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邦古茶山茶园主要集中在曼松王子山和背阴山、曼拱、曼桂山、麻栗树、弥补、倚邦老街,习崆,架布、大黑森林、河边村、细腰子。
尽管曾遭受战火的侵袭,但倚邦古茶山至今仍保存着面积几千亩的古茶园,亦有上百亩连片的中小叶种的古茶园,这些中小叶种的古茶园绝大多数为树龄300-500年的乔木古茶树。
曼拱位于倚邦茶山深处。
这里座座险峻秀美的山峰,层层云雾缭绕,茶马古道旁古茶园连绵起伏,枝繁叶茂,飘荡着缕缕茶香。
曼拱一村隶属于象明彝族乡倚邦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乡政府北边,距离倚邦村委会5公里,距离乡政府28公里。
面积35.70平方公里,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1800毫米,适宜种植茶叶等农作物。
曼拱源起
倚邦位于古六大茶山的最北端,也是古六区域整体海拔最高的区域,所以倚邦另有别名“倚邦山”,突出高山特点。
古六大茶山,除了易武茶区,倚邦区域的茶产量是排第二的,古语就说倚邦是“茶井”。
明清鼎盛时期,倚邦区域茶树一望无际,茶马古道络绎不绝,倚邦街成了最早的普洱茶中心。
曼拱区域是现有倚邦区域内生态古树资源保存最好的区域,大黑树林就是曼拱区域中茶质生态最突出的区域。
曼拱是倚邦茶区老茶树保留较多的茶区,曼拱及周围村子还保留下很多老茶园。很多茶树生长在林中,生态环境很好,而且没经过矮化,都成乔木状生长。
在曼拱茶区茶树生长最好的在称为大树林的山上。
大树林也叫大黑树林,距曼拱约4公里,不通汽车,大树林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地方,这里比曼拱要高出100~200米,有很多几个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森林覆盖率高,茶树生长于林中。
大树林现只居住着两户人家,是兄弟俩,他们的母亲曹慧英是倚邦土司曹氏的后人,距他们的住房一百多米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曹氏家族的这一支系已有8代定居此地就是为傍着茶马古道守着周围的古茶林。
由于位置的特殊,在茶马古道繁忙的年代这里几乎每天人来人往,住宿的、吃饭的、喝水的过往茶商很多。
在大茶树最集中的地方,在约一亩地的范围内长着干径在20厘米左右的大茶树数十株。
由于大树林生态环境好,有茶商用高于曼拱的价格订收大树林的茶。
说到贡茶,除了曼松还有一个地方的茶同样承载了贡茶的历史使命,她就是曼拱。曼拱古茶质味独特、茶感开阔、茶香迷人,古茶树保存相对完整,没有被过多的人为干扰,目前也是倚邦存留古树茶最多的地方。
曼拱区域人口比较少,曼拱一队、二队等区域,都很少人居住,故极少干预到茶树的生长,茶质量能够保持很高标准。
这里也给大家配上倚邦街背靠曼拱区域的村社图,大家可以看到倚邦街的建筑较为明显,其余曼拱区域,都只有少量建筑,甚至有部分很原始的建筑。
曼拱早期只是寨子,后期逐步发展,现在已经叫曼拱村。
曼拱到2020年为止,一共是登记有76户人家,分了一队以及二队,总计360余人。其实整个曼拱,也就等于城市一栋小楼的人口而已。
茶马古道是见证倚邦历史的珍贵文物,整个曼拱区域都几乎遍布明清古道痕迹,这也证明了曼拱茶质优秀,已历经了几百年的历史印证。
曼拱因为茶质出色,经济效益显著。为方便茶叶外运,三年前,村里已经从土路,慢慢铺上4米宽的石子路,现在又把修柏油路的计划提上大事日程。
倚邦茶的特征是:
芽头较小,条索黑亮较短细、汤色黄绿、叶底黄绿,苦淡,苦中带甜,涩显于苦,汤质饱满;回甘快且较长久,由于长于山野,环境好,山野气韵好,杯底留香。
曼拱一村普洱茶特色:
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有蜜感,稍苦,舌后面中后段带苦有甘韵。
古六大茶山,在普洱茶 历史 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古六大茶山之倚邦茶山。
一、地理位置
倚邦是古六大茶山之一,倚邦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腊县象明乡东部,东邻曼撒、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北接勐旺乡。
倚邦,一词来自于傣语,意思是: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倚邦茶山有傣、哈尼、彝、布朗、基诺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在明代初期已有连片茶园,种茶、制茶 历史 悠久。
面积360平方公里,有19个自然村,包括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曼松更是作为贡茶进入了朝堂。
二、 历史 渊源
倚邦茶山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发祥地,早于易武跻身于明清两朝古六大茶山的政治、经济、普洱茶集散中心,成为了当时古六大茶山之首。
倚邦茶山可以说是因茶闻名天下,因茶涅槃重生。历经战乱、火灾、瘟疫的倚邦茶山,在天灾和人祸面前颓败衰落了,致使茶农外迁,茶号歇业。而在这期间,普洱茶集散中心逐渐转向易武。
只有倚邦老街上残留的一些痕迹,见证了倚邦茶山当年的辉煌,同时,诉说着过往的伤痛。但值得庆幸的是,倚邦茶山的古茶树得到了较好的保留。
三、古茶树情况
倚邦茶山准确来说是大中小叶种茶树混生,只是小叶种更为典型。 连绵成片的古茶园,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而且古茶树树龄均匀。
海拔落差大,云雾缭绕,森林覆盖高,红土壤、赤红土壤肥沃湿润, 有着茶树生长所需要的自然条件, 茶树生长其中,孕育出优质好茶,造就了倚邦普洱茶具有高香,山野气韵强劲的特点。
猫耳朵 ,属于倚邦古茶树的自然变异,这种变异是随机、无规律的,非常珍贵独特。因叶片小巧圆润形似猫咪的耳朵,故名为猫耳朵。
量少难寻,一片茶园里只能找到三五棵长有猫耳朵的古树茶,采摘和制作都非常不易,且喝且珍惜。
曼松 是贡茶产地,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在清朝时期因为茶叶品质上乘被皇帝指定为贡茶,加之产量年解贡茶100担而得名。
曼松分为王子山和背阴山,王子山生态环境最为优越,土壤是风化页岩土呈紫红色,有着遇水成泥、遇旱成石的特性,人为干预最少、茶叶品质最好,产量也特别的少。
四、古树茶特点
森醇悦选地、挑树、挑采成熟芽叶试制正春倚邦古树茶的口感特点:
干茶条索匀整洁净, 馥郁清雅的茶香,幽深且独树一帜 ;
正确工艺下的倚邦新茶汤色黄中带绿,稍浅,叶底翠绿,韧性好,有活性;
茶汤入口苦弱涩轻,水路至柔至细,如丝绸般纵享丝滑,绵密甜润,回甘持久,生津感极好,山野气韵强劲,喉韵深邃,甜韵悠长,水含香优秀,茶气足,滋味丰富饱满,令人回味无穷,极度优雅,贵气天成。
森醇悦选择森林里的核心地块,挑选长势好的古树正春鲜叶进行采摘精制,生态环境好,古茶树的树围、树冠都比较大,从土壤里面吸取的养分运输到芽头需要更长的时间,是一年中品质最好的。
喜欢我分享的原创内容,记得在文末点赞支持哦。
点击上方关注,了解更多有深度的普洱茶专业知识。
(本文由森醇悦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普洱茶# #春茶# #茶叶知识# #古六大茶山# #倚邦普洱#
曼松古树茶的特点是甜润,有蜂蜜之感,喝到嘴里、喉头里会很甜,茶气很足又暖。
喝曼松普洱生茶的时候,嘴里会很甜,喉头也会很甜,就仿佛是在喝蜂蜜水一样,并且茶气很足又暖,喝一点之后身体便会感觉发热,这是其它古树茶远远比不上的。
曼松贡茶茶区隶属于古六大茶山倚邦象明乡内,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曼松茶叶质厚味美,其味甘香可口,饮后神志清醒。曼松贡茶区因茶叶品质内涵丰富,加之产量“年解贡茶100担”而得名。曼松原属倚邦区第一乡辖区内,历史上,有曼松老寨,居住着香唐族,善种茶,由于曼松茶的品质好,被列为贡茶,“年解贡茶100担”,曾因贡茶而名,声誉远播,不仅给当时的倚邦区带来了荣耀,而且促进了当地的茶叶产销,曼松新寨,曼松河(海拔870米),登曼松山顶叫“王子山”。“王子山”因历史上住着一个朱姓的王子而得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