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茶具组成及用途

时间: 2023-01-18 19:57:11

茶具组成及用途

茶具的组成:茶盘、茶荷、茶则、茶匙、茶针、茶巾、茶漏、茶夹、公道杯、茶导、茶宠、品茗杯、闻香杯、盖碗,茶盘的用途为呈放茶具,茶荷主要为盛取茶叶,茶则用途为量取茶叶,公道杯的用途为装载茶汤,盖碗的用途为泡茶和容纳茶汤。

茶具的组成和用途:

盖碗:盖碗是指一种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的茶具,主要用于泡茶。

茶壶:茶壶是一种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是茶具的一种,主要用于泡茶。

公道杯:是指用于均匀茶汤、再分茶至品茗杯中的茶具。

茶滤:在倒茶时,将茶滤置于公道杯上,防止茶叶掉落在茶汤中,影响喝茶口感。

品茗杯:是指用于喝茶,较矮的茶杯。

闻香杯:用于闻香,比品茗杯更细长,多用于冲泡台湾高香的乌龙茶时使用。

杯垫:比茶盘小,用于盛放品茗杯、递茶使用。

茶荷:用于盛放茶叶、观赏茶叶,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形状多以有引口的半球形,通常用竹、木、陶、瓷等制成。

茶巾:又称为“茶布”,多用棉、麻制成,可以用于擦拭干茶壶,也可用于擦拭滴落在桌面的茶水。

茶盘:茶盘是用于放置茶具、茶杯。一般而言,茶盘要平,才不会让茶杯不稳,摇晃不定。

茶道六君子

茶桶,茶漏,茶则,茶夹,茶针,茶匙的统称为茶道六君子。

茶桶:用于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就像笔筒一样。

茶漏:在置茶中,用于放置在壶口上,可以将茶叶倒入壶中,

茶则:又称“茶拨”“茶扒”,是一种细长的小把子,主要用于挖取泡过的茶、茶壶内的茶。

茶夹:又称“茶筷”,可以将茶渣从壶中夹出,也可以用于夹着茶杯洗杯,防止洗茶杯时烫手。

茶针:又称“茶通”,是用于疏通茶壶的内网,以保持水能流畅的从壶嘴中流出,不会被茶叶堵塞。

茶匙:又称“茶勺”,用于将茶叶盛入茶壶中,也可以用于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量适中。

茶席装饰

桌旗:是摆放在茶桌上的软装饰品,功能类似于桌布,用于装饰茶桌。

茶宠:是一种用茶水滋养的宠物,或是饮茶时的把玩之物。多用紫砂或者橙泥等烧制的工艺品。

其他工具

养壶笔:一般用纯天然的动物鬃毛支撑,用于保养紫砂,陶瓷等各类茶器。

茶刀:用于撬茶饼、茶砖等紧压茶。

茶置:用于放置茶壶盖的器具。

茶夹架:用于搁置茶夹、茶针、茶匙等工具。

茶洗:也叫“茶渣缸”用于清洗茶杯或者盛放茶渣水的器皿。

茶道中茶具的名称和用途是什么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 饮茶 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中茶具的名称和用途,一起来看看。
茶道中茶具的名称和用途
置茶器

① 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 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 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 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 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 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理茶器

① 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② 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 茶针:用于通壶内网。

④ 茶桨(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⑤茶刀:取、倒茶叶。

分茶器

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产生苦涩味。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品茗器

①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② 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 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涤洁器

① 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② 茶船(茶池、茶洗、壶承):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壶茶汤,是养壶的必须器具。

③ 渣方:用以盛装茶渣。

④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弃置茶水。

⑤ 涤方: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⑥ 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⑦ 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其它

① 煮水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炭炉(潮汕炉)+玉书碨、酒精炉+玻璃水壶、电热水壶、电磁炉等。选用要点为茶具配套和谐、煮水无异味。

② 壶垫:纺织品。用于隔开壶与茶船,避免因碰撞而发出响声影响气氛。

③ 盖置:用来放置茶壶盖、水壶盖的小盘(一般以茶托代替)。

④ 奉茶盘:奉茶用的托盘。

⑤ 茶拂:置茶后用于拂去茶荷中的残存茶末。

⑥ 温度计:用来学习判断水温。

⑦ 茶巾盘: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温度计等。

⑧ 香炉:喝茶焚香可增茶趣。
茶道的内涵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礼、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和茶 文化 之间。

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茶艺、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喝茶、品茶、茶艺的最高境界——茶道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中国茶道文化
中国茶文化的主体是人,茶是作为人的客体而存在的,茶是为人而存在的。中国茶文化被称为美的哲学。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1.中国茶文化美学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奠定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的宗师是大哲学家;

2.其理论基础源于一些哲学命题;

3.中国茶文化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佛,道,儒三教的哲学理论,并得益于大批思想家哲学家的推动;

4.中国茶文化美学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从小茶壶中探求宇宙玄机,从淡淡茶汤中品悟人生百味;

5.中国茶文化美学从哲学的高度,广泛深刻的影响着茶人,特别是从 思维方式 ,审美情趣,艺术 想象力 及人格的形成。

总之,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美学理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滋润着中国茶文化这朵奇葩。在中国茶文化中既有佛教圆通空灵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旷达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综上所述,有人得出如下 结论: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是自下而上的,故而起发展的特点是在广度上,以求博大,所谓之:茶文化,并与儒家思想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讲,把中国茶文化从儒家思想体系中剥离出来研究是不现实的,也正是这一点,因为中国文人的洒脱不羁,中国茶文化,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由于在中国文化中,“道”是一种非常神圣、非常严肃的事情。故中国对于茶,只是笼统的称之为“茶文化”或“茶艺”,而不敢奢谈“茶道”。

茶道中茶具的名称和用途相关 文章 :

1. 茶道中茶具的名称和用途

2. 茶道组所含用具的名称及用途

3. 茶道用具的名称与使用方法

4. 茶道用具的介绍与用途

5. 茶道各个茶具的作用

6. 茶道用具名称

茶道各个茶具的作用

茶道各个茶具的作用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各个茶具的作用,一起来看看。

茶道各个茶具的作用

茶壶(或盖碗、盖杯)茶杯(还有用闻茶香味的闻香杯)---壶与杯是泡茶的基本茶具。

茶盅(公道杯)——方便茶汤和茶渣的分离,使茶汤浓淡均匀。

茶船(茶池)——用以盛壶。

茶衔(茶漏)——用以导茶叶入茶壶。

茶夹——用以夹杯。

茶荷——用以置茶入壶。

茶巾——用以擦干。

渣匙——用以从壶去渣。

计时器——用以计时。

茶巾盘——用以置放茶巾及茶夹、茶匙等。

茶盘——用以端茶奉客。

茶托——用以托杯,不会烫手。

电水壶——用以烧热水。

保温瓶——用以供水。

茶叶罐——用以存放茶叶。

茶车——是各项茶具的家,也是泡茶者的舞台。有各种设计不同的茶车、茶枱。

   如何泡好茶

首先,要泡好茶,你要根据不同茶类选水。冲泡绿茶,最好还是选用纯净水或是优质的矿泉水。对于我们时常会遇到的漂气味过重的自来水,最好是先放置半天,澄清后再拿来烧水泡茶。

其次,要泡好茶,还要掌握茶叶用量。掌握茶叶用量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用茶量的多少,因人而异,因地而异。饮茶者是茶人或劳动者,可适当加大茶量,泡上一怀浓香的'茶汤;如是脑力劳动者或初学饮茶、无嗜茶习惯的人。可适当少放一些茶,泡上一杯清香醇和的茶汤。家庭泡茶通常是凭经验行事,一般来说,每克茶叶可泡水50至60毫升,沸水为好,但茶类不同,用量不一。倘用乌龙茶,茶叶用量要比一般红、绿茶增加一倍以上,而水的冲泡全却要减少一半。

再次,要泡好茶,泡茶时间的长短至关重要。茶叶冲泡时间的长短,对茶叶内含的有效成分的利用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红、绿茶经冲泡三至四分钟后饮用,获得的味感最佳。时间少则缺少茶汤应有的刺激味;时间长,喝起来鲜爽味减弱,苦涩味增加。只有当茶叶中的维生素、氨基酸、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被沸水冲泡浸提出来后,茶汤喝起来才能有鲜爽醇和之感。细嫩茶叶比粗老茶叶冲泡时间要短些,反之则要长些;松散的茶叶、碎末的茶叶比紧压的茶叶,完整的茶叶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长。对于注重香气的茶叶如乌龙茶、花茶,则冲泡时间不宜长。而白茶加工时未经揉捻,细胞未遭破坏,茶汁较难浸出,因此其冲泡的时间相对延长。

通常茶叶冲泡的第一次,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5%左右,第二次为30%,第三次为10%,第四次就只有1%~3%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等,第一次冲泡80%左右被浸出,第二次95%被浸出,第三次就所剩无几了。香气滋味也是头泡香。

;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