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养壶文化小记

时间: 2023-01-17 21:04:54

养壶文化小记

顾道荣寿桃壶宜兴的紫砂壶养壶文化由来已久。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说中,即有紫砂壶养壶文化方面的内容。如“刷洗后售卖茶壶而身价不名”的传说。虽然这一故事有失科学内涵。但经过良好滋养的紫砂壶泡茶功效优于其他陶瓷茶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些只发生在紫砂壶上的传说故事又说明了它和其他陶瓷茶具的不同。作为一件毫无生命特性的普通工艺美术品,经过了火的洗礼,从窑中取出带有“燥气”、“土腥之昧”,生气未发,壶韵隐藏。只有经过了人的使用与悉心养护,紫砂茶具特有的“润玉”光泽才能显现。其特别之处在于,砂壶可“蕴育生香”,即经过长期泡茶使用,壶体能够散发清淡的茶香,用清水泡空壶,也可得清香。壶也越用越温润可人,如同“美玉”。而其他材质的茶具则多不具备此种特点,也不需要经过象紫砂壶这样的养护。

在明代周高起《阳羡壶系》有:“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阊然之光,人手可鉴。此为书房雅供。若腻滓斓斑,油光烁烁,是日‘和尚光’,最为贱相。每见好事家藏列颇多名制,而爱护垢染,舒袖摩挲,惟恐拭去。日吾以宝其旧色尔。不知西子蒙不洁,堪充下陈否耶?以注真茶,是藐姑射山之神人。安置炯瘴地面矣,岂不舛哉。”他对古壶使用的建议是清除旧尘古迹,并以适宜的方法养护才可得砂壶之神韵。

无论用什么方法“开壶”(新壶第一次清理泥土气味和杂质等)、保养壶。主要目的还是使壶能够得到最佳的滋养,壶体散发出茶香滋味,而经过多次的使用之后胎质发生更益茶性的变化。对壶的养护。最终还是肯定了茶人对茶味的追求,也反映了当代中华茶艺文化的主流是以味为核心的泡饮之道。

自明代以来,泡茶法成为中国人饮茶方式之主流,尤其是壶泡法在江南已成为主要的泡茶饮茶方式。江南茶饮的习惯是清饮,即一壶或一盏(杯)茶中只有茶和水,尤其是文人雅士重视精神享受的茶饮更是如此。有在茶盏中加入少许炒青豆或橙皮丝,或青橄榄三两枚。则是江南民间茶饮的一种方式,而即便是这样,在紫砂壶中加入各种配料的饮用方式却并不被茶人推崇。作为工艺美术品的紫砂壶。历来为高手所制。均是价值不菲的“奢侈品”。非一般财力的常人能够拥有。明代周高起《阳羡壶系》载:“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也……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值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清代吴骞《阳羡名陶录》载:“宜兴罐以龚春为上,时大彬次之,陈用卿义次之。锡注以黄元吉为上,归懋德次之。夫砂罐砂也,锡注锡也,器方脱手,而一罐一注价五六金,则是砂与锡之价,其轻重正相等焉,岂非怪事。然一砂罐一锡注。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则是其品地也”。日本紫砂壶收藏家奥玄宝所著《壶图录》序(由瓮江川田刚撰于明治九年丙子孟春月)言:“明制一壶,值抵中人一家产,而供陶时窑,徒尚其名,往往为黠商所瞒。于是蓝田奥君录其家藏及同好所藏,以著斯书。”当代制壶大师名手的壶艺作品更是价格高的惊人,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先生的“阴阳太极壶”,在2006年以150万元的人民币拍卖成交,他制作的另一套“小石冷泉壶”以60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显示了当代紫砂壶艺收藏文化的热度。

紫砂壶若长期不用,它的胎体组织会缓慢的松散风化,变得很脆弱。胎质疏松。这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陶器即能辨之:若经过泡茶使用。通过茶水滋养,可以使砂壶松散的胎体组织重新坚固起来,更能使紫砂壶保存的年代长长久久地延续下去。因此,如何用茶水滋养爱护好茶壶。则是茶人壶友们非常蓖视的课题。长期以来,茶人壶友们对紫砂壶的养壶文化的探索对人们如何保有或增加紫砂壶的价值起到积极的意义。

紫砂壶怎么养才能增光发亮?有哪些养紫砂壶的小技巧?

第一养壶需要耐心,持之以恒:

长期泡茶养护出来的效果才喜人。急功近利不可取,煮壶,抹油等等出来的效果不自然也没有成就感。养壶纯粹是一种自娱方式。

第二养壶需要细心:

认真处理细微,夹缝,死角的污渍清洗要仔细,长久疏忽很难清理。个人认为壶干净有利身体健康,感官好,心情舒畅。

第三养壶需要小心:

防磕防碰,紫砂的价值不菲,磕碰受损的紫砂价值一落千丈。除了经济损失外,心理看到损坏的紫砂即使修补好了也不舒服(缺陷美的除外)。

第四养壶需要静心,忌心浮气燥:

今天外养,明天内养,今天乌龙明天红茶,(试验过出来的效果同外养类似,壶内无茶香味道是一种酸味)无好效应。个人认为养壶是一个过程,主要在于享受其中的心得和紫砂养护变化的成就感。

第五养壶需要凡心:

无论多少价值的紫砂,都有实用的价值。不要因为一把便宜的壶而不精心养护,随意处置,紫砂即使储存量很多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您留一把壶,就是给子孙一份财富。反之一把贵重的紫砂不要小心到那里也不敢动一下,即使清洗也要留半分,后果可想而之。

第六养壶需要真心:

紫砂的养护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用三天停半年,怎么也不会有效果的。个人结论紫砂属于您怎么对待它,它就会回报您什么效果。

第七养壶小技巧:

紫砂壶需要养,而且越养越润,越养越富内敛光泽感,这是很多壶友或者刚玩壶的人所希望达到的养壶效果,这种由时间的慢慢累积从而使茶汁浸润和手的长久婆娑、灰尘、汗水甚至衣物皮肤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尘埃的吹拂,层层积淀,渗入到壶中而在壶的表面逐渐形成一种“旧”的光亮感觉,就是所谓的“包浆”,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家里的扁担因长久使用而在扁担的表面呈现一种油亮的感觉。

谁知道紫砂壶的养壶方法?别人送了一把宜兴紫砂壶,该如何养壶呢?

紫砂保养,很有学问。养壶的方法主要有:
1、新壶新泡首先要决定此壶将用以配泡哪种茶。譬如重香气的或重滋味的,如果讲究的话,都应专门备泡的壶,同时也可使新壶接受滋养。方法是用干净锅器盛水把壶淹没,用小火煮壶,将茶叶同时放入锅中煮。等滚沸后捞出茶渣再稍待些时候取出新壶置于干燥又无异味处,自然阴干即可使用。
2、新壶使用时应首先用茶汤煮一番,除去新壶的烟土味和洗除污垢即可使用。
3、旧壶重新使用,应做到每次冲完茶后,将茶渣倒掉并用开水洗涤残汤,以保持清洁。
4、注意壶内茶垢。有些人泡用完后,往往只除茶渣,而往往将茶汤留存在茶壶内随壶阴干,日久后累积茶垢。但如果维护不当,壶内就易生异味。所以在泡茶前应以滚沸开水冲烫一番。
5、把茶渣存在壶内养壶,这种方法不可取。茶渣闷在壶内易发酸馊异味,有害于壶,饮后也有害于人体健康。
6、壶在使用时应做到经常擦拭,并应不断用手抚摸。久后不仅手感舒服而且能焕发出紫砂陶本身的自然光泽、浑朴润雅,耐人寻味无穷。
7清洗壶的表面时,可以用手加以擦拭,洗后用干净的细棉布或其它柔细的布擦拭,然后放于干燥通风又无异味处阴干,久而久之,你自然会与这把紫砂壶发生深厚感情。
另外本人认为,泡茶水满壶好。但茶量你的根据壶的大小放置合适的分量。况且,如果没满壶,你又如何刮去茶沫。
新壶经过开壶程序后,就可以正式使用了,使用的过程也就是养壶的过程。相对于开壶,养壶的过程更加漫长,需要很好的耐心。一定要在品茶的过程中养壶,而不是在养壶的过程中品茶。养壶如养性。一把养好的壶,应该呈“黯然”之色,光泽“内敛”,如同谦谦君子,端庄稳重。养壶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究其宗旨,基本原则都是一样的,不外乎以下6点: 1.彻底将壶身内外洗净。 2.切忌油污接触。 3.用茶汁滋润壶表。 4.适度擦刷。 5.用毕清理晾干。 6.让壶有休息的时间。 说起来好像挺复杂的,其实做起来也没什么,只要平时一点一滴细节上多注意。具体说要注意几个细节:在养壶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壶的清洁,尤其不能让紫砂壶接触油污,保证紫砂壶的结构通透;在冲泡的过程中,先用沸水浇壶身外壁,然后再往壶里冲水,也就是常说的“润壶”;常用棉布擦拭壶身,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否则久而久之壶面上会堆满茶垢,影响紫砂壶的品相;紫砂壶泡一段时间要有“休息”的时间,一般要晾干三五天,让整个壶身(中间有气孔结构)彻底干燥。 常见误区 有些人对养壶有几个误解,对于收藏爱好者千万注意! 1.切忌心急,养护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坚决不能用细砂布砂纸抛光布等擦拭紫砂壶,这样做会损伤壶的表面,使壶失去自然光泽、留下划痕,从而破坏紫砂质感。 2.切忌剩茶,有些养壶的人,认为饮生的茶汁留在壶里有助于壶的养成,这是错误的认识。虽然紫砂壶确实有隔夜不馊的特点,但隔夜茶会有陈汤味,对紫砂壶损害很大!而且不卫生,对身体不利。 3.有些人喝什么茶都用一把壶,这是绝对错误的!一定要做到饮什么茶用什么壶,必须严加区别,不能混淆。 养好一把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需要用壶之人有一个好的习惯,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先有一把用好泥料制作的壶,否则是养不出来的。也就是:好泥料的壶+好的养壶方法=一把好壶。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