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紫砂壶是不是越轻越好

时间: 2023-01-17 21:42:03

紫砂壶是不是越轻越好

同样的两把壶,泥料一致容量一致,有的轻有的重,壶友就问了,紫砂壶是不是越轻越好?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到底是怎样的。

结论:紫砂壶并非越轻越好。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原因,再此之前,壶友们要先明白一点:紫砂壶通过拍泥片围筑的方式成型,那么重量也就由泥片泥条的厚度决定。

围筑

话虽如此,但是壶的品质体现在整体造型,泥料,做工这几个方面上,而不完全在重量上。

1、制作工艺

一般情况下,紫砂壶泥片的厚度控制在2-4毫米之间,特殊工艺除外。

拍打泥片(薄泥片)

制壶师傅大多能够精准的控制泥片厚度,市面上同泥同量的紫砂壶差距并不是很大。

只有刚入门的学徒或者技术不熟练的制壶人打的泥片会稍后一些,容易成型,身筒支撑性强,可以保证烧制的成品率。

厚泥条

紫砂壶轻重跟壶品质的好坏没多大关系,不能简单的说成轻的一定好或者重的一定好。

早期批量生产的手拉胚,分量都很轻,我们不能把它说成是好壶吗?

机车壶很多拿在手里就显得很重,我们能把它说成是好壶吗?

我觉得壶的重量只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都是没有问题的。

2、特殊工艺

紫砂工艺中的薄胎工艺,最大的特点就是轻,胎体轻薄,甚至可以漂浮在水面。

薄胎壶与非薄胎壶子口厚度对比

薄胎壶成型、烧制难度都很高,一不留神就会通破,一旦破损也无法修补,但其透气性却优于厚重的紫砂壶。

做工之难,考验的是制壶者的功力,制壶艺人需要对泥性和自己的手艺有相当的了解和自信。

我们熟知的供春壶就大多以薄胎壶的形式出现,这也可见紫砂艺人的制壶功底是多门深厚了。

薄胎供春

所以说我们不能简单的以紫砂壶的轻重来衡量壶品质上的好坏,只要合理就好。

紫砂壶重量轻,不是偷工减料,相反,是对制壶人技术的考验,一般紫砂壶的重量相差没有那么大,所以紫砂壶也并非越轻越好。

传壶人:紫砂壶是轻些好还是重些好

紫砂壶起源于明代正德年间,流传至今喜爱紫砂壶的人越来越多,但随之而起的紫砂壶争议也越来越多。

紫砂壶争议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紫砂壶重量的问题了,有的人认为紫砂壶重些好,有的人则认为紫砂壶轻些好,两种思想派别分化十分严重。
认为紫砂壶重的好的原因是因为,紫砂泥料寸土寸金,泥料如此贵重,自然是制作时用泥多的更好。而认为紫砂壶轻些好的,则是觉得,紫砂壶最具代表性的特性就是透气而不漏水,泥料多了,紫砂壶厚重不透气,就失去了紫砂壶的特性,所以还是轻些的泥料好。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没有说到点子上,紫砂壶轻重问题中包含一种类型的壶不能算在内,那就是薄胎壶,因为制作工艺问题,薄胎壶天生比其他壶要轻上许多,所以薄胎壶不应该在紫砂壶轻重的争议中。
那么到底紫砂壶是轻些好还是重些好呢?

其实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有一个条件,就是同种工艺同种壶型,因为如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工艺和壶型,那他们的重量就不能拿到同一个台面上进行比较。所以加一个条件,同工艺同壶型同大小的紫砂壶到底是重量轻好还是重的好。
在同等条件下,轻的应该略微更好些。这就是工艺上的差异,同样的器型和同样的大小要使得壶更轻,合理的办法只有从胎上着手,就是尽量降低胎的厚度,采用薄胎制作工艺,这就要求在打泥条的时候就要尽量的把泥条打薄,拍身桶或搪胚的时候也要非常小心。这在制作工艺上提高了难度。且轻的紫砂壶泡茶时透气性更好,更能体现紫砂壶的特性。
但是完全用轻重来判断紫砂壶好不好,也太过单一了。只能说同等条件下,重量轻的壶优势更多。

紫砂壶重的好?还是轻的好?

首先,壶友们要知道,紫砂壶制成是由拍泥片围筑成型的,那么重量也就是泥条泥片的厚度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泥条的厚度都在2到3毫米左右。
 
因为如果太厚的话,做出来的壶就比较重,届时倒满茶水,单手泡茶便极不方便。
 
过厚的泥片大多是对拍打泥片把握不好,或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瑕疵裂缝,补泥上去。这些都是新手制壶者会犯的错误,一般来说,学徒练手做的壶,比较容易出现过重的。
 
所以说比较轻的可能是泥片比较薄,所以导致壶身更轻一些。
 
薄胎与厚胎
 
厚胎壶符合紫砂茗壶古朴雅拙的厚重的质感,壶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可抵御不可预计的外力伤害,以确保“长命百岁”。薄胎壶价格相对来说较高,原因在于其透气性好,难以烧制,做工难度大!考验的是壶者的制壶功力。厚胎壶与薄胎壶有其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关键取决个人的喜好。
 
紫砂作为实用的器皿,即使是薄胎也要考虑其实用性。不能为了「薄」而「薄」,一把不敢让人上手喝茶的薄胎壶是没有意义的。紫砂壶绝不能够失去其使用价值,不然工艺的生命将会丧失极大一部分光彩。
 
且薄胎对型会有影响,毕竟薄胎对身桶表现力是有劣势的,会造成身桶单薄缺乏张力,所以很多紫砂大师,最初都是薄胎起家,慢慢的回归到正常胎,并不是因为水平下降,而是技术和艺术必须要有一个平衡点。
 
总而言之,紫砂壶过重是不好的,轻一些的壶会比较好,但也不要极端。(极轻的为薄胎),要注意使用,小心磕坏。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