,就是8克标准盖碗,容量与投茶量20:1。
按标准7克盖碗为例,乌龙茶按标准投茶7克或8克,现在一般一小泡单独包装的茶,基本在7-8克,所以试茶时候就直接拆一泡,要是散的,可以称取7克。
绿茶口淡的人一般就玻璃杯泡1克或盖碗1.5-2克,中等的3-4克,普通250-300cc水杯投茶5克绿茶的,都是喝茶多年或重口味的。
红茶,其实投茶5克就差不多了。
普洱有时需要过一点,毕竟是紧压茶。
【盖碗器型烫手程度分析】
不容易烫手的盖碗:这个盖碗的碗沿比较外撇,注水的最高限其实离盖碗边缘有一段比较大的距离。类似这样器型的盖碗,同样注满水,捏着边缘也不怎么烫。
比较烫手的盖碗:这个高背盖碗,盖子与口沿之间没太多余地,注定了会比较容易烫手。
一般烫手程度:比较多见,大都器型在这个范围内,具体还得泡了茶上手摸。
还有盖纽做得比较高的,没有凹陷进去的,符合这两种特征的盖碗比较好,这样在泡茶的时候不易烫手,并且容易拿取。右B相对于左A不烫手一些。
【以茶选盖碗器型】
绿茶:也有盖碗喝的,看清朝剧,大家应该不陌生盖碗直接嘴喝,实际上目前四川很多川绿茶就是那样。
类似下图这样比较适合,一手托着底,一手拿盖子挡着点茶叶,直接对着嘴喝,还得盖碗偏大一点,8克160-200cc的盖碗合适,但是投茶量可别太多,泡绿茶的盖碗别小了。
乌龙茶:泡乌龙的盖碗不能大了,除非人多,一般也就140-160cc的盖碗,建议用如下图高身纤细秀挺一点的器型。
红茶:盖碗泡红茶可以参考乌龙茶用的盖碗。
白茶、黄茶:参考绿茶类
黑茶:泡普洱茶,类似下图这样矮胖一点的器型,但容积要大点,普洱茶闷泡比较多,容积要足够大,叶子才能舒展开来。推荐160cc以上的盖碗,同样7克茶样试泡,200上下40cc都可以。或者7克盖碗5-6克投茶量,适当减少投茶量,尤其一个人喝的时候。
【使用盖碗的技巧】:
盖碗的好处在于好控制,因为它出水快,洗茶刮沫方便,出水后看叶底,闻叶底能够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其实要控制好盖碗并不难,但前提是要选对盖碗,具体的前面已经说了。然后就是茶叶投置到盖碗后,入水只要水盖过茶叶即可。不能过多。有的人入水时很喜欢把水倒满盖碗盖住。这样子做的话,会很烫。
拿盖碗时,手势不偏不歪,食指居中,轻压盖碗,中指、拇指分别夹住盖碗的中部提起,动作要快;开始斟茶时,食指稍松,向前倾斜,以便盖碗自动略开,把茶汤倒出;中指方位及高低始终要保持平衡,以免热茶溢出烫手。要想轻松地驾驭盖碗君,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加练习。记住一定心沉气定,手要稳,不慌不乱。
盖碗确实对于初学者来说泡茶具有一定难度,这倒不是它设计上的问题,主要是这种传统的茶具,在古人设计之出不是为了当作泡茶茶具来使用的,最初是当作个人品饮茗茶来使用的,到现在北京和四川的盖碗茶还保留了最原初的喝法。
盖碗又叫三才杯,有三部分组成上盖、中杯、底托分别对应着天、地、人三种意境。最初和品饮是左手拿底托以防烫,右手拿盖子挡住茶叶以防止茶渣喝到嘴里。所以整个的过程是不存在烫手的。
后来慢慢由福建地区开始,经由乌龙茶的快速传播蔓延,盖碗当作公共泡茶用具开始传遍大江南北。因为盖碗泡出来的茶确实好喝,于是烫手这个问题就成了初级喝茶爱好者的困扰。其实也有办法避免的。
第一、在盖碗倒开水冲泡茶的时候不要倒太满,泡茶的时候水流慢一点,细一点,水线涨到杯口7-8分的时候就停止。倒满的话,那肯定深刻体会一把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意思
第二、拿盖碗的时候,拇指和中指正好拿在杯沿,轻轻提起来的时候既不烫手也不会觉得不方便。如果提起来就烫手的话,你在出汤的时候就更烫了,一个不小心烫到能把满满一盖碗都扔飞了。
第三、出汤的时候,盖碗的盖子稍微倾斜,露出来一点空间,方便茶水倒出来,食指放在盖碗的盖子上,轻轻搭着,出汤的时候指尖往前点,稍稍加点力。再加上无名指和小指稍微搭杯沿助力,整个盖碗就可以倾斜过来把里面的茶汤倒出来了。
最后友情提示:再冲泡很多泡茶的时候,盖碗的温度是在不断升高的,大概冲泡5泡以上后,盖碗真的整个杯口都是很烫手的,所以,更要注意水不要太满。
使用盖碗斟倒茶汤时,先盖稍斜放,出水处盖和杯身之间留有缝隙;然后用食指扶住盖的中间,拇指和中指扣住左右盖碗的边缘;再提起盖碗,注意出水口处与地面垂直,倾倒茶水。如果出水口偏向身体一侧容易烫到拇指。
另外,用盖碗作为泡茶器皿时要注意注,水不宜过满,七成为宜,过满也很容易烫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