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是生活中经常看见的,泡茶也是很有讲究,现在很多爱喝茶的朋友家庭、公司都备有茶具来进行冲泡,茶具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专门用来泡茶,看似复杂且冲泡起来比较方便的茶具,你知道怎么使用茶具吗,快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怎么使用茶具泡茶
1、盖碗
盖碗又称三才杯,由盖、瓯、托三部分组合而成,常见的盖碗以陶瓷、玻璃材质的最多。用盖碗泡茶,不仅具有简便、易学、不吸味、导热快等优点,还暗含了“天地人和”之意,所以喜欢的人非常多。
2、茶壶
茶壶主要由壶身、壶盖、壶嘴、壶把4个部分组成,跟盖碗一样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泡茶器具。茶壶大多都是陶瓷材质,具有透气性、保温性都比较优良的特点,由于泡茶非常合适;同时,由于质地优良的茶壶具有“越养越润”的效果,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市场上的茶壶种类非常丰富,包括紫砂陶、坭兴陶、荣昌陶、建水陶等,其中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有“茶具之王”的称号。
3、快客杯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快客杯泡茶的特点,那就是“快”——在追求高效、便捷的现代都市人眼里,传统的泡茶方式可能比较繁琐,用快客杯则能在短时间内泡出一杯杯好茶。
最简单的快客杯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下面是一个瓯,上面既是盖又是杯,无论是平常使用或是出差旅行都非常方便携带和使用。
4、飘逸杯
飘逸杯跟快客杯有个类似的地方,就是泡茶都比较方便;不同的是,飘逸杯的体积更大一些,一次冲泡可以满足多人品饮,但携带方面就没有快客杯那么方便。所以,使用飘逸杯主要以办公族比较常见。
哪些茶具不适宜泡茶
1、搪瓷茶具
虽有不易炸裂耐用等优点,但沏茶效果不佳,特别是搪瓷碰破露出铁皮时,更会影响泡茶质量,会使茶水失去原味,色泽发黄,带有熟汤气。
2、塑料杯
茶杯中含有很多化学成分,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一般塑料茶杯在高温下容易散发杯子潜在的化学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经沸水冲泡后,常有一些异味物质或有害物质溶出,既影响茶味,也不利于人的健康。
3、保温瓶、保温杯
保温瓶、保温杯杯泡茶,由于温度一直保持较高,使芳香物质很快挥发掉,减少了喝茶应有的芳香;同时高温还能使茶多酚等浸出过多,使茶汤色浓,味苦涩,并有闷熟感。特别是保温杯泡绿茶,会使茶汤带闷熟味,使色泽变黄,失去茶香味。
4、不锈钢茶具
用不锈钢茶具泡茶,会释放出重金属铬,而且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用不锈钢茶具泡茶会发生化学反应。据了解,不锈钢水杯里含有铬,这是一种重金属。被腐蚀的不锈钢水杯因为保护膜被破坏,铬会被释放出来,如果持续使用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每种茶具泡茶的方法都不同,根据自己喜欢的茶具来进行冲泡!
茶具名称有:茶盘,茶叶罐,茶壶,盖碗。
具体使用方法:
1、茶盘
茶盘是用来盛放茶杯、茶壶、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有圆月形、棋盘形、扇形,也可以是单层或夹层,夹层用以盛废水,也可以是抽屉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
使用方法:端茶盘时,要先将上面的茶壶、茶杯、公道杯拿下,以免失手。用完后不可让废水长时间留在茶盘内,而是用干布将其擦干。
2、茶叶罐
茶叶罐,形状各异,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而且,不同的形状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名贵与否,而且价钱也是不同的。
使用方法:茶叶罐用完后要立刻密封好,以防茶叶受潮或者走味。
3、茶壶
茶壶是一种供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主要用来泡茶,由壶盖、壶身、壶低、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扳)等部分。
使用方法:使用茶壶时,不可将壶嘴对着客人,而应朝向自己。用茶壶倾倒茶汤时,一定要用手指扶住壶盖,以免茶壶倾斜时,壶盖滑落摔碎。
4、盖碗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此外,盖碗也可当做品茗杯使用。
使用方法:用盖碗茶时,要先揭开碗盖,再嗅盖香,最后闻茶香。不可将碗盖、碗身、碗托三者分开,否则既不美观也不礼貌。
一、茶杯: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水从茶壶而来,倒进茶杯,之后给客人品尝茶水。茶杯分大小两种:小杯亦叫品茗杯,是与闻香杯配合使用;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于高级细嫩名茶的品饮。
二、茶漏:常用冲泡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三、盖碗: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盖碗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放入茶叶盛水加盖,沁茶的时间看茶叶数量和种类约为20秒至3分钟。在清雍正年间,盛行使用盖碗。
四、茶盘:茶盘就是放置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形状可方可圆或作扇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夹层,夹层用以盛废水,可以是抽屉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单层以一根塑料管连接,排出盘面废水,但茶桌下仍需要一桶相承。
五、茶则:茶则是汉族茶道六用之一,是汉族民间烹试茶时量取茶末入汤的量具。在茶道中,把茶从茶罐取出置于茶荷或茶壶时,需要用茶则来量取。
六、茶挟: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七、茶巾: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八、茶针:一般是木质、角质材料制作而成。另外喝普洱茶的习惯把撬茶的茶刀放在茶桶中。茶匙,茶针,茶夹,茶则,茶海,连同茶筒,六个器具又称为茶道六君子。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九、煮水器: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
十、茶叶罐:茶叶是一种干品,极易吸湿受潮而产生质变,它对水分、异味的吸附很强,而香气又极易挥发。从质地上区分,茶叶罐的一般有锡制、铁制、陶瓷、玻璃、纸制等,其中以选用有双层盖的铁制彩色茶罐和长颈锡瓶为佳,用陶瓷器贮存茶叶,则以口小腹大者为宜。
十一、茶船:古代汉族民间流行的一种置茶盏的承盘。始于南朝。其用途以承茶盏防烫手之用,后因其形似舟,遂以茶船或茶舟名之。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十二、茶海: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
十三、茶匙: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font-size:16px;">="#333333"face="pingfangsc,lantingheisc,microsoftyahei,arial,宋体,sans-serif,tahom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7px;padding:0px;line-height:28px;">="font-size:16px;">="#333333"face="pingfangsc,lantingheisc,microsoftyahei,arial,宋体,sans-serif,tahom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7px;padding:0px;line-height:28px;">="font-size:16px;">="#333333"face="pingfangsc,lantingheisc,microsoftyahei,arial,宋体,sans-serif,tahom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7px;padding:0px;line-height:28px;">="font-size:16px;">="#333333"face="pingfangsc,lantingheisc,microsoftyahei,arial,宋体,sans-serif,tahom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7px;padding:0px;line-height:28px;">="font-size:16px;">="#333333"face="pingfangsc,lantingheisc,microsoftyahei,arial,宋体,sans-serif,tahom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7px;padding:0px;line-height:28px;">="font-size:16px;">="#333333"face="pingfangsc,lantingheisc,microsoftyahei,arial,宋体,sans-serif,tahom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7px;padding:0px;line-height:28px;">="font-size:16px;">="#333333"face="pingfangsc,lantingheisc,microsoftyahei,arial,宋体,sans-serif,tahom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7px;padding:0px;line-height:28px;">="font-size:16px;">="#333333"face="pingfangsc,lantingheisc,microsoftyahei,arial,宋体,sans-serif,tahom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7px;padding:0px;line-height:28px;">="font-size:16px;">="#333333"face="pingfangsc,lantingheisc,microsoftyahei,arial,宋体,sans-serif,tahom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7px;padding:0px;line-height:28px;">="font-size:16px;">="#333333"face="pingfangsc,lantingheisc,microsoftyahei,arial,宋体,sans-serif,tahom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7px;padding:0px;line-height:28px;">="font-size:16px;">="#333333"face="pingfangsc,lantingheisc,microsoftyahei,arial,宋体,sans-serif,tahom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7px;padding:0px;line-height:28px;">="font-size:16px;">="#333333"face="pingfangsc,lantingheisc,microsoftyahei,arial,宋体,sans-serif,tahom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7px;padding:0px;line-height:28px;">="font-size:16px;">="#333333"face="pingfangsc,lantingheisc,microsoftyahei,arial,宋体,sans-serif,tahom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7px;padding:0px;line-height:28px;">="font-size:16px;">="#333333"face="pingfangsc,lantingheisc,microsoftyahei,arial,宋体,sans-serif,tahom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7px;padding:0px;line-height:28px;">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